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主席換人掌 金融市場動見觀瞻

記者 莊婕妤、郭靚德、柯宗沅/採訪報導

當全球經濟步上復甦軌道,美國早啟動升息與縮表,帶頭結束貨幣寬鬆時代。明年聯準會主席卻可能由鮑威爾取代葉倫接掌,日本、中國、台灣央行首長也面臨換屆,新任接班人選與國家經濟走向何處受市場關注。

首任法學背景主席 川普提鮑威爾接任

現任聯準會主席葉倫,明年2月四年任期將屆,然而她將打破歷屆主席連任慣例。美國總統川普提名法學背景出生的鮑威爾為下屆人選,如果他成功上任,將成為首位不具有經濟學位的聯準會主席。

在川普的五人決選名單中,鮑威爾因沿襲葉倫的鴿派貨幣政策,因此在川普宣布提名鮑威爾時,市場反應較為冷靜。因美國失業率即使創新低來到4.1%,勞動參與率卻僅有62.7%,顯現就業市場其實並未達到理想的充份就業狀況,這與近年美國人口結構變化有關,然而在此背景下聯準會判斷勞動市場好壞的工資上漲率卻依然疲弱,同時通膨率也顯低迷,這些因素使得鮑威爾並無信心採取較積極的貨幣緊縮政策,而偏向鴿派。

事實上葉倫也在決選名單中,但鮑威爾對金融監管持鬆綁態度與川普持相同態度,因此雀屏中選。他也在聽證會上強調金融監管確實過度強硬,是該鬆綁。(詳見圖一)

聯準會現任主席與準主席政策主張。製圖/莊婕妤、資料來源/綜合整理。
葉倫啟動升息縮表 低利率時代的終結

十年前,美國為因應金融海嘯所帶來的危機,開始施行量化寬鬆政策以及大量購債,2009年即進入低利率時代,但美國經濟早已度過危機並轉趨活絡,聯準會必須讓「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趁經濟穩定之際為貨幣政策挪出操作空間。(詳見圖二)

製圖/莊婕妤、資料來源/聯準會。

金融海嘯以後,美國歷經將近九年低利率時代,終於在201512月首次升息。但因就業結構調整速度緩慢,能帶動經濟發展循環的製造業就業人口遠低於服務業人口,2016年通膨亦始終只維持在1%上下,升息的腳步才開始放緩,直到通膨率與失業率再度回到聯準會標準,才重啟升息循環。(詳見圖三、四)

製圖/莊婕妤、資料來源/嘉實系統。
製圖/莊婕妤、資料來源/鉅亨網。

此外,美國也在今年10月啟動縮表計劃。因聯準會在金融海嘯大量購債導致資產負債表過於龐大,使政府舉債成為新問題。目前舉債已達到規定之上限,若政府無法發行新債,將無現金可使用,使基本建設投資因而受限。近期房市回溫顯示美國經濟回溫,因此聯準會盼能在景氣好轉時進行縮表,於2019年底將資產負債表瘦身至3.3兆美元。(詳見圖五)

製圖/莊婕妤、資料來源/嘉實系統。
經濟與泡沫平衡點 鮑威爾面臨挑戰

現階段的美國,正處經濟復甦期,美股也處於多頭趨勢中。目前股市價格快速飆升,但通膨仍處於低位,新資上漲低於資產價格上漲,貧富差距也因此拉大。如何在經濟復甦跟泡沫化間取得平衡成為鮑威爾上任後首要面臨的挑戰。若升息速度過快,會致使資產泡沫破滅;若升息速度過慢,會導致資產泡沫化持續加速。而在利率不夠高的情況下,萬一再發生一次經濟危機,鮑威爾將無計可施。

央行首長共聚歐洲 貨幣政策各抒己見

全球景氣雖然穩定復甦,但歐美市場公債殖利率曲線趨平,尤其美國長短期公債殖利率差距已縮減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更引發了金融界對於世界經濟走下坡的疑慮。因此,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在上月14日作東舉辦了一場專題會議,邀請美、英、日等三國央行總裁同台,擬定對於未來金融市場的共識。此次會議聚焦「央行對外溝通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各國盼能藉由四大重點國家的前瞻指引,發展完備且順應現下金融市場的貨幣政策。

聯準會總裁葉倫表示,主張漸進式升息,緩步縮減資產負債表,有效解決低通膨的問題。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則指出,歐洲央行將延長購債期限至明年九月,在通膨未達目標值前以謹慎小心的態度實行貨幣寬鬆。英國央行總裁卡尼則說明,英格蘭銀行將拉長通膨回到目標水平所需的時間以因應這段脫歐暫時的過渡期。最後,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主張,日本通膨預期受到油價下滑的影響,因此將持續維持一直以來的寬鬆政策。(詳見圖六)

