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歧視 理解包容營造友善環境
今(2023)年4月台灣大學第35屆學生會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一幅疑似涉及原住民加分政策的布條,引發對於原住民歧視的爭議。基此,台大原住民學生於今年5月成立「台大原住民學生反歧視行動小組」(下稱反歧視小組),望校方重視原住民學生權益,並倡議落實全民原住民教育。
完整內文今(2023)年4月台灣大學第35屆學生會舉辦「言論自由月」活動,一幅疑似涉及原住民加分政策的布條,引發對於原住民歧視的爭議。基此,台大原住民學生於今年5月成立「台大原住民學生反歧視行動小組」(下稱反歧視小組),望校方重視原住民學生權益,並倡議落實全民原住民教育。
完整內文今(2023)年2月教育部修訂《公立幼兒園契約進用人員之進用考核及待遇辦法》,卻未包括校廚。校園廚工肩負師生日常飲食重任,但寒暑假無供餐需求,致使校廚薪資收入不穩,入職意願低落而引發缺工情形。此外,幼兒園廚工與國中小學廚工所適用法規不同,造成福利待遇有所差異。如何完善法規,提升校廚待遇,維護應有權益,值得關注。
完整內文「以前唸放牛班時,爸爸怕我走偏,都會在上學路上偷偷跟著我。」振地餅舖老闆洪一平笑著回憶。「振地餅舖」經歷四代傳承的百年餅舖。當初年少不羈的洪一平,因看到年邁父親依舊堅持經營餅舖之後,便決定接下這間承載百年手藝的老店。
完整內文今年9月,位於南投縣魚池鄉的原聲國際學院國中小部正式開學,以「培育部落典範菁英、讓世界聽見玉山唱歌」為願景,培養來自信義鄉各部落的青少年,不僅提供孩子們課業上的支持,也關心他們的生活需求。
完整內文護理師近年執業率不到6成,人力不足問題十分嚴重,疫情期間護理師堅守崗位,然疫後待遇卻未見改善,許多護理師轉而離職,在人力不斷流失下,導致醫院關閉病床,民眾就醫權益受損,醫療品質下降。
完整內文近年來老屋修繕的風潮蔚為流行,許多古蹟、老房等閒置空間透過重新裝潢改造,也可以變成新的使用空間。位於桃園市楊梅區的富岡老街中也有一棟這樣的房子,透過在地青年的串連集結,動手改造老廢的報社,採用以修代租的方式,設立為在地青年的據點,透過文化走讀、客語推廣、在地文化導覽培訓等活動,讓富岡小鎮再次走進大眾視野。
完整內文在南投的中寮鄉,有一群人不分颳風下雨每天替獨居弱勢長輩們送餐,龍眼林福利協會的廖振益做愛心送餐已長達25年。 因爲九二一地震看到居民家園被地震破壞而無法用餐,於是著手募集廚具及資源,並召集社區婦女在社區製餐,後來發現行動不便的人要前往用餐不太容易,決定要送餐到他們家裡,於是創立了龍眼林福利協會,送餐範圍涵蓋整個中寮鄉18個村落,堅持在地服務在地的精神,陪伴居民走出黑暗的陰霾。
完整內文新北市社會局與華科基金會合作創辦的「新北市助聽器銀行」提供聽障人士免費聽力檢測與免押金試戴助聽器服務。讓聽障者能夠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助聽器,重拾與人溝通、交流的樂趣,重新聽見世界的聲音。
完整內文台南市區有間海產店,與一般的店家不同之處在於,每逢星期六老闆都會發放300個愛心便當給需要幫助的街友,讓他們能夠溫飽一頓。而這項善舉的背後,隱藏著老闆不為人知的過去。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