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採蚵 與海共生 傳承海牛文化資產

記者 陳畇蓁、陳人瑜、胡冠廷/採訪報導

我國無形文化資產中的傳統知識與實踐僅有四個,其一為彰化芳苑海牛文化。因芳苑位於雲彰隆起的地形,為全台唯一保留蚵農自日治時期使用牛隻進行採蚵的場域。卻因科技日新月異,海牛逐漸被採蚵車及牡蠣搬運機取代,導致如今僅剩八頭海牛。為復育海牛,芳苑居民結合觀光、課程推動,並成立海牛學校,以延續及傳承海牛文化。

海牛於潮間帶協助蚵農載運牡蠣。攝影/胡冠廷

養蚵特色 牛隻輔助

「海牛串起芳苑採蚵的歷史」,芳苑國小教導主任陳淑華表示,海牛為老一輩蚵農的生產工具,透過牛車的載運,使蚵農們不需要用扁擔挑著牡蠣,不僅減輕其工作負擔,久而久之更形成芳苑的生活特色。 

「芳苑大家都養蚵」,現為第三代蚵農的洪宗明說。海牛學校負責人魏清水表示,芳苑郷目前仍是彰化縣保有從日據時代至今最原始風貌的海岸,也是台灣僅存最大一片的河口泥灘地和潮間帶,為牡蠣的天然養育場。因此,芳苑鄉存在著半農半漁的生活形式,農民生活因應潮汐不同,有時忙田裡,有時則至蚵田採蚵。

芳苑海牛學校為海牛培育中心。攝影/胡冠廷

洪宗明提及,早期牡蠣養殖的採收方式是插竹技式,牡蠣就會附著,後來因為極端氣候、水質等外在環境改變,牡蠣不易附著導致收成減少,進而演變成現今的平掛式與垂吊式養蚵技術。蚵農楊慶恭補充,過去利用草編,現在則以塑膠繩將牡蠣一個一個串起來,再去養蚵苗,蚵苗就會自己生長,由於芳苑一天兩次漲退潮的潮汐關係,要一年才能收成。 

彰化縣芳苑鄉土文化協會理事長林天成說明,早期在地人到潮間帶挖蚵,只能單純仰賴人力,使用扁擔挑起竹籃回家。「毋過牛咖有力(不過牛比較有力)」,洪宗明直言,蚵農因而改用海牛拉車到潮間帶搬運牡蠣回來。

芳苑居民以採蚵維生。攝影/胡冠廷

由於海牛不僅會下田,也會下海,成為芳苑人養家糊口的重要夥伴。在芳苑,多數居民不僅愛護牛隻,也不食用牛肉。魏清水說明,因海牛與農民共同奮鬥大半輩子,與農民產生強烈的情感連結,更是笑稱,「牠(海牛)很有靈性」,有時會因不想工作鬧脾氣,有時則因農民幫它刷背感動流淚。

然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海牛逐漸被機械式的三輪車取代,洪宗明表示,一隻牛的價格將近十萬,雖然要價與三輪車差不多,但三輪車不用吃、不需照顧,油加了就可以開,「牛卡費氣(牛較吃力)」,洪宗明坦言。海牛數量也因而從全盛時期的300多隻銳減至8隻,一度瀕危。

蚵農現今多使用三輪動力車搬運牡蠣。攝影/胡冠廷

觀念改變 延續不易

作為無法複製的文化資產,海牛文化正面臨蚵農和牛隻老化、年輕世代不願接棒等原因,出現傳承危機。「不會有人想要每天在大太陽底下做事」,海牛觀光業者許維鈞坦言,由於價值觀的改變,使多數年輕人不願做苦力活,或是接續家族產業,導致海牛文化逐漸式微。 

「海牛是獨一無二的」魏清水指出,全世界有很多文化資產都和牛隻有關,不過,只有芳苑使用牛隻搬運牡蠣。他強調,海牛文化一旦消失,芳苑若想重起爐灶是不可能的。在地方有心人士與蚵農的努力下,海牛文化於2016年被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魏清水更是為了復育海牛,及延續海牛文化的重要性,成立海牛學校培育中心。 

