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厭世釀憾事 不可輕忽的老年憂鬱

記者 胡玟惠、王政善、吳幸芳/採訪報導

據衛生福利部於2022年6月公布《全國自殺死亡資料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長者的自殺死亡率,連續15年位居所有年齡層之冠。「無憂無慮」、「安享天倫之樂」為一般人對晚年生活的想像。醫療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長者卻因人際關係日漸疏遠,活得不快樂。面對時代巨輪的追趕,結束生命恐成長者唯一選項。  

世界各國共同面臨老年族群高自殺率的問題。由於晚年各種病痛纏身、家庭關係的疏離、遭遇伴侶離世,抑或人際失和,使長者認為自身毫無存在價值,造成憾事發生。台灣自殺防治協會秘書長詹佳達指出,我國面臨到來的超高齡化社會,老年自殺身亡率逐年攀升的現況只會加劇。

面對超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居高不下的老人自殺問題恐更加劇。 資料來源/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製圖/王政善

病痛纏身成自殺肇因 失能致生存欲望低落 

各種自殺肇因中,尤以身體疾患為主。邁入年老,往往病痛纏身,將身心靈折磨至體無完膚。詹佳達提到,透過研究65歲以上自殺企圖者的自殺傾向,發現身體病痛為主因,且占比會隨年齡漸長,向上攀升。 

詹佳達指出,回溯這群老年自殺身亡者前一年的疾病診斷,各器官及系統疾病比例高得驚人。「人際關係可以修復,但對於年長者而言,身體壞了就是那樣,無法挽回。」詹佳達說,多數長者患有慢性疾病,甚至癌症,導致失能、無法自理的狀態出現,進而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大幅降低生存慾望,增加自殺風險。

長者因身體退化,精神不振、慢性病等問題上身,嚴重者僅能臥床,難以自由行走。 攝影/吳幸芳

老年憂鬱盛行 失落惆悵釀憾事

除久病厭世,憂鬱傾向亦為影響自殺生成的重要因素。由於長者身體疾患、人際失和或獨居及單身狀態,導致長者產生負面情緒,久而久之便釀成憂鬱症。臺灣老年族群的高自殺率,反映老年憂鬱盛行率極高,國家衛生研究院於9月13日發表研究《 高齡憂鬱症照護的瓶頸》 中顯示,老年憂鬱症盛行率為16.1%,大約每六位長者即有一位患憂鬱症。 

「長輩會有許多慢性疾病,還有人生的失落,他覺得活著沒什麼意義,簡單而言就是,生命已經走到最後了,有些人真的覺得想要提前結束生命。」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家銘分析, 個人具備生產力與否,為現代社會的價值決定指標,然而許多長者處於退休狀態,在缺乏動力驅使的情況下,生活毫無目標可言。加上各類疾病折磨,變相地遭社會孤立,排擠於外。部份長者認為,提前結束生命對於他們而言,反倒成為一種解脫。 

「我兒子都不理我,好想要像茉莉(跳樓身亡的影視角色)一樣跳樓算了。」詹佳達分享到,過去有位女性老年憂鬱症病患,由於成長階段沒有健全的親子互動,導致她往後的人生對於人際互動都較敏感。一旦兒子工作繁忙較少慰問家中時,她便因心寒而產生自殺念頭,最終一躍而下結束生命。 

長者時常懷疑自身價值,在社交不足的情況下,憂鬱症總會找上門。攝影/胡玟惠

汙名化、病徵模糊 老年憂鬱僅成就醫

即使憂鬱症為多數長者自殺的原因,但「有病需治療」的觀念卻鮮少落實在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據《 高齡憂鬱症照護的瓶頸》,所有老年憂鬱症患者中,雖有八成長者認為就醫極為便利,卻僅有兩成願意前往精神科就醫,其餘老年憂鬱症患者皆隱藏於社區或療養院中,尚未獲得妥善治療。

由於長者生於精神醫療尚未普及的年代,在衛生教育不成熟的背景下,對於憂鬱症的病識感往往比現代年輕人低落。「當時求助精神科的病患多為重症,導致長者認為只有精神錯亂、言行失控的人才需要去精神科。」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中心副研究員吳其炘表示,精神疾病百百種,長者卻會誤將憂鬱症與其他較嚴重的精神疾病畫上等號,進而排斥就醫。

「莫烏白講!我又不是痟欸,幹嘛要去精神科?」吳其炘分享曾有長輩因過度排斥就醫,一路疑神疑鬼,家屬只好事先要求精神科醫師隱藏身分。「醫師會先問病患哪裡不舒服,對方若說沒胃口、吃不下,那精神科醫師就成胃科醫師。久而久之,病患發現病痛得以獲解,就會開始透露一些心理上的壓力。」與憂鬱症長者建立起共信關係,進而改善其心理問題,為診間常有的應對方式。

