記者 李謙慧、陳家柔/採訪報導
「物聯網」堪稱史上首見的智慧基礎建設革命,這次革命將把每一台機器、每一位企業家、每個居民和每一輛車,全都連結到一個自由通訊網路、能源網路和物流網路組成的智慧網路,而且這三項網路全都內嵌在一個單一作業系統。
台灣科技大學教學中心主任羅乃維表示,物聯網是一個可以應用的環境,為將來的人類社會建立一個更方便的基礎。當物聯網布建好後,每個人類可能使用的資源或物品,它都有能力把附近的環境或是參數及時上傳,並作觀察或分析,一旦物聯網布建完成,人類未來社會會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基礎,而有非常大的改變。
物聯網發展速度之快,在2007年,有1000萬個感測器將各式各樣的人類發明連結到物聯網上,但到2013年,這個數字已經激增到超過35億個,更驚人的是,估計到2030年,連接到物聯網的感測器將有100兆個。其他感應裝置,如空氣感測技術、軟體日誌、無限射頻識別讀取器和感測器網路等,都將協助蒐集各式各樣主題的巨量資料。這套智慧基礎產業建設,將進一步提供連續的巨量資料,讓每個連接到這個網路的企業,都能接收到相關資料,接著再用先進的分析方法,來處理這些巨量資料,進而創造預設性演算法及自動系統,來改善自身的熱力效率,提高生產價值。
而就目前運用上,羅乃維說明,物聯網用在工業上,就是我們熟悉的「工業4.0」,所有機具能及時回報作業狀況,並做最即時的處理;運用在環境上,就可成為災害防制系統,在山下河川放置感應器監控水位,並分析歷年資料,於適當時機發布警告資訊禁止登山、溯溪等活動;在生活層面,則成了智慧契約,以後的洗衣機會自己衡量,什麼時候洗衣精快沒了,並發簡訊提醒你補貨,甚至在未來還可以主動幫你網購,很多事都不需親自動手;在產業部分,面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物聯網將會是下一個 big thing」,羅乃維教授認為,布建物聯網需要大量晶片及感測器,而這就與台積電息息相關,所有東西都會需要晶片,背後驚人的需求量可想而知,這對台積電這積體電路晶體圓廠而言,是塊極大的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