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齊桀、林長岳、林怡嘉/採訪報導
台灣的民生、農業及工業用水大多仰賴水庫的供給。然而,上游集水區的開發,使得水庫面臨淤積問題,不僅影響水質,縮減其蓄水容量,更破壞水庫周邊的自然生態。然而,水庫亦兼具民生經濟用途,在生態保育與農業觀光間取得平衡的考量下,政府積極推動水土保育政策,抑制淤積問題,同時鼓勵商家取得環保標章認證,進而透過教育和體驗,期能降低汙染,強化民眾環境永續意識。
過度開發 泥沙入庫
早期水土保持概念尚未普及,人為的過度開發,導致台灣山區環境遭嚴重破壞。逢甲大學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副教授黃振家表示,上游集水區的開發造成土壤鬆動,若有較強的颱風侵襲,就可能將泥沙沖入河床,並在水庫中形成淤沙。他舉例,南投縣仁愛鄉的霧社水庫淤積量高達75%,是全台淤積量佔比最高的水庫,究其原因,便是上游的清境農場早年毫無規劃的遍地開發,才導致下游的霧社水庫遭大量淤砂掩埋,無法發揮蓄水功用。
黃振家指出,石門水庫上游同樣面臨嚴重開發的問題,若沒做好水土保護,便難以阻止大量泥沙流入水庫。對此,石門水庫管理局(下稱石管局)副局長郭耀程表示,早期環保意識還未普及,石門水庫上游便有觀光開發及濫墾山地等行為,使生態遭嚴重破壞,而土質鬆動的情形也讓颱風帶來的豪雨更容易引發土石流,導致水庫面臨更為嚴峻的淤積問題。
相比許多水庫上游遭受嚴重開發,位於新北市新店山區的翡翠水庫是台灣少數保護完整的水庫。台北翡翠水庫管理局(下稱翡管局)副局長周伯愷說明,翡翠水庫在建設初期,便已適用《都市計畫法》,於上游集水區設立水源特定區,並禁止轄內任何人為開發,使其迄今仍保持原始的森林風貌。
此外,環境開發不僅造成生態破壞,也對水質帶來了負面影響。黃振家提及,具觀光效益的水庫因經營觀光遊船,使水質遭船隻油汙汙染,而翡翠水庫因受嚴密控管,除公務用途外,其餘船隻皆不得進入水庫,讓水質受到更嚴格的保障。
周伯愷則補充,全國水庫皆使用卡爾森指數來監測水質,翡翠水庫為全台唯一一座水質透明度在5m以上(數值愈高表示水質愈清澈)的水庫,顯見其水質明顯優於全台各座水庫,翡翠水庫的管理政策更加顯現出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卡爾森指數:國際上多以其為基準衡量水體優養化及水質透明度,是以總磷、葉綠素A、透明度等項目按照公式算出來的數值。 |
淤積嚴峻 影響蓄水
台灣河川流域狹窄,水源不易蓄存,因此能夠蓄水的水庫,即承載著供應農工業及民生用水的重要責任。然而許多水庫受到泥沙淤積的影響,使其有效蓄水量嚴重壓縮,對此,黃振家表示,台灣所有水庫的原始總蓄水量皆為29億噸,後來因淤積問題,現今總蓄水量減少近10億噸,大幅降低水庫蓄水的功能。
供應大桃園地區用水的石門水庫,正面臨極為嚴重的淤積問題。黃振家提到,石門水庫起初設計時,總蓄水量約為3.09億立方公尺,而目前有效蓄水量僅剩約2.04億立方公尺,其淤積就佔庫容量的33%,大幅減少蓄水容量。當冬季枯雨期來臨時,水庫極易面臨缺水問題。對此,郭耀程回應,石管局會於枯水期間定期與民間合作進行清淤作業,並改善集水區周圍水土保持,為水庫爭取更多蓄水空間。
而肩負大台北都會區供水重任的翡翠水庫,雖已啟用近40年,卻仍保持少量的淤積。據翡翠水庫管理局統計,截至2023年底,翡翠水庫的淤積量僅占水庫總容量的6.9%,周伯愷補充,翡翠水庫除水土保持執行完善,也引入自動排砂系統,當淤沙到達上限時,開啟閘門便會自動排沙,使其長年以來都能維持在低淤積的狀態。
而水利署針對淤積問題,則持續採取相關應對措施。經濟部水利署發言人王藝峰指出,以石門水庫為例,除在枯水期進行人工清淤工程,也於大壩左側建立分層取水工,同時改造發電區的抽砂設施,並於下游設置中裝調整池。工程的設立不僅不會影響民生的日常供水,還能有效改善水庫的淤積問題。
極端氣候 開拓水源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降雨變得更加不穩定,使水資源的永續發展成為棘手議題。王藝峰談到,氣候變遷造成降雨型態愈加兩極化,即乾旱與洪澇出現得更加頻繁,對水庫的蓄水也帶來更多的不穩定性。他指出,水利署目前持續執行新型態的水資源政策,包括鑿取更多地下水源、興建海水淡化設施等,開拓更多水源應對水庫可能的缺水風險。
黃振家提到,海水淡化廠的設置目前仍在初始階段,技術尚未成熟。他也補充,離島地勢較為平坦,雨水不易留住,因此水利署於當地設置海水淡化廠,以提供民生用水;而本島則於新竹及台南的海線設廠,計畫未來由海淡廠供應新竹科學園區的用水,藉此舒緩寶山第二水庫的供水壓力,增添更多的供水選擇。
