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鈺庭、黃熙桐、章仁潔、黃茜雯/採訪報導
年初時Lady Gaga在超級盃(Super Bowl)中場表演時運用的無人機光影秀,使得討論熱度大幅提升,無人機(Drone)近年來在各個產業領域都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但是大眾對於無人機的認識又有多少了解呢?
無人機分類廣 航拍為主導
什麼是無人機呢?如今無人機的發展可以簡單劃分為:消費型、商用型,消費端的應用面向,比較傾向於航拍攝影、飛航遊戲、藝術展演等娛樂面,而商業部份的話,目前能看到實際面的應用方向則是農業、礦業、保險業、交通業、運輸業等等。而無人機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和以往的遙控模型機的差異又在哪裡?這些問題也在網路上引起熱烈的討論,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MIC) 的產業分析師楊政霖先生說到:「無人機狹義是指,它必須要能夠使用預設程序來自主飛行,才能叫做無人機,也就是能夠做到航點設定(設定座標使其能夠自主飛到定點做巡邏,依照設定路線作飛行),其餘都只能屬廣義的無人機範疇。」
楊政霖先生指出,台灣的消費市場航拍機佔整體無人機有9成之多,而全球也有7成,無人機市場如今由航拍領域為主導,可以定義為「會飛的相機」,當然它不只是照片、影片,還能利用影像分析去做更多元的相關應用服務,其餘商業應用發展還包括:基礎建設巡檢、運輸、保險物件的受損情況辨識、保全監控媒體娛樂、電影空拍、電信基地台檢測、精準農業,使用後端影像重置辨識分析,透過熱點圖得知農作物受損情形,以及分析農作物生長情況。
無人機能模擬路徑 發展多元功能
除此之外,現今礦業也已經能夠透過3D建模加上無人機,預先模擬運送採礦路徑規劃等等,而除了無人機單純的商業買賣之外,新興的商業模式連帶起飛,由類似Airbnb所發展出的共享經濟UAVbnb,能夠方便的租借無人機使用,還有競速無人機(Drone Racing League),終端智慧發展越來越多元化,而無人機中的關鍵零組件、機翼、馬達、電池等等,以及通訊、操控也都會是未來產業發展的焦點。
無人機逐步起飛 將培育專業人才
DJI台北三創體驗店店長林立鑫表示:「無人機分別為個人及行業上的商業應用。」例如:農業、工業、影像製作等等。不少企業看中無人機在速度、高度、覆蓋範圍等優勢,加以利用。例如:Amazon等物流公司逐步落實以無人機送貨,也有拍攝團隊掌握空拍技術,提供婚禮、活動攝影等服務,商機處處。目前無人機銷售市場上DJI佔大宗,以個人使用為目的性的銷售約有70%,其他品牌如Parrot、GoPro、3DR、Lily等等平分秋色,台灣方面也有像雷虎這樣的科技品牌默默耕耘。
各個品牌都希望在無人機市場上佔一席位,那麼在無人機需要有什麼特色才能搶佔先機呢?林立鑫認為決定無人機之間的差距,在於「飛行以及操控上的穩定性」。雖然無人機暫時並無任何獨特專利技術,不過有品牌專屬的應用技術吸引群眾。以DJI為例有:手勢遙控、自動跟隨、輸入坐標自動飛行等,可實現且能夠廣泛使用的技術;另外在圖像傳輸方面也有Lightbridge圖像傳輸技術,比起其他品牌只能回傳一公里左右的影像,DJI可以做到七公里。技術的研發方面,組裝無人機需具備力學、電調(操控部份)、空氣力學、程式編寫等智識,曾有十四、五歲少年僅靠網上搜尋回來的知識自行組裝成功,不過要使無人機飛得穩定,則需下一番功夫鑽研。
無人機現今仍然處在起步階段,後續的發展將會使其變成專業應用,絕不會止步於個人的航拍應用。李立鑫提到,台灣亦引入UTC(Unmanned Aerial Systems Training Center)無人機應用技術培訓學校,因應未來政府對無人機的一些相關規定及使用上的限制,針對需要考核證照的項目,培育專業操控人才。
