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勢溪生態遭破壞 環境教育向下扎根

記者 王唯安林映彤/採訪報導

深入坪林北勢溪 發現環境問題

河川孕育著這片土地,位於新北坪林的北勢溪是在地居民的母親,溪流蜿蜒多姿、水色秀麗,這裡有豐富多樣的生態地景、文化景觀。對坪林人來說,依山傍水的生活是居民的日常,在地人在北勢溪的上游旁形成聚落,他們與河川的關係環環相扣,產業發展也與河流息息相關。

新北坪林北勢溪流域。 攝影/林映彤

然而,在興建水庫和水利工程後,雖然對於水質上有著改變,但同時也影響了居民們用水有很大的限制,與河川的關係越來越遠。從前,長輩們會到河流邊洗衣服或是釣魚,但是這些與河川共同的回憶已經漸漸消失;此外,原先在溪裡有很多的香魚與溪哥,但由於水利工程的興建,無形中已犧牲掉許多自然物種的生存權,它們也逐漸消聲匿跡;坪林出產的文山包種茶名滿天下,卻因為農藥的使用也大量破壞水源區豐富生態樣貌,山坡地若有整地需求,需依法做好水土保持。

找回河流記憶 永續意識傳承

採集人共作室創辦人陳科廷,過去在國外從事農業技術援助相關工作,因為想將家鄉這些傳統的記憶傳承下去,便選擇返鄉,回到坪林,把環境議題帶入校園內,透過課程的設計,帶領同學進入社區採集家戶的河川故事,了解昔日生活,並用藍曬糊染製成故事布簾(時光之流)回饋訪問的家戶。

採集人共作室團隊帶領學生創作的時光之流作品與坪林尋怪報導。 攝影/林映彤

另一項企劃為「坪林尋怪」,將看到的問題轉換成妖怪,創造的妖怪寫出一個報導,在網站上設立「坪林尋怪地圖」,不管是居民或是觀光客,都可以透過網站發現不一樣的坪林,不單單只是觀光面向,它推廣坪林發生的故事,讓現今發現的問題能被更多人看見並了解,才能夠去作轉化。

人類與生態環境相互依存,以透過共同採集,串起社區中不同年齡層的世代、重組地方力量,藉此凝聚地方認同,致力於找出解決北勢溪河川問題,以及踏入校園與學生以課程互動的教學、實地走訪接觸大自然,傳遞永續環境的概念與愛護家鄉河川為核心理念,一同為家鄉生態環境共盡一份心力。

坪林國小學生在課程後對於環境永續的概念更加認識。攝影/林映彤
坪林國中學生所設計的河川怪物展示在北勢溪旁步道上。攝影/林映彤
學生對於河流問題創作的魚怪。攝影/林映彤
坪林國小在課程中復刻香魚。攝影/林映彤

 

延伸閱讀:

從產地到餐桌 廢棄校舍帶動綠色經濟

青年返鄉推食農教育 九孔王國轉型再出發

Posts created 3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