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安安、許祐祥/文山報導
國立政治大學以學生使用空間不足為由而預計興建法學院大樓,民國 103 年起就表示要拆除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化南新村」,政大為土地所有權人,在完整的住宅區中,空降一棟十層高的法學院大樓,對於附近居民以及周圍的道路使用,將帶來生活環境及居住品質的影響。
化南新村拆建後的影響,於交通的層面,部分區域道路將變得更為狹小,造成只有單一道路進出與會車困難。此外,「世代問題」也是一個潛藏因素,周圍居民多為年長者,大學生的上課和生活模式對於民眾居住有所干擾;建設教學大樓後學生教師頻繁出入,將會影響到周圍居民以及年長者的居住環境。台北市議員徐弘庭說:「身為民意代表同時亦為在地居民,我認為政大思考需要再周全,是否能夠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化南新村已經被文化局列冊追蹤。上月中,文化局也已會勘。
政大在電話中表示,目前在進行文資審議;盼望開發,善盡校地利用。文化局資產科股長江彩禎對此表示,有將化南新村列冊追蹤的事項請政大一併做考量,在未來開發計畫和地方整體規畫,應該要有一項「共存共融」的方案,並把周圍居民以及文資委員的意見都納入後續計畫中,評估是否有調整方向的可能性;而它的價值到什麼樣的程度,還是要以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討論才會有明確的定案。
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將決議「化南新村」的身份,政大須依照決策去納入後續的計畫,但文化局無法絕對性介入政大在土地上的規畫和需求。搶救化南新村的發起人銘傳大學副教授苑舉民則表示,化南新村是這一代年輕人的資產,不論政大建設法學院的理由多麼冠冕堂皇,摧毀歷史就是讓人無法接受的,同時政大至今都沒有跟周圍居民做到良性的雙向溝通;問卷調查也顯示周圍民眾 85% 是堅決反對法學院進入社區。
徐弘庭也提到,在召開二次公聽會中民眾反對聲浪居多。第一,對於政大後續規畫的完善性表示疑慮;第二,化南新村是大時代下的軌跡,具有保存的意義;同時也對居住環境以及安全有所疑慮。政大所進行的文資審議是將新建築與舊古蹟融合保存,而文化局進行的文資審議,是將化南新村「認定」為古蹟,一旦認定為古蹟,就不能夠進行拆除和新建,同時還有維護的義務與責任。文資法將是化南新村的最後一道防線,還待專家以及政府的評估和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