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歆雅、洪嘉欣/採訪報導
位於桃園巷弄內的寧靜住宅區的「樂作工坊一號站」成立於2019年,專門服務唐氏症、自閉症、多重障礙等群眾,提供代工訓練及多元課程。由身心障礙患者「樂兒」組成樂作家務隊,為獨居老人清掃住處並安排社區打掃,增加與社會接觸的機會,讓大眾看見不同的一面。
弱勢不孤單 身障樂兒的一扇窗
每週五是樂作家務隊定期出去服務的日子,除了清掃獨居老人的家,近期也開始至附近的公園打掃,為當地的整潔盡一份心力。樂兒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手牽著手步行到目的地後便有條有序的開始打掃。頂著豔陽,即使樂兒已經汗流浹背,他們仍然沒有停下手邊的工作,眼神依舊不停掃描著地上是否有落下的垃圾。樂作創益協會公關專員李亭儀說明,「他們今天的工作是打掃,讓他們清楚明白今天的目標,他們也會盡力去完成。」
求職路艱辛 培養技能迎接挑戰
李亭儀坦言,許多身心障礙者12年國民基本教育結束之後,即使成年了,由於不具備獨立工作的能力,許多家長會傾向讓他們待在家,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智力退化的情況發生。樂作工坊專門提供這些族群,使成人身心障礙者擁有更多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在服務的過程中培養責任心以及找到成就感。
平時樂兒抵達工坊後,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卡,接著決定午餐然後進行代工訓練或多元課程。李亭儀指出,打卡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讓樂兒認知到現在不是在學校,而是在上班、模擬職場的概念。
樂作教保員阿芳老師也透露,其實這些樂兒過往比較少為自己做決定,於是他們會從日常小事情開始著手,例如午餐的選擇上,會將餐廳的菜單或圖片貼在白板上,讓他們自己投票,訓練他們的自我表達。除此之外,樂兒在工坊內從事的代工以及家務隊的工作會給予獎勵金,幫助他們區別上學和上班的差別,使他們更有動力設定自己的目標。
看見不一樣的樂兒 愛是關鍵力量
負責藝術治療課程的阿芳老師分享,以往和樂兒溝通的方式都是以引導為主,透過圖片、照片進而協助他們更直觀地展露出自己的想法。課程安排以指尖畫,由老師提供版型,讓樂兒透過自己的手指打圈的方式發揮創意,「他們可以透過顏色的搭配,思考今天要用什麼顏色、要畫什麼樣的花,一步一步完成屬於自己的創作。」
阿芳老師笑著說,看著樂兒從一開始鮮少表達自己的想法到後來會為畫作命名、上完課都還意猶未盡大聲的說,「謝謝老師,下次再來喔!」都深刻的感受到他們的進步。
李亭儀認為,目前的新聞媒體時常會放大對身心障礙者的刻板印象標籤,造成一般民眾的誤解。阿芳老師透露,過去帶著樂兒到附近的雜貨店買東西時,也遭受到老闆不友善的對待。李亭儀強調,若民眾不了解可以嘗試走入據點,透過實際的相處感受這些人最真實的樣貌。
永安里里長莊育達表示,樂作家務隊透過行動讓大眾了解,身心障礙者不再侷限於受到他人的幫助,他們也可以貢獻社會、服務他人。藉由工作訓練及多元的課程,挖掘出更多可能性,讓他們登上自己的舞台,盡情的展現自我、被看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