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銀河遇上螢河
永續旅遊在近年來越來越廣為人知,為的是在旅遊的同時也能保護地球這塊土地,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希望能在兼固環境的保育與發展的前提下,提供遊客直接參與環境保育行動的機會,並在旅行的過程中,獲得喜悅、知識與啟發。
完整內文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續延燒,許多職業運動聯盟,都明確要求選手們,需接種新冠疫苗,才能夠參與球隊訓練與上場比賽。然而,部分的選手卻寧願面臨無法上場的損失,也不願意在第一時間進行接種,他們多半是擔心疫苗的副作用,會對身體產生不可逆的影響。此外,越來越多的職業運動員陸續染疫,究竟新冠肺炎是否會在人體內留下後遺症,甚至對運動員的運動表現產生影響,也成為各界關心的議題。
完整內文天災、蟲害、新冠病毒讓全球的糧食作物生產拉警報,這時一個曾被遺忘的孤兒作物─台灣油芒被賦予超級作物的美名擴大栽種面積,許多報導說它營養成分高,且全株可食,抗旱抗鹽的特性更讓他成為世人眼中未來的黃金。這個新興作物的保存以及被重新復育的生命背後是一群人付出極大心力,才讓這個本土原生農作物,有機會被世界看見。
完整內文西洋蜜蜂面臨生存危機,台灣本地的原始蜂種東方蜜蜂同樣也無法獨善其身,牠們的族群規模更小,更不受蜂農待見,除了全球大環境的共同挑戰外,還有自身產業面和生態面的課題需克服。
完整內文文山區的明興里近年透過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計畫,成功改造了社區內多處的閒置空間。然而這些改造點,其實都是社區代為管理的土地,因此隨著軍方收回並招標售出後,明興里幾年來的成果也將化為烏有。
完整內文近年台北市政府大力推動市場改建計畫,要求市場達到「垃圾不落地、乾濕分離、改善排水系統、推動全面E化」標準。作為市場改建之一的成功市場,過去因為內部環境髒亂、昏暗,停車空間不足,建築外觀及內部設施簡陋,與周圍的都市建築形成強烈對比。
完整內文近年來,全台興起不少主打「療癒行程」的互動式農場,觸摸、餵食可愛的小動物融化不少遊客的心。然而你知道嗎?全台共有205家動物展演場所,合法申請動物展演的業者卻只有24家,絕大多數的展演場所環境堪憂。
完整內文「快時尚」主要指涉因大眾追求流行,不斷推出新款平價服飾的商業模式。愛美是人的天性,現今人們選擇服裝已跳脫基本需求,趨向追求美觀或潮流。快時尚崛起雖快速且便利滿足消費者需求,然其製造過程卻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近年,台灣部分服飾品牌開始思考朝向永續的概念,期能降低快時尚所帶來的污染和負面效應。
完整內文過去的東南亞新二代可能因自己的身分特殊,容易受到來自學校、社會的異樣眼光。但自2016年開始推行新南向政策後,情況即有所改觀,不僅新二代的成長發展獲得重視,刻板印象也逐漸翻轉。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