海牛學校的成立,魏清水透露,主要是希望改善海牛宿舍的破舊現狀,警惕在地業者因應牛隻老化,提升自我經營危機感;同時將資源共享,使外出的年輕人回鄉時,想養牛傳承不再是門檻。

海牛每日食量約為人類的20倍。攝影/胡冠廷

然而,推動海牛學校時困難重重,魏清水坦言,除了本身須擁有對海牛的專業知識,也需要保持熱情,其文化的永續關鍵更是賺錢與否。林天成補充,海牛文化本身是經濟活動,只要海牛文化保有經濟價值,人類就自然會傳承。不過在傳承之前,應先明確定義何謂海牛文化,因海牛文化不單指那頭下海的黃牛,而是關乎整個芳苑鄉的文化脈絡和生活型態。

欠缺資源補助 望各界重視

「推廣海牛文化有高難度」,許維鈞回憶,起初為延續海牛文化,特別考取導遊執照,成立海牛觀光事業,為的是打出芳苑在地的知名度。藉由搭乘牛車下潮間帶採蚵,及擔任一日農夫採收花生、地瓜等多樣農作物,讓遊客實際體驗芳苑居民的日常。卻因受政府的長期漠視,僅能仰賴在地居民及芳苑文史工作者的付出,且經由長時間的努力,才得以讓更多人理解其文化背後的價值及意義。

歷經25年的推動,芳苑居民順利將獨有的家鄉文化列為無形文化資產,因而逐漸地被保存。不過,許維鈞無奈表示,政府從未提供任何補助給相關推動人士,「只能靠我們自己」。儘管政府沒有提供任何資金,但他也稱自己不奢求補助款,僅盼政府能夠帶頭推廣這個即將消逝的文化。

「只想坐享其成」,魏清水也直呼,政府並未重視海牛文化。他說明,近年來的曝光皆需由芳苑居民自行爭取,就連德國之聲電視台前去採訪,也是在地人持續推廣的成果。他期盼,「海牛從國外紅回台灣」透過彰顯芳苑鄉獨有的海牛文化,使海牛從在地走向國際化,成為台灣代表性的遺存文化,進而達到傳承與永續的目標。

照顧海牛是魏清水的日常例行工作。攝影/胡冠廷

推廣特色課程 盼「芳」華再現

除了觀光推廣,陳淑華坦言,更值得注意的是社區的凝聚力。「牠連帶影響我們對家鄉的連結。」她認為,採蚵是芳苑的重要產業活動,所代表的意義非凡,也是芳苑人一直以來的生活型態。

為永續保存海牛文化,芳苑國小自2016年起推動「芳蚵永續 海牛展藝」相關課程,範圍包括村史美學、自然觀察、生態食育與社區物產等。陳淑華提及,透過系列課程,讓當地學生認識家鄉的歷史,「別像早期的我們,踏在高處尋求知識,卻忽略自己的特有文化。」她強調,孩童應扎根在地,站在家鄉的肩膀,延續芳苑獨有的文化價值,同時期盼藉由課程建立學生、家庭與社區間的連結,喚醒芳苑人對於文化留存的意識。

芳苑國小為使學童認識海牛文化,利用牡蠣進行佈置。攝影/胡冠廷

校園內,除校方自己播種的濱海植物外,也可見一籃籃的蚵殼,這些蚵殼也成師生佈置學校的「素材」。陳淑華舉例,芳苑盛產全台唯一的「珍珠蚵」,2018年在部落耆老的帶領下,共同搭建成別具風味、代表芳苑特色的蚵棚。此外,陳淑華說,「海牛是這個地方的回憶」,校方也結合文創,創作出許多海牛文化相關的繪本,利用家鄉的特色創作,讓這段當地人的共同故事傳承下去。

芳苑國小教導學童繪製海牛繪本,以傳承海牛文化。攝影/胡冠廷

 

延伸閱讀:

西南沿海的寶藏堆 廢棄蚵殼變黃金

養殖漁業永續之路 環境維護勢在必行

Posts created 5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