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在地特色課 探索下崙家鄉事

記者 謝礎、袁維駿/採訪報導

座落在雲林縣口湖鄉的下崙國小,近年發展「在地探究課程」在教育界引起迴響,而該課程的幕後推手,是來自下崙國小的校長黃淑玲,為了讓學生更了解下崙地區的在地生態與故事,便偕同校內老師著手設計課程,讓學生了解當地主要的養殖漁業,以及特色濕地等環境議題,期盼學生有朝一日可以根留故鄉,並銘記「下崙是他們永遠的家」。

國小生走進魚塭 培力在地教育

「下崙村」地理位置特殊,雖鄰近海邊卻不靠海,當地產業結構屬第一級產業,隨工業發展興起,也導致當地人口外移問題嚴重。對此,下崙國小師長從八年前開始反思,若要減緩人口外流的窘境,就需讓學生對家鄉產生認同感,也讓校長及授課老師著手設計課程,開啟師生的「下崙鄉土之旅」。

雲林縣口湖鄉養殖漁業發達,下崙國小四周也被魚塭環繞。攝影/袁維駿

校方近幾年推出各式「在地探究課程」,從最早的「故鄉鐵馬行」課程,老師帶領學生騎車走出戶外,用實地走訪濕地來學習環境保育,讓孩童不再只是坐在教室裡看影片,用寫作文來認識家鄉。黃淑玲坦言,其實小朋友非常討厭坐在教室的課程,只有帶孩子真的去親近自己的故鄉,與腳下的土地建立連結,才能重建家鄉情懷。

黃淑玲分享,像是三年級的「漁菜共生」課程,也是讓學生自發認識雲林在地面臨的土地鹽化問題,當地農民無法使用土耕的方式種植農作,但可以藉由「漁菜共生」的種植方式,讓作物獲得足夠養分生長,從中讓學生學習用不同的解決方式,化解在地的生態問題。

下崙國小師長安排摸蛤蠣課程,讓學生親身體驗一日「小小漁夫」。攝影/袁維駿

除此之外,校方也為中年級學生安排摸蛤蠣課程,讓學生親自下魚塭摸蛤蠣,認識魚塭養殖的工作。黃淑玲回憶道,該課程源自一名家中從事魚塭養殖工作的學生,因父母工作後返家時,身上會散發魚腥味和海臭味,讓學生很嫌棄自己的雙親。直至經過課程的洗禮,學生那天告訴她,「校長,我覺得我爸也很厲害耶,他也很偉大」,也因該名學生的心境轉變,讓校內師長們深信在地探究課程對學生來說頗具意義。

人口外移嚴重 在地課程盼留人

下崙國小四年級導師張美恩指出,學生會在課程中向養殖業者發問,也可以在課程中下水親身尋找答案,最後再用學習單寫下自己對該堂課的心得和收穫,若有遇上走訪魚塭仍沒有找到解答的問題,也可以與全班同學一起討論如何解決。

在摸蛤蜊的課程中,學生透過採訪養殖人家了解蛤蜊的生長環境和養殖方法。攝影/袁維駿

「我其實很享受他們在疑問的過程裡,得到了答案,獲得了新知閃閃發亮的眼睛。」張美恩直言,當學生實際走過魚塭,走過從小生長的土地,走過當地的產業,便會開始對地方產生認同感,這也是沒有上過課程前,或其他沒上過課程的外地孩子,無法感同身受的。

海洋垃圾新生 廢棄菜籃變獅頭

至於高年級學生的課程,校方安排學生親自前往當地的海邊淨灘,並將淨灘搜集到的海洋廢棄物帶回教室,透過學生分組分工,將撿拾到的保麗龍、塑膠容器、廢棄棉線等整理裁切,黏貼在廢棄果籃上,再結合下崙國小聞名全台的舞獅隊「龍鳳獅隊」,一顆顆具備創意和環保理念的海廢獅頭也重獲新生。

學生從沙灘撿拾廢棄保麗龍後,帶回教室切割組裝。攝影/袁維駿

「動手玩創意,環保融入於藝術。」下崙國小藝術科老師李育昇舉起一顆海廢獅頭表示,這顆獅頭是使用果菜市場的廢棄菜籃當獅頭,學生用保麗龍點綴裝飾,並添加從中國海漂來台的浮標、布丁盒的容器等,最後用廢棄棉線取代鬃毛,一點一點拼貼出的海廢獅頭,他也強調,課程從收集海廢到做出成品均講究就地取材,希望學生可以將撿回來的海廢妥善運用。

五年級學生將廢棄保麗龍切割成各式形狀,替獅頭裝飾五官。攝影/袁維駿

傳承鄉土記憶 鼓勵孩童不忘本

「你說要把海洋課程的東西帶去國中,就不太實際。」李育昇認為,每個學校都有獨特的教學方式,這類型的環境教育,可以給學生一個思考的方向,讓學生到國中也可以結合在地環境融入課題,自己只是埋下一顆種子,至於學生如何讓環保意識在心中發芽茁壯,仍要靠學生的行動力。

學生將保麗龍、寶特瓶蓋等海廢裁切裝飾,讓廢棄菜籃搖身變成獅頭。攝影/袁維駿

「萬一有一天當他們離開了自己的家鄉,也會永遠記得下崙是他們永遠的家,永遠的故鄉,有一群人在他故鄉的土地上不斷的努力。」黃淑玲也期盼,近年有許多青年返鄉想為下崙這片土地努力,因此,校方希望藉這樣的課程,讓學生們知道,這塊土地雖然不豐沃,但仍有許多願意努力的人,也希望他們未來能根留故鄉,學習感恩,甚至永續,不只愛自己,也愛身邊的人,整個大地,整個社會。

 

延伸閱讀:

父子檔養蜂轉型 傳達生態教育理念

以修代租 老屋重生變身創生基地

 

Posts created 3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