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安婕、鄭亦真、張雅筑/採訪報導
早期在台灣平面攝影作品的典藏與修復較不被重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於2021年4月20日正式營運,並以影像展示、影像修復及專業人才培育為使命,透過線上與實體展覽,再結合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中辦公室的典藏及研究工作,期帶動台灣攝影文化之發展,並推動民眾對攝影作品的認識。
成立使命:影像典藏修復、專業人才培育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成立的主要目的為影像藝術的傳承,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負責攝影作品展示、修復及專業人才培育工作;台中辦公室則以攝影作品典藏及研究為主要任務,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執行秘書傅遠政說明,且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設有攝影作品典藏機制,透過購藏、捐贈、移撥等方式,讓典藏品進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傅遠政表示,在攝影作品的保存上,許多作品都因為其材質問題,時間久了就會形成劣化更嚴重的問題,因此進到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作品,都會先經過整飭修復作業,待修復作業完成後再進行數位化作業。
此外,攝影作品不同於油畫、國畫甚至其他形式的藝術作品,它屬於複合性媒材,因此在影像修復上,修復師所要面對的類型跟媒材會非常豐富、多元,但同時也增加了影像修復本身的難度。
在專業人才培育的方面,傅遠政提到,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則會針對博物館、美術館、保存機構從業人員、研究人員、相關科系之大專院校老師及研究生,開設影像保存、修復研習與工作坊,並邀請國內、外講師及影像保存、修復專家進行交流和分享,進而推動修復人才培育。
傅遠政認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如今能夠正式營運是很多人的努力逐步累積後的成果。《敘事中的風景》策展人兼攝影師李旭彬則表示,唯有以國家為主帶頭的這個國立機構真正重視攝影作為一門藝術,才能讓攝影有比較好的立足點,讓它被大家看見。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目前已經辦過多場研習與工作坊,像「拾光.攝影文物保存館際合作工作坊」和「復甦—攝影媒材–毀損緊急處理研習營」等,希望透過影像保存、修復研習與工作坊能讓國內相關人才了解最新的修復方式與常見的問題,提升國內攝影作品保存及修復人才之專業能力。
數位化時代下的影像展覽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的攝影作品展出分為線上展覽與實體展覽兩個部分,攝影作品展出模式為線上實體相輔相成。傅遠政說明,線上展覽之呈現除了藏品的數位化外,也針對每一個藏品進行詮釋資料的撰寫,會邀請相關專家學者來撰寫相關背景的詮釋資料,讓大家更容易了解典藏品背後的故事。
舉例來說,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的線上藝廊上就有展出專家學者針對日治時期《兒玉澤藏寫真帖》撰寫之背景詮釋資料。另外,布農族影像工作者金成財的《寂靜的槍聲》這一套作品,在線上藝廊上除了攝影作品的展示,也針對金成財拍攝一段〈循聲.尋根—金成財攝影故事〉的背景故事,以了解布農族狩獵文化。
觀賞線上展覽與現場欣賞實體攝影原作的最大差異在於,線上展覽雖然較無法使觀賞者感受實體觀展氣氛,但便利性卻比較高,而實體展覽雖然不及線上展覽便利,卻能夠讓觀賞者看到一幅攝影原作最真實的樣貌。
在實體展覽的部分傅遠政則說:「站在數位時代,攝影會有不同意義,到現場看攝影原作會帶給大家不一樣的衝擊、 觀點、視角。」置身於數位時代,觀賞影像的方式常常是透過電腦或手機,而到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欣賞攝影原作可以帶給大家不同於平常的影像觀賞模式。
一步一腳印 從籌備到台北館成立
傅遠政說明,文化部於2015年推動「國家攝影資產搶救及建置攝影文化中心計畫」,並委託轄下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台灣美術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三個單位共同執行。國立台灣博物館負責攝影資產搶救,國立台灣美術館負責攝影作品之典藏、攝影史綱撰寫、攝影資源調查計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則是負責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之古蹟硬體復舊工程。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計畫自2015年起開始進行攝影作品的研究、典藏等工作,也開設影像修復工作坊推動影像修復教育。歷經六年的軟、硬體調查與建置工程,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於2021年4月20日也正式對外開放。
