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毛小孩可以吃素嗎?獸醫:需額外攝取營養素

記者 崔湘婕、陳書屏、羅翊晨/採訪報導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人選擇吃素,不論是因為宗教信仰或者是為了節能減碳,有些人甚至讓家中寵物也開始食用素食,但如果沒有澈底了解寵物的飲食習慣,可能在無意中傷害了牠們,尤其是屬於肉食性的寵物。

獸醫劉黃頌欽表示,貓若吃素可能造成營養素缺乏,貓無法自行合成牛磺酸這類營養素,必須靠飲食攝取,在坊間有賣許多類似的營養補充品,若執意要讓貓吃素的話,必須在飲食中另外攝取牛磺酸。

只餵食狗素食會造成營養不良。攝影/崔湘婕

此外,如果貓咪有草酸鈣類的結石,如腎結石、膀胱結石與尿道結石,則更不適合吃素,因為這樣會導致貓咪草酸攝取過多,加重結石症狀。

除了貓,狗也是許多人喜歡飼養的寵物,寵物營養師陳冠丞認為,人與狗的營養需求不同,狗屬雜食性的動物在蛋白質的需求量比人類多,不建議寵物食用素食。市面上有推出素食飼料,該飼料成分主要是大豆,但大豆成分並不是一般大豆,而是將大豆與蛋白質分解,分解後重組成適合狗食用的配方,這種飼料並不是一般在家裡能夠製作的,只能依靠食品加工。他提及,民眾若要讓狗食用素食,還是得考量營養問題。

寵物飼養不當的爭議下,許多人期待動物保護法能起到作用,保護受到傷害的寵物,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組長盧志明表示,該法主要保護對象是由人員管理或飼養的脊椎動物,貓與狗則不分有無主人管理,都在在管轄範圍,還有經濟動物與展演動物,至於無脊椎動物,像是蝦子、昆蟲則不在動保法列管範圍內。

  • 經濟動物:像是豬牛羊等等,能夠成為食物或食品,產生經濟價值的動物。
  • 展演動物:提供展示、表演或與人互動的動物。

資料來源/動物保護資訊網全國法規資料庫

貓與狗不論有無人飼養都在動保法的管理範圍內,面對讓貓狗食用素食的爭議,盧明志表示,若寵物飼養不當將違反動保法第五條第二項「提供安全、乾淨、通風、排水、適當及適量之遮蔽、照明與溫度之生活環境。」但實際上還是需要動保處人員到現場觀察該動物的健康狀況,才能判斷飼主是否有飼養寵物不當的可能。

盧明志認為,寵物食用素食並不是完全不可以,但必須補充額外的營養素,飼主讓寵物食用素食時,有補充寵物所需的營養素,對於貓狗吃素就沒有太大問題。他提到,目前來說若構成動保法所設定的虐待,必須提出足夠的證明是長期吃素所造成營養不良,除了靠現行的法律制裁外,從教育中學習如何養育是最根本的解決方式。

若寵物吃素影響該寵物的健康狀況,要舉證有一定的難度,盧明志強調「教育」的重要。他說道,許多飼主是因為不知道吃素對動物的傷害,並不是有心要傷害寵物,所以,最重要的是教育,讓飼主明白不論吃素或吃肉,前提是必須滿足寵物需要的營養素,才不會影響寵物的健康。

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組長盧明志認為寵物素食爭議下最重要的是教育。

盧明志最後表示,動保法最基本的要求是讓該動物滿足寵物所需的生理需求,不讓牠們受到傷害,但法律畢竟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不是所有事件都能倚靠法律來解決,只能期待飼主在飼養寵物的同時,能夠去了解並學習如何使用正確的飼養方法,讓寵物平安健康的長大。

飼養之道飲食均衡

市面上的飼料五花八門,有許多不同的口味,餵食狗方便又快速,能依據不同營養成分的飼料來攝取到足夠的營養。但寵物補充鮮食是否能更有營養,飼料與鮮食該如何搭配,才能讓寵物吃得健康。

陳冠丞提到,狗與人類需要的營養比例不同,在鮮食的準備上需要特別注意,需要的蛋白質比人還要多。人類大約是每公斤體重攝取0.8公克的蛋白質,舉例以一位50公斤的人來說,每天至少吃40克的蛋白質;以狗每日的活動量來算,成犬一天的活動量達到2000kcalME(卡-代謝能)就需要攝取40至50公克蛋白質,相當於50公斤的人類所需要的量。