空拍若規範不彰 恐侵犯隱私
世新廣電系的何懷嵩教授開授「無人機空拍」影視創作課程已有三年的時間,他表示,無人機提供了影視創作新的拍攝視角,也能透過無人機掃描地形建立模型或虛擬攝影棚;在勘景上,如山區等偏遠地區交通較不便,也能透過空拍機來做拍攝前的準備。何懷嵩表示,空拍機用於影視可以呈現不同的高低運鏡,讓畫面的情感表達更豐富,利用程式可以設定空拍機的路徑,讓運鏡更精確及穩定。 就問題方面,何懷嵩認為空拍機在通訊上有時候會bug(錯誤),例如:精準限制飛行的數據庫沒有更新,空拍機拍攝範圍會受限,現今空拍機已非常進步,若是以前可能就有空拍機不受控制甚至墜落的問題。
何懷嵩表示如果空拍機區域規範不完善,會導致侵害他人隱私,更危險的是:受到他人惡意干擾訊號攔截,空拍機墜落可能會有砸傷人的風險;這牽涉了上一期提到的資訊安全問題,空拍機有遭到駭客入侵的風險,若不能防禦外在干擾,可能會有侵害他人私有地區的法律問題,何懷嵩建議可以發展惡意訊號的感知器提醒使用者;另外,法律對地區的規範還不清楚,沒有明確的區域規範,容易不小心侵犯他人的領空,也是使用者常反映的問題,何懷嵩也表示:「空拍機使用者應遵守法律規範,要有自知,不要惡意飛行造成他人困擾,顧及公共安全,面對這些惡意使用者法律應有懲戒規範。」最後,何懷嵩反映透過空拍機,學生能呈現很有創意的作品,課程不只重視空拍機使用技能,更重要的是學習空拍機的規範以及空拍機墜落時如何自救,空拍機雖能使拍攝便利,但不能忽略法律規範,空拍機涉及的侵犯隱私問題,也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空拍經驗談 盼法規確立保障權益
知名的氣象部落客勞倫斯,以自身的空拍機使用經驗談述,目前個人使用是以娛樂休閒用途為主,可以突破空間及視角上的限制,透過空拍機看到更全面的視角,及追求更美的畫面,而最明顯美中不足的地方,勞倫斯則指出,是電池續航力的問題,希望未來在電池方面能夠改善,提升整體玩家使用觀感的樂趣,他也特別叮嚀:「玩家在使用空拍無人機時,需要要多觀察注意飛行地形是否合適,以免造成財物甚至是地面人員的傷害。」
隨者產業的蓬勃發展,無人機玩家也越來越多,在美國、日本、中國等國家,都早已有相關法規,而台灣目前的法規還仍屬於審查階段,台灣目前對於無人機最大的限制還是屬於民用航空法中所規範的「禁航區」部分,希望未來能加速藉由明確法規的建立,也能使得民眾和玩家的基本權益受到保障,更能夠提升台灣無人機產業發展。
突破傳統框架 無人機的想像不止在天空
在國外已經出現許多無人機的使用案例,例如:西班牙政府利用無人機來掃蕩違章建築,藉此能減少抽樣人員的人力成本,因此淨賺十三億歐元的稅收;而迪士尼也釋出未來計劃藍圖,希望能用無人機做出燈光效果來替代煙火,還包括大型木偶的操控,以及使用無人機拉起投影布幕來投射影像等等應用,提升整體遊樂園氛圍的氣氛;還有日本政府及通訊公司NTT合作一項名為Skycompass的計劃,利用無人機做在空中投影出交通流量指標,或是能在2020年東京奧運石利用它來宣布賽事結果等等,也就是利用無人機做出公共資訊的指引;美國的奧克蘭大學研發出的Loon Copter無人機也已經能夠完成海陸兩棲的飛行模式。楊政霖先生特別指出:「無人機的想像不止在天空。」希望大眾可以突破框架去看到更多元的面向,再以台灣目前產業發展現況來觀察,硬體研發方面可能還未能媲美國外大廠,因此缺少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未來更要以應用軟體研發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