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開網路新市場 擴大品牌市佔率
以折扣書聞名的「政大書城」台大店,今年2月宣告歇業,景美「建宏書局」也將在6月熄燈。相較實體書店凋零,網路書店卻是蓬勃發展,商機無限。博客來103年營收達到52億元,104年營收則增長15%,有六成來自圖書。
對此,世新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王美雅表示,智慧型手機帶動行動商務,現代人較過去更為忙碌,用來購物的時間也逐漸減少,想節省時間的人,到書店購書的意願就會降低。而網路不受時間及地點的限制,是擠身主要購書平台的主因。
意識到網路擁有的相對優勢,台灣有不少連鎖書店,在保留實體店面的前提下,也開始經營網路店面。位於國立台灣大學旁的連鎖書店「若水堂」,即為因應市場需求,成立網路書店。店長林湘瑜表示,此舉不僅可以維持實體店面的存在,也能進一步擴大品牌市佔率。
能夠永續經營,除了新增網路通路,實體店面特色化銷售的書籍,也有助於集中客群,提高忠誠度。林湘瑜說,若水堂專賣簡體書籍,由於簡體書翻譯速度很快,出版也較迅速,價格相較於繁體書籍便宜許多,質量較佳,是很多顧客願意購買的原因。她也說,店裡提供代訂台灣沒有出版的書籍,送貨只需幾天時間,價錢仍以原價銷售。這既是若水堂的優勢,也是特色。此外,林湘瑜也提供柔軟寬敞的沙發椅,讓客人可以用最舒適的方式閱覽書籍,營造溫馨閱讀空間。她說,舒適的環境也是吸引顧客的方式之一。
充實自在閱讀感 實體特色難取代
連鎖書店頻掀歇業潮,也暗示業者的獲利來源無法集中於書籍,想生存勢必得增加商品的多樣性。
民眾陳佩渝表示,實體書店販賣的文具較精美又有質感,自己到書店多是購買文具、禮品,書籍則較常在網路書店選購,因為可以比價。而且相較於實體書店的原價發售,網路書店折扣更多。有時同樣一本書,網路與實體店面的價差可達百元。
儘管網路獨佔價格優勢,仍有消費者堅持在實體書店買書。民眾邱馨珍平均每個月逛書店一次,她說,網路不比實體,能簡單翻閱書本內容,卻缺少真實感,自己在網路書店購買的,都是無需考慮喜好的書籍,比如教科書。而民眾趙堯湘,同樣是書店常客,她則表示,網路書店電子化的簡介生硬又死板,很難引起購買慾。
網路書店強勢瓜分商機,實體書店未來是否會永遠消失,也成為值得深思的議題。邱馨珍認為,網路再怎麼發達,實體書店還是不會消失,因為它有網路無法取代的特質──充實和自在感,人們可以在書店待一整天,和一樣愛書的人一起閱讀,但在網路書店根本不可能。民眾林慧芬喜愛閱讀,她則表示,實體書店有存在的必要,如果一切都網路化,就失去「閱讀」的獨特感覺。「實體書店是一個人文的意義,一個社區甚至都市的意義。」她認為,如果實體書店從台灣消失,就象徵台灣人對書店的認知,已經成為膚淺、純粹市場化的「賣書交易」了。
體驗書香重氣氛 貼近實體更享受
相較於今年連續關閉實體店面的連鎖書店,獨立書店經營上顯得穩定許多。
師大夜市旁的「公共冊所」,因為位置特別及名稱特殊,吸引不少愛好閱讀的客人光顧。店長楊緬因表示,開業至今,沒有遇過太多挫折及困難,因為二手書店本就和主流書店不同,客群也不同。他指出,到二手書店的民眾,第一是為省錢,第二是想找已經絕版,或非常稀有的書籍。也因為這樣的特性,能一直保有特定客群,屹立不搖。
而面對網路消費的崛起,楊緬因表示,自己不太擔憂。因為喜愛網路購物的人,也可能為了找絕版書籍,而到二手書店。而本就喜歡到書店看書與買書的人,並不會因為網路購物發達,而改變自己習慣的消費方式。反觀主流書店,如何因應大眾已經改變的消費模式,及提升競爭力,是其未來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實體書店在大眾心中的意義與形象已然不同,業者的生存之道也得由此出發。王美雅指出,實體書店業者必須開始思考自身存在意義,同時也要意識到,實體店不再只有「購買書」一個目的。因為如果單是為了達成交易目的,網路購書其實比實體店面擁有優勢,等待書籍送達的時間,甚至比消費者親自到店裡購買要快許多。她指出,現在消費者到實體書店,反而是為了體驗書香,感受群體閱讀的氛圍。書店對大眾而言,不再只是交易地點,更要能帶給讀者「看書是種享受」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