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社團成舞台之星 興趣和勤奮造就成功

記者 廖芳鈺、陳心宇/台北報導

在東吳大學內有個冷門的小眾社團,參加人數算不上多,卻成為校園內熱愛傳統文化、醉心戲曲同學們的秘密基地,社員們每周三上課、一三五團練,今年更獲邀參加青年戲曲藝術節,成為舞台上耀眼的一顆星。

博士許懷之學長帶領學生認識工尺譜。攝影/陳心宇

一曲唱滿三年才算壞

東吳大學的雙溪崑曲清唱雅集,是一支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學生崑曲社團,言傳身教崑曲唱段,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培養了許多青年崑曲愛好者。然而,這些社員們也並不是打一開始就與崑曲結緣,在《牡丹亭》中飾演春香的演員朱思晴說,她以前不僅跟戲曲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甚至是玩搖滾樂的電吉他手,後來因為在東吳大學中文系學習,慢慢接觸傳統文化,才發現了其中之美。不僅自己開始學習崑曲、研究崑曲,更是帶著家人朋友一起看崑曲演出,向身邊人推廣崑曲知識,甚至還主動加入了「工尺譜電子化」,著眼復原和傳承。

面部妝容完成後,用飾品將最後包頭程序完成。攝影/陳心宇

可這些對傳統文化繼往開來的殷殷期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實都蘊含在年輕一輩的薪火相傳之中。舉手投足,翻轉騰挪;腔格婉轉、眼帶秋波,並不是天生如此,全是靠著日復一日、夜復一夜的練習得來的。雙溪崑曲清唱雅集,雖不是科班訓練,但教起戲來,卻也絲毫不馬虎。每三中午,許懷之學長便會在社團教室等待大家,從最基本的崑曲工尺譜識音開始,加上節奏和調式,先讓同學們認識工尺譜,將瀕臨滅絕的識譜技能傳授下去。識譜會唱以後,再由水磨曲集的吳曉雯、拾翠芳的林宜貞、林立馨等幾位老師,按戲曲曲目和生旦,手把手一對一分別教授拍曲唱曲。

社長王顗瑞介紹,一般都是針對每一個社員們的特色,去幫他們安排老師,從清唱開始學,找到他們適合的聲音,適合的表演適合的角色之後,再更進一步的安排老師捏戲。有這樣細緻耐心的教學還遠遠不夠,每到大型演出前,社員們不厭其煩地練翻袖,不知疲倦地唱同一折戲,有時忘了吃飯時間,有時差點練到晚歸宿舍。為了不影響正常上課和主課學習,特別忙的時候,社員們連洗澡都不忘哼上兩句,生怕一天不練就生疏許多。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年輕人對崑曲也談得上執著,他們本身更具堅韌和勤奮的品行。著名曲家吳梅先生曾道:「一首曲,唱夠三年才算得上壞。」若是秉持著這樣勤學苦練、堅持不懈的精神,怎麼可能會不成功?

《桃花扇·题畫》丁崧耀飾演藍瑛,是一名天資早慧,下苦功夫的畫師。攝影/陳心宇

 

《牡丹亭》講述同樣桃花盛開,今年香君卻已不在的惆悵場景。攝影/陳心宇

學生社團登專業舞台 展當代青年活力自信

本次青年戲曲藝術節由大稻埕戲苑主辦,不僅邀請專業戲劇團中的青年演員來推廣演出,更給雙溪崑曲清唱雅集這樣的業餘學生社團登台唱戲,用實踐檢驗學習成果,用舞台澆灌傳承之花的機會。

雙溪崑曲清唱雅集社長王顗瑞表示,可以參加大稻埕戲院辦的青春舞台非常開心。藝術節提供了臺灣的戲曲青年演員、編導一個創作、實驗、交流的平台,有利於發揚新世代的戲曲創意與功底,展現當代戲曲青年的思辨精神與活力自信。

崑曲演出台下有滿滿的觀賞人群,反應熱烈。攝影/陳心宇

庭閣清音 崑曲永不謝幕

崑曲就好比一幕永不謝幕的長劇,場景一次次更迭、人物一年年變換,轉眼就已經六百年。殘破的工尺譜、雅致的戲服、悠揚的笛聲,還殘留著崑曲風雅之美,然而這聲音太柔太細,以至於快要被歷史遺忘。時代太繁華,燈紅酒綠,繁弦急管中,還有一群年輕人,願坐在戲台前,聽妙喉婉轉,看水袖飄飄,品味一方舞台上演繹的幾千年的滄桑浩蕩,體悟一個人的命運起落。

同是這群人,掀開崑曲這圍幕,描眉畫眼,粉墨登場,一顰一笑、一吟一詠,將「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包著對崑曲的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尊敬唱給觀眾。

崑曲是中華戲曲之一,發源自元末明初,發源地為蘇州府崑山縣(今江蘇蘇州崑山)。崑曲是流傳於蘇州、上海、無錫一帶的曲唱藝術體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現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崑劇。素有「百戲之母」的雅稱。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北曲遵「中原」,南曲遵「洪武」。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念白儒雅、表演細膩。 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Posts created 845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