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科技

【公民論壇】傳統媒體是否可搭上元宇宙熱潮?東森新聞製播部經理黎昌俊:發展較困難

記者 渠乃嫺、黃寧緗、曾品潔/採訪報導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2022年5月4日舉辦公民論壇,以「虛實結合不是夢,傳播領域下一站-元宇宙?」為題,邀請傳播業界、學界、政界等與談人,共同探討元宇宙於傳播媒體、新媒體乃至於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及衝擊。

東森新聞工程製播部經理黎昌俊,在傳播業界及新聞鏡面運用上具有豐富的經驗,也見證了台灣鏡面完整的演進史。黎昌俊站在傳統媒體業者的角度表示,現階段傳統媒體如想與元宇宙接軌比較困難,但不排除未來媒體能夠運用的可能性。

東森新聞工程製播部經理黎昌俊,於台灣新聞鏡面擁有豐富經驗。攝影/黃寧緗

元宇宙適合任何產業? 應用於傳統媒體有難度

元宇宙(Metaverse)最初的概念出自美國科幻小說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於1992年寫的科幻小说《潰雪》,其中對於虛擬世界的描述,開啟人類對於元宇宙世界的想像。現階段VR、AR技術可稱為通往元宇宙的鑰匙,而現在技術也趨近成熟,在遊戲、醫療、教育等領域都被廣泛地運用。科技巨頭Facebook也在2021年正式改名為Meta,帶動各領域紛紛投入元宇宙,證明許多企業都非常看好元宇宙可能帶來的商機。

既然許多不同企業都看好其發展趨勢,這不禁令人好奇,媒體產業未來是否也能搭上這波元宇宙熱潮?對此,黎昌俊認為,傳統媒體如想發展元宇宙具有一定的難度。黎昌俊表示,首先傳統媒體在如何吸引觀眾的問題上就遇到了困難,因元宇宙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透過「VR眼鏡」營造出沉浸感,「但有誰看新聞的時候會特地帶著VR眼鏡看呢?」雖然近年某些國外媒體開始製作VR新聞,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裝置,使用VR眼鏡看新聞較無法融入日常生活中,觀眾們可能很快就會厭倦。

VR眼鏡為進入元宇宙的重要渠道。攝影/渠乃嫺

現階段電視媒體vs元宇宙差異 任何新聞都適合沉浸式報導?

黎昌俊也提到現階段電視新聞與元宇宙願景的差異,現在虛擬攝影棚使用已逐漸成熟,東森新聞更是把虛擬棚技術利用得淋漓盡致,但這種播報方式都是由主播、主持人擔任引導者,帶領觀眾感受到虛擬攝影棚呈現出的場景及氣氛。然而以目前想像中的元宇宙來說,觀眾應成為一名「參與者」,將自己融入在故事內容裡,或是有個虛擬化身,代替自己置身於場景中,這兩個階段從空間概念就不相同,技術上也較難達成。

東森新聞虛擬攝影棚技術在業界占有一席之地。攝影/渠乃嫺

至於哪些新聞內容適合元宇宙發展,黎昌俊也指出,並不是每一則新聞內容都適合做沉浸式報導,只有偏「衝擊力」、「動態」的新聞,如戰爭、災難、社會新聞類的內容才比較適合。但電視新聞編排的播放內容不一,不可能到了播報災難新聞時才戴起VR眼鏡觀看,違反人類追求便利的天性。

各領域發展元宇宙技術後,傳統媒體是否會遭到波及,這是許多人提出的疑問之一。但黎昌俊對此並不擔心,他表示,因受眾本來就不同,電視媒體的受眾群多為中老年人,他們對新科技的接受度相對較慢,「所以傳統媒體應該還是會有一定的收看群。」

黎昌俊認為,傳統媒體現階段想發展元宇宙較困難,但元宇宙對新媒體及遊戲領域卻擁有許多發展可能性,現今民眾對元宇宙的認識都僅限於皮毛,「說不定未來對於傳播產業會有更多的想像。」

 

延伸閱讀:

【公民論壇】下一代網際網路?資策會專家吳佳琳大膽預測:元宇宙終將成為必需品!

【公民論壇】元宇宙掀起虛擬浪潮 政大教授林日璇:用虛擬來輔助現實

【公民論壇】使用元宇宙技術產製新聞?簡信昌:若要常態使用還有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