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亦真、張雅筑/採訪報導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地震頻繁,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洪淑蕙表示,不排除未來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的海溝型強震。1999年發生的九二一地震帶給台灣嚴重的傷害,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設立於光復國中遺址上,提供各種教材及資源讓民眾認識地震防災等知識,也讓學者進行研究。
全球較大規模的地震多發生在海溝下方兩板塊交界面處,海溝主要是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在聚合擠壓時,較重的海洋板塊隱沒至另一板塊下方,所形成狹長的海床地形凹陷,位於台灣東北方的琉球海溝長度大約為2250公里。
洪淑蕙坦言,以琉球海溝的長度來看,未來有可能會發生規模8以上的地震,但依據現代地震儀發展情況而言,能準確記錄、監測地震還不到150年,以科學的角度來說,目前無法計算出地震的週期,也無法證實大地震是否存在百年週期性。因此,何時會發生規模8以上的強震,需要更多觀察資料支持。
台灣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之交界處,好發地震。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統計,2022年1至3月共計發生189個地震,顯著有感地震34個,小區域地震155個。
地震所帶來的地震波往往會對環境與建築物造成影響,洪淑蕙說明,地震波分為P波、S波和表面波,當地震來臨時,其中表面波對建築物的傷害最為顯著,因表面波在傳遞的過程中消散的能量較少,因此,形成的影響較大。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座落於九二一地震之遺址上,1999年發生的九二一地震為規模7.3的地震,園區將地震後留下的梁柱、磚瓦保存下來作為教材,並設有地震科學、地震體驗與防災教育等教育場館,讓民眾能夠參觀、學習。
「若是住在高樓層,會先確認好逃生路線。」民眾李家誠說。民眾阮文英則認為,地震發生時要先跑到戶外避難。對此,新竹市消防局竹光分隊隊員蘇建鴻說明,地震發生時的防災三步驟為趴下、掩護、穩住,當地震來臨時,應就近避難,並保護頭、頸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待地震暫停時再向外逃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