建設避開棲地 確保生態完整
台灣水庫興建初期未充分考慮生態保護,旨在將觀光和民生經濟能同時發展,卻忽略水庫上游集水區保育的重要性。黃振家指出,早期水庫建設未將生態保護納入規劃中,故在觀光及農業的發展下,導致產生大量垃圾及化肥汙染,此現象皆對水庫生態造成嚴重影響。
石門水庫作為台灣最早的多功能水庫之一,卻因藻類增生過多,飽受優氧化困擾。郭耀程表示,水庫須顧及民生用水安全需求,無法利用化學藥劑解決優養化問題,因此石管局以食物鏈為政策參考,定期投放以藻類為食的魚苗,利用有機的方式降低優養化指數。
為應對觀光開發帶來垃圾問題及農藥化肥污染,郭耀程說明,石管局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保育社區和志工組織,協助監督和維護水質。此外,也設立環境教育場域,通過導覽及體驗課程,使大眾能更了解水資源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於1987年竣工的翡翠水庫則將生態放在首位,周伯愷指出,翡翠水庫周邊生態系統十分豐富,擁有900多種動植物,且有眾多特有保育類動物,包括翡翠樹蛙、食蛇龜、黑鳶及烏來杜鵑等。黃振家也提及,為進一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翡翠水庫管理單位會定期監測水質,讓麝香貓、柴棺龜等瀕危動物能有良好的棲息地。
因翡管局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使許多珍稀動物得以繁衍生息。周伯愷提到,為保護瀕危的食蛇龜,翡翠水庫於2013年規劃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並每月組織警察及林務人員進行聯合巡查,以打擊盜獵行為。此外,翡管局也設立多個監測站,定期記錄食蛇龜數量及活動情況,確保食蛇龜能受到政策的保護。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未來水庫建設及管理應更注重生態保育。王藝峰指出,在工程規劃階段應提前避開生態保育區,增加工程與環境間的協調,藉此達到開發與環保之平衡。王藝峰強調,水利署持續通過衛星影像監控和地方政府合作,確保水庫上游的環境保護,以降低源頭污染的可能性。
推廣環保標章 降低環境污染
初期政府在規劃水庫政策時,形式皆以多功能為主,讓水庫有兼觀光遊憩的用途。石門水庫民宿老闆簡瑞祥表示,水庫上游周邊有諸多露營區和民宿,人潮所帶來的大量垃圾,嚴重影響水庫水質。為了不讓觀光影響周邊生態環境,簡瑞翔補充,除配合桃園市政府的政策外,他會另外提供配合環保公告的房客優惠,讓遊客在休憩的同時,也能落實水庫保育。他指出,水庫的環境須依靠各界共同維持,才能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
簡瑞祥說明,桃園市政府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環保旅宿,店家取得環保標章後,政府會優先將擁有認證的旅宿設定為桃園市旅遊局宣傳對象,替有環保作為的商家爭取更多商機。他表示,目前石門水庫的民宿僅有兩間環保旅宿,期許未來在政府的鼓勵下,能有更多商家取得認證,幫助維持水庫生態。
水庫集水區為政府規劃之重點保育區域,經濟活動皆受到一定的管制。周伯愷說明,規劃翡翠水庫時,上游集水區有許多畜牧養殖場,其中因養豬場產生的污染過於嚴重,因而規劃搬遷集水區。此外其餘養殖場需和水庫管理局配合,定期接受抽檢,避免造成水庫環境污染。
翡翠水庫的上游烏來區為茶葉種植處,其使用的肥料會直接影響水庫水源。周伯愷指出,一般化肥中的基礎元素為氮、磷、鉀,其中的磷為水庫水質優養化的元兇,而茶葉的特性只吸收氮,因此,翡翠水庫管理局輔導當地農民,將化肥中的比例調整,只保留茶葉需要的營養,用科學的方式減少對環境的危害,既可保障水庫水質,也能讓茶葉產業持續生存。
台灣水庫集水區的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若要達成平衡,需透過政府的規範管制和各方合作,使當地經濟持續發展下,能夠同時保護水庫水質。周伯愷期許,政府與民間能持續良好的合作與溝通,使水庫保育及地方觀光共同攜手並進,讓未來的環境奠定永續經營基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