製圖/郭靚德、資料來源/綜合整理。
歐洲延期購債保持寬鬆

隨著今年以來世界景氣的回溫,歐洲經濟也在央行總裁德拉吉的帶領下有所起色。歐盟統計局公布,歐元區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較第二季成長0.6%,優於市場預期;失業率也創下近九年新低點,下滑至8.8%(詳見圖七)。德拉吉指出,央行對於歐元區的經濟復甦越來越有信心,但薪資增速疲軟,貨幣政策仍需保持寬鬆。

製圖/郭靚德、資料來源/財經M平方。

儘管歐元區經濟復甦呈成長緩慢、通膨仍維持低位,不及原定的2%目標,但歐洲央行仍宣布明年一月起正式啟動縮減QE計畫,將每月購債從原本的600億歐元減半至300億歐元,並延長期限至明年9月,以延緩借貸成本上升的預期。

英國啟動升息抵抗通膨

歐洲經濟秋季展望報告中指出,歐洲經濟狀況來到10年來最佳,但英國表現卻低於預期。歐盟在半年一度的報告中更大幅度調低英國經濟成長的預測,並表示,就算英國與歐盟的貿易不因脫歐而中斷,英國經濟仍會在明、後兩年陷入掙扎。即使如此,英國仍抱持正面態度,認為此階段僅是脫歐的短暫過渡期,對於未來的經濟景氣仍樂觀看待。

相對歐元區,英國較穩定的貨幣與財政政策,讓其在今年11月宣布調升基準利率一碼,從原先的0.25%升到0.5%,以緩和物價上漲的壓力。此次升息堪稱十年來首次升息,更是繼金融海嘯以來第一次擺脫歷史低點的利率回升。卡尼表示,英國脫歐仍是決定未來英國經濟前景的最大因子,而英國脫歐的談判結果,也將成為未來驅動英國央行貨幣政策的主要考量。

退出歐盟對於英國當局來說,雖然是一大挑戰,但英國央行也不惶多讓,堅定地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變局中以「有限且漸進」的升息循環以待之。

日本維持一貫寬鬆貨幣

日本在泡沫破滅之後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全民炒房到股市崩盤只在一夜之間。自泡沫化以來,即便油價回升,核心CPI年增率均仍在0%上下浮動,不過在持續的寬鬆政策下,出口擴張、勞動市場薪資成長、原物料上漲等因素下,有漸漸拉回日本通膨的趨勢。

日本統計部門最新數據顯示,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揚0.2%,符合市場預期;今年第三季GDP也成長了1.4%,不僅為連續七季擴張,更創下16年來最長成長紀錄。日本經濟雖然有所增長,但幅度偏小,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仍低迷、就業及內需結構亦待調整,儘管如此,日本央行還是決定將持續實行貨幣寬鬆政策,以因應接下來的種種挑戰。

儘管聯準會與歐洲央行開始邁開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腳步,但是物價增長疲軟與低通膨的情形,仍呼應了日本央行將維持當前政策到明年的觀點。

彭淮南二月退休 台灣央行誰來掌

各國央行首長都有可能在明年起陸續換人,台灣也置身這波全球央行人事大風吹中。台灣現任央行總裁彭淮南(詳見圖八)宣佈將於明年2月退休,他是台灣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央行總裁,即使外界對他評價兩極,卻都無法否認他帶領台灣安穩度過了許多金融危機(詳見圖九)。

製圖/柯宗沅、資料來源/綜合整理。
製圖/柯宗沅、資料來源/鉅亨網、中央銀行。

在他最後的任期中,央行政策與接班布局受到市場關注。

當前國際經濟持續回溫,推升台灣貿易表現,11月出口總值不但以28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也維持連續14個月正成長,這也帶動國內經濟成長力道,主計總處公布前三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66%2.13%3.11%,台灣全年GDP成長預計為2.5%左右水準。

然而國內通膨率偏低,今年二月以來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處於低點,台灣經濟研究院預計2017全年CPI成長率為0.75%,低於全球主要國家。此外台灣當前國內經濟復甦主要靠外需帶動,內需表現仍有空間,今年前三季民間消費支出年增率分別為1.93%1.8%2.57%,國內景氣燈號也於綠燈與黃藍燈中徘迴。因此在全球金融環境寬鬆,多國央行啟動升息背景下,台灣央行仍於第三季理監事會議裡,全體通過連續五季維持重貼現率1.375%不變,這也代表在彭淮南剩下的任期當中,央行的利率將不會有太大改變。

於本月21日央行將召開年終理監事會議,這也是彭淮南任內最後一次主持理監事會議,在市場普遍預期利率不動下,更多的關注在接班人的布局,雖然彭淮南對接班人選避而不談,但市場仍有諸多猜測。《彭博》也在訪問多名經濟學者意見後,提出五名可能候選人(詳見圖十),當中又以現任央行副總裁楊金龍最被市場看好。

製圖/柯宗沅、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無論最後誰將接掌央行總裁,除了將面臨川普政策造成的匯率壓力外,同時也將面對國際情勢的變化日益加劇,這道難題不僅是台灣央行總裁需要作答,各國央行首長要如何帶領自己的國家平安渡航,將是全球央行首長共同的課題。

Posts created 1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