對精神科退避三舍並非只發生於長者身上,台灣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周矢綾觀察,許多5、60歲長者替8、90歲的爸媽做決策:「蛤?精神科喔?可以看家醫科就好嗎?」不少家屬擔心自家長者成為他人茶餘飯後話題,極力躲避精神科,使家屬也成了就醫阻力 。

由於對憂鬱症的不了解,許多長者排斥前往精神科就醫。攝影/胡玟惠

除了對憂鬱症認知不足及汙名化,因心理疾病常以體化症 、慢性疲勞等外顯病徵展現,與長輩淺眠、身體痠痛、久臥少動等老化現象重疊,導致在長者無法辨識情緒的情況下,照顧者與長輩本身皆難以察覺確診憂鬱症的可能性。

「其實連我們都很難分辨是否為老年憂鬱症,有時候還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沒發現長輩生病。」周矢綾透露,由於老年憂鬱症常併發於其他疾病,因此在巡查時,總會透過睡眠、飲食、排泄、生命徵象及心情檢視長者身心狀態,就算僅有一項未達標,也會觸動護理師的警鈴。

認知不足與病徵模糊替老年憂鬱症患者與精神門診之間築起一道牆,如何打破高牆提高就醫率,為未來超高齡社會照顧者面臨的考驗。

  • 體化症:體化症是指心理的問題反映到人體上,產生各種症狀,這些生理症狀卻找不到確切的病因,體化症又可分成慮病症、心因性疼痛以及轉化症。

資料來源/康健知識庫

 

老人憂鬱症因病徵不明顯,導致照護者也難以察覺確診。攝影/胡玟惠

延續銀髮勞動力 重建長者生活重心

「曾有一個病患,就診時的狀況有失眠、疲勞,並且出現憂鬱、焦慮等症狀長達一年」,楊聰才診所-心理衛教中心院長楊聰財憶起曾經接觸過的一位長者。他是退休兩年的前公務人員,當時因為職場壓力很大,一心想著早點退休,四處遊山玩水,沒想到半年後,玩遍一圈的他頓時百無聊賴,生活毫無重心與目標。屋漏偏逢連夜雨,股票投資失利就這樣成為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時這位長者被診斷出廣泛性焦慮症、憂鬱症,合併自律神經失調,除了立即給予相對應的藥物治療之外,楊聰財也一直宣導「非藥物處方」,建議他多找點事做、尋找興趣,進而重新建立生活重心。「身心是相互影響的」,楊聰財強調,同時進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家庭協談可事半功倍,早日完成療程。透過多管齊下的治療,這位長者的狀況很快就好了起來,後續追蹤表現也很穩定,算是十分成功的個案。

憂鬱症不僅依靠藥物治療,多運動及開發興趣亦為有效療法。攝影/吳幸芳

「退而不休」是楊聰財希望傳達給長者的一個觀念,而民間就有人將這個概念發揚光大,他是社會企業「搖滾爺奶」的創辦人,江湖人稱「巧克力老師」的林宗憲。

搖滾爺奶以「說書戰隊」聞名,由一群經過說書培訓的長者所組成,除了活化銀髮族勞動力,林宗憲透過繪本,帶領長者面對喪偶、罹病等隨者「變老」而逐漸會面臨到的議題,讓長者重新與這個社會連結,實現高齡族群的再教育。

「我原本以為老了只能這樣,但沒想到原來老了其實還可以做很多事」,這是學員們給林宗憲的回饋,在經歷過繪本的洗禮後,林宗憲發現他在長者們身上看到蛻變。一位患有先天軟骨發育不全(侏儒症)的「小巨人奶奶」,即使已經到了能含飴弄孫的年紀,還是對自己非常沒自信,但自從開始說故事後,他得到許多正向的回饋,甚至成為許多單位的御用講師,就此開啟了他的第三人生。

搖滾爺奶的學員透過到處演書,重拾生命的價值。照片提供/林宗憲

面對未來的超高齡化社會,除了照顧者須提高警覺,長者本身也應對自己的身心狀況有更高的自我覺察。年齡必然使身體機能退化,但只要保持心理年輕,維持生活重心,自身價值就不會因年紀而消亡。

 

小世界周報提醒您,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如有需要可聯繫以下單位:

  • 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0800-788-995
  •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 張老師專線:1980
  • 警政署關老師愛心服務專線及信箱:0800-615-885(幫幫我)/ npa885@npa.gov.tw

 

延伸閱讀:

面對高齡社會問題 銀髮族的身心調適

社區長照咖啡館 打造銀髮族第二個家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