根據哈寵誌報導,狗一天的飲食當中應該要含有蛋白質、脂肪以及維他命,其中以蛋白質為主,魚類中含有的蛋白質非常豐富,能夠多餵食;而攝取量第二多的為脂肪,脂肪也可以從肉類中攝取;維他命的部分是影響狗狗活力以及新陳代謝的重要因素,可以藉由吃紅蘿蔔攝取維生素A,讓視覺維持正常。

餵食狗狗鮮食也要注意營養比例。攝影/崔湘婕

而飼料與鮮食該如何選擇,陳冠丞說兩者是可以互相搭配的,飼主可以依據自己的生活步調來選擇要餵食飼料或者製作鮮食,若平日因為要工作所以較忙碌,就可以以飼料為主,快速方便且含有營養;若有閒暇的時間,再製作鮮食讓寵物能夠從不同的食物中補充不同的營養。

食用飼料的寵物。攝影/崔湘婕

陳冠丞還說道,狗無法吃巧克力原因來自咖啡因含量高的東西、除此之外,在堅果類中的夏威夷豆和核桃、及辛香料重的食物都需要多加注意。景文動物醫院獸醫師張元炫說明巧克力、洋蔥、青蔥則會造成溶血性病變,而葡萄外面的一層白色的膜對狗狗腎臟是有害的,這些食物狗都沒辦法代謝,所以會對狗狗的身體造成傷害。

飼主應注意不要餵食狗圖中的食物。製圖/陳書屏

陳冠丞表示,也不用因此太過慌張,有時候掉到地板上的食物,因為量非常少,狗若不小心吃到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影響,其實無論是人類或動物,攝取過量的食物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要特別注意飲食的量,因為體型比較小相對來說攝取的量就要減少。

寵物氣候不適恐中暑

寒帶犬種因毛茸茸的可愛外型廣受大眾喜歡,根據商周報導,台灣最受歡迎的寵物排行前兩名是柴犬及哈士奇,這兩個品種都為寒帶犬種,然而牠門為因應寒冷所形成的身體構造,適合在炎熱的台灣生活嗎。

張元炫表示,台灣最為常見的寒帶動物為哈士奇、牧羊犬及秋田犬等,但寒帶犬種並不適合在台灣這種熱帶國家生活,因牠們的毛髮有兩層至三層的厚度,若未特別處理會容易讓牠們的皮膚先關疾病,像濕疹及黴菌。

在台灣常會看到的寒帶犬種哈士奇。攝影/崔湘婕

邱健倫曾有飼養不同寒帶犬種的經驗,他表示,飼養寒帶犬種並非易事,需要事先做足功課,外出活動要挑不會太熱或太潮濕的天氣並且隨時注意寵物狀況。邱健倫飼養過拉布拉多、柴犬及拉薩耶,認為柴犬是之中最好飼養的,相反的拉薩耶因毛髮更為厚重而需花更多心思,即使拉薩耶獨自在家時,若室外溫度過高就必須幫他開冷氣,給牠適合生活的環境。

張元炫表示,倘若飼養寒帶犬種就要給牠們合適的生活環境及條件,像是準備冷氣房、毛髮必須通風、下雨天回家及洗完澡吹乾毛髮和不可待在潮濕的環境中,避免皮膚相關疾病,也要有是足夠的空間飼養牠們。

張元炫解釋,飼養寒帶犬種要避免時常外出,因容易造成中暑,並非完全正確,不見得寒帶國家犬種就容易中暑,比其寒帶犬種,短吻犬更是容易中暑,英國牛梗犬及法國鬥牛犬等。短吻犬因面部上發育不全,易造成鼻子呼吸困難,中暑時,常會伴隨著呼吸窘迫進而導致缺氧,對於動物十分危險,相反的寒帶犬種中暑主要是因為飼主不當的飼養。

張元炫強調,寒帶犬種運動量較大需花時間在戶外活動,但因厚重的毛髮容易引發皮膚相關的疾病,需要在適合的時間外出,如早晨、傍晚或晚上較為涼爽的時候,盡量避免炎熱及雨天的時候外出。

飼主邱健倫與他飼養的薩摩耶犬互動。攝影/崔湘婕

炎熱的天氣在台灣飼養寒帶犬種十分辛苦,需要付出相當多的心血,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多心力。然而像這樣不適合在台灣生存的寒帶犬種,依然是民眾喜愛飼養的犬種之一,寒帶犬種適不適合在台灣當寵物的道德底線十分模糊。

 

延伸閱讀:

無子族世代 貓狗取代生育陪作伴

流浪狗的守護天使徐雯慧 感受生命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