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許育彤、胡靜珊/採訪報導
台北市牯嶺街曾被封為「台灣第一舊書街」,在1945年戰後,在台日本人陸續被遣返回日本,難以攜帶的書籍、字畫形成牯嶺街舊書攤的雛型。一本本泛黃、歪斜排列的書籍被塑膠繩固定綁起,從天花板到地板毫無縫隙的畫面構成一種特殊的景象。在這充滿舊書氣味的一隅,時光彷彿就這麼靜止不前。
牯嶺街第一間書店,至今已有近七十年歷史的松林書局老闆蔡鏡輝表示,當時戰後的日本教授要回國,由於書籍和字畫較難帶走,因此皆讓當地民眾收購變賣。
3C產品的崛起 致舊書攤走入歷史
然而,1974年政府認為舊書攤有礙市容,將舊書攤全數遷移至光華商場,但地下室過於潮濕不易保存舊書,再加上3C產品、電子產業的崛起,造成光華商場內的舊書商逐年減少,牯嶺街的舊書攤面貌也逐漸走入歷史。
龍福里里長鄭珍珍說道:「有店鋪的留下來,其他攤的話全部都撤走了,62就撤到那個光華商場去了。當初我們搬過去是268攤,到目前好像剩2攤。」
蔡鏡輝感慨現今逐漸沒落的趨勢以及學生不愛看書的社會風氣,蔡鏡輝說,因為手機和電腦發達,所以「大家都不想看書。」
同樣有感而發的是從岳父手上接過傳承棒子,接手人文書舍的孫玉山。孫玉山說:「比較多的這些人來找舊書,現在的話隨著時代的改變,很多的資源。另外現在因為網路的興起,可能來店裡面的人就會變得比較沒那麼多。」
堅守書攤事業 為愛書人留片天地
過去的光景不再,如今的牯嶺街僅剩不到5家書店堅持這份事業。對他們而言,時代與科技的衝擊無法避免,書攤生意也僅僅只能餬口,但他們為了讓尋書、愛書之人,在這快速的城市節奏中有得以休憩之處,為了讓書籍能永世流傳,堅持守著這片天地。
孫玉山:「賺錢是賺不了多少錢。我們希望這一些比較經典的,或者不常看到的傳統書籍,能夠世世代代的流傳下去。」
舊書攤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販售二手書籍,更是一種概念上的延續與傳承,是人與人互動、交流的軌跡,更是讓尋書人流連忘返的挖寶勝地。與此同時,他們還是憂心這一片小天地會有消失的一天。
舉辦活動市集 盼喚醒民眾回憶
對此,有民眾認為要舊書攤被保存下來,必須從政府著手。民眾蘇先生:「政府要重視呀,要培養社會讀書風氣。」
鄭珍珍為了讓更多人感受牯嶺街的藝文氣息,並喚起民眾的記憶,自2000年起開始舉辦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活動,推廣書籍的同時也結合文創,希望讓更多人看見並重視牯嶺街舊書攤的文化與歷史。
鄭珍珍:「假如我沒有辦這個牯嶺街的活動的話,大家已經把牯嶺街慢慢的忘記了。到了我辦的這20年來,大家才一直在喚醒,現在又喚起文化界的重視。」
中華文化總會出版部組長羅融表示:「牯嶺街舊書攤是很多人在台北的生活記憶,是很珍貴的文化資產。」中華文化總會更進一步表示,希望能透過辦活動及市集的方式,保存此文化。
傳承的漫長路 盼書香再飄牯嶺街
舊書攤這樣的珍貴文化需要更多的關注與重視,鄭珍珍期許,牯嶺街能效法國外假日書街的模式,讓此文化能永續傳承。
鄭珍珍:「紐約、英國、日本,他們都有一個假日書街,就是全部都封街。我是想說到後來,把這個街道能夠這樣子有這種的模式出來。」
知名出版人傅月庵曾說:「書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眼睛,舊書攤舊書店則如城市的眉毛,存在時不覺重要,一旦消逝,城市的面孔逐漸顯得空洞冷寂。」守住牯嶺街的舊書攤文化,給在時代洪流中的自己一個洗滌心靈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