從3月試營運到4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再到2021年11月大約已經有1萬1000人次的參觀人數,期間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不過仍然有不少民眾前往參觀。參觀民眾林約慈說:「透過影像的紀錄可以幫助我了解以前曾經發生過的事。」林約慈認為,攝影文化中心所舉辦的展覽讓她獲得不少收穫。
攝影師楊順發則認為:「對於攝影的教育和認知台灣仍是個不成熟的環境,但台灣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的成立是個大躍進。」他表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負責影像之修復、展示等工作,在影像資產的相關領域上也持續在進行人才培育,對整個台灣攝影史及影像發展脈絡是非常重要的。
《敘事中的風景》 呈現島嶼多樣面貌
《敘事中的風景》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開幕初期的展覽之一,於2021年8月26日至2022年1月2日止,提供民眾免費參觀,由五位國內攝影師李旭彬、楊順發、許震唐、李立中及梁廷毓的作品,紀錄國土風景的雄偉以及影射社會的轉變,用鏡頭與過去對話,呈現台灣應當面對自然環境遭受迫害,卻被忽略的現象,激起人們探討並省思工業社會產生的危害,及政權轉變社會卻止步不前的問題。
對追尋故事擁有極大熱忱的李旭彬,在研究高山攝影後偶然間發現古道的存在,隨後因對其歷史故事性有著濃厚的興趣,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背著攝影器材登上乘載古人足跡的山徑。
李旭彬的作品以黑白的手法陳述風景在遠方的永恆不變,用第三人稱的角度紀錄玉山長久的聳立。他強調,古道是殺伐之道,是國家以統治之名用來理蕃開闢的,而站在和前人一樣的位置,更能強調時空錯置的抽象感。
另外,導覽動線也是特意安排,展場的順序以地理位置為主,首先是玉山李旭彬「一路上的風景 複復返」作為起點到濁水溪源頭,再到濁水溪上、中、下游,用李立中的「鐵國山」系列作品設置在走廊上,表述孕育台灣農業重要廊道。
攝影師許震唐在「濁水溪計畫」作品中,拍下濁水溪出海口的現代化工業迫害,與溫柔的濁水溪呈現衝突景象。
同為拍攝濁水溪出海口的藍領攝影師楊順發,用瑣碎的假期拍攝台灣風景,「台灣土狗 Taiwan to go NO:1」這幅景色中隱射台灣的過去及現在,從唐山過台灣強渡黑水溝的艱辛,到近代政治紛爭,再到台灣真正的主人—百姓,從遠觀眺望歷史與看著現代。一幅景象中詮釋三種情景,構思相當縝密。
楊順發特地挑選陰天黃昏時天際線和海平面形成一致時進行拍攝,他提到:「拍這張幾乎跑了30趟,去了解它的潮汐,要特意選擇下午漲潮的時候,還和狗被困沙洲四小時。」呈現出的畫面都是楊順發特意引誘野狗群,並讓其配合的難度極大,才完成他理想構圖的畫面。
Lightbox圖書室 與攝影同好共享資源
Lightbox攝影圖書室是一間隱身在台北市羅斯福路巷弄老厝所改建而成的圖書空間,成立於2016年,由一群想整理、保存台灣攝影出版刊物的團隊所建立。Lightbox期望達到「共享」的精神,提供城市裡喜歡攝影、熱愛以視覺認識世界的人士一個能閱讀豐富攝影藏書的角落。
Lightbox企劃經理張亭楓說明,Lightbox的核心精神是「共享」,這裡一切的資源都免費提供給社會大眾運用。就像Lightbox外的無障礙坡道上的那行字「Free to all」,它平等對所有人開放,等著大家來到這個空間發現攝影之美,並透過圖像找到屬於自己的攝影文化。
不同於許多複合式圖書室,Lightbox最大的特色便是使用者完全不須付費。而和一般公共圖書館不同的地方則是攝影類別藏書量特別多,「一般公共圖書館裡攝影類別的書都是技術類,不太會有創作類型的書。」張亭楓強調。
需要注意的是Lightbox目前只提供在館內閱讀書籍的服務,由於攝影書籍相較一般書籍來說較昂貴,館內並無書籍的副本且人力不足,因此無法開放外借。就如同Lightbox門口所寫,Lightbox是以非營利方式運作,經費來源較不穩定,所有的經費來源皆是向政府申請補助,或向大眾持續募資。
張亭楓坦言,大家對攝影的第一個感想就是貴,或是一個很難進入的領域。但Lightbox就是希望走進去的人,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攝影書籍,提供大眾一個沒有門檻,可以接觸攝影的管道。因此,喜歡攝影、想以視覺認識世界的民眾,除了看書外,館內也經常舉辦講座、主題書展等活動,如2021年11月即展出《新加坡國際攝影節》得獎作品攝影集,館內亦有適合兒童閱讀的攝影書,歡迎民眾帶著孩子來認識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