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又齊、黃瑛琦/採訪報導
近年「共融」概念興起,所謂共融式遊戲場,旨在提供身心障礙及各年齡的使用者兼具安全、刺激、多元、無障礙和具互動性等特色的遊戲環境,讓所有人一同玩樂遊戲。
目前雙北已建立28座共融式遊戲場,位於文山區景美溪恆光橋下的道南河濱公園歷經規劃、設計,已成為台北市目前最大的河濱共融公園,並且在今年兒童節前夕開放,吸引許多家長及小朋友前來朝聖。
河濱公園有別於一般公園,時常因颱風或暴雨侵襲而河水暴漲,因此在建設上需要考量更多層面,水利處河川管理科科長范振峰提到,河濱公園相當於河道,為防止遊樂設施被河水沖走後堵塞跨河橋梁,甚至引起河水溢流釀成水災,故在設計河濱公園遊樂設施時以可拆卸式遊具為主,方能在颱風前夕將遊具撤離河川區場域。
提及共融概念,公園處南港公園管理所工務股股長許耀仁認為,台灣共融式遊戲場多參考歐美及日本等國,但每個國家風俗民情及在地生活習慣不同,因此共融概念也有所不同,對台灣來說,共融是希望可以建立人人都能玩的遊戲空間,並創造良好的遊戲氛圍,讓各身心能力和年齡層的使用者出外遊玩。
打造共融式遊戲場期間,前置作業是最重要的環節,許耀仁說,除了地點設置需經規劃,還須舉辦地區說明會及執行工作坊,參考民意,並將身障團體意見納入設計考量。
依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兒童具有參與表意及遊戲權,因此長期推動兒童遊戲權益的「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理事李玉華呼籲政府應多舉辦實驗工作坊,有助觀察兒童行為並傾聽他們的需求,並邀請兒童專家、幼教人員、職能治療師和兒童心理師參與,加上藝文工作者的設計,才能打造更多元及富有特色的遊戲場。
另外,李玉華也提到,孩子的「現代文明病」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對此,歐美各國曾提出解方,即讓孩子到戶外自由發揮,並透過硬體遊戲設計,帶給孩子不同的遊戲空間和方式。
李玉華強調,兒童照顧者要發揮功能,家長的觀念帶動著小孩的行為,只要願意陪伴並給予引導而非指導的觀念,讓孩子自由遊戲,就能促進兒童發展。
她也強調減輕家長育兒負擔是社會支援系統中重要的一環,因此呼籲政府給予更多資源加強兒童遊戲空間,為下一代奠定基礎。
有關共融式遊戲場對兒童發育的影響,職能治療師曾威舜認為,相較於傳統罐頭遊具,共融遊具對兒童的感覺統合、平衡感、專注力、大腦動作計畫、人際互動及手指操作等能力都更有助益。
對於特殊需求的兒童,由於其體能或環境受限,因此減少許多嘗試和練習的機會。共融式遊戲場的出現,提供一個「友善且主動參與」的空間,讓各種需求的兒童都能享受遊玩的權利。
曾威舜提到,共融式遊戲場的設置遊戲環境時常被遊具填滿,而忽略了空間感,因此他認為共融式遊戲場內的空間應適度的留白,才能保留孩子的遊戲行為,也會有更多機會和同儕互動。他也強調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應添加更多如輪胎、木頭、水及砂石等的「鬆散素材」,讓孩子在組裝及摸索的過程中,發揮更多創造力與手部操作的能力。
遊戲場中多元的遊具滿足不同需求的使用者,給予兒童新的遊戲空間和方式,然而遊具本身只是媒介,如何實踐共融概念,打造友善的遊戲氛圍才是首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