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冠肺炎專區

新冠疫情壟罩下 誰是隱形受害者?

記者 林靜、劉冠琪、黃翎妍/採訪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壟罩下的2021年,不斷更新的確診數字及死亡人數,是各國關注的焦點,而無止盡的病毒資訊,使人們時時處於警戒狀態。防疫有成的台灣,各項政策、措施大多宣布即時且正確,但對於在國外工作或求學的台灣民眾來說,內心的恐懼以及被疫情吞噬的心理健康,似乎是被政府忽視的一環。

疫情影響深遠 生活大改變

在加拿大居住兩年的Cameila,第一年是Working Holiday,在連鎖二手店工作一年後,因簽證到期,想要繼續留在加拿大工作又必須持有畢業後的工作簽證(PGWP),報名當地大學也需要達到一定門檻的雅思成績,因此,Cameila於2020年初進入語言學校成為國際學生。

同年三月,加拿大總理妻子蘇菲.杜魯道確診,政府隨即宣布封城,出門目的只能是買藥或買菜。Cameila居住於安大略省首府、也是加拿大的最大城市多倫多,安大略省政府將每人社交人數限制為十人,包含家中住的人及外出見的友人。

Cameila回想當時疫情爆發,感到相當恐懼。

「當時真是焦慮到極點了!」Cameila說明,控制十人社交圈並不容易,除了封閉的社交環境,她選擇留在加拿大是為了準備雅思考試,但線上上課的成效不彰,高昂的國際學費顯得相當不划算。Cameila考慮是否繼續待在加拿大,在疫情威脅及未來規劃間互相拉扯,對她而言很是掙扎。

原先人潮眾多的多倫多市中心最大購物中心Eaton Centre,封城後空無一人。 照片提供/Cameila

缺乏社交生活 返台進行調適

Cameila與家人討論後,決定於2020年底回台,此時台灣政府發布「秋冬防疫專案」,要求旅客登機前須出示3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報告,Cameila表示:「很錯愕!」她解釋,加拿大的行政或醫療辦事效率不高,當時將工作簽證轉為學習簽證就花了150天,因此對於登機前三天拿到檢測報告很沒信心,她認為:「有一種被自己國家拋棄的感覺!」

所幸龐大的檢測需求加速加拿大的檢疫速度,但抵台後的Cameila仍需花時間適應語言、文化及氣候的不同。就算經歷了兩周隔離,Cameila表示自己仍不敢出門,也不太與朋友見面。

加拿大政府規定人與人須保持兩公尺社交距離。 照片提供/Cameila

「沒想到現在回想起當時,那份恐懼感還是存在!」Cameila哽咽地說,在加拿大,疫情對人們心理的影響可說是台灣的百倍至千倍。長時間與自己獨處,缺乏社交生活,Cameila在加拿大的許多台灣友人,都因承受不了孤獨而提早返台,Cameila則自己在家中面臨了精神潰堤。

疫情影響心理 恢復恐需時間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心理學系對有隔離經驗的民眾進行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及封城與隔離政策,皆帶給人們心理負面影響。由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太高,或是面對失業問題,使人們易感到焦慮、憂鬱。此研究主要博士漢娜.瑞蒂(Hannah Rettie)指出,政府應為受疫情影響心理健康的民眾制定政策,給予額外照顧與精神支持,並幫助民眾建立正面心態。

人類若承受長期孤獨,易出現憂鬱情形。 攝影/劉冠琪

已返台四個月的Cameila表示,自己已慢慢適應回台灣環境,靠著與人們接觸來忘記疫情帶來的憂慮與困擾。對於疫情仍嚴峻的安大略省,Cameila目前沒有回加拿大的規劃,打算在台灣就業,重新經營生活。

後疫情時期 對全球帶來的改變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後,恐懼籠罩著全球各地,病毒傳染不分窮人富人,全球經濟發展景氣一度大幅衰退,然而,元智大學才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對於景氣前景並不悲觀,但卻相當擔憂台灣國內的貧富差距會因此拉大。

疫情爆發後,受到最大衝擊的,就是以實體店面為主的行業,如零售、旅遊、餐廳等,百姓若關在家不出門消費,店家該如何營利?不過事情總是一體兩面,市場上有贏家就有輸家,疫情促使網路發展更加迅速,開會模式甚至學校課程多改以線上開會、教學,遠距模式勢必已成為新時代的必備工具。

疫情使人類減少見面接觸,遠距交流方式成主體。 攝影/林靜

因疫情受惠的相關產業如製作視訊鏡頭、電玩、外送業者都獲利不少,吳相勳認為這就是人類行為的改變,從而發展出對產業帶來的變化。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慈善救援組織樂施會(Oxfam)定期發布的《世界不平等報告》中提到,隨著疫情的擴張,全球極度貧窮者的數量就增加了2至5億人,百工百業都受到很大的衝擊,高資產族群雖然也難以倖免,卻只需花上9個月時間,就能將自身資產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然而,相較貧窮的族群得花上10年,才能讓生活回歸正軌。

後疫情時代民眾消費減少,外送業反而突軍而起。 攝影/黃翎妍

吳相勳認為,本身就屬於經濟弱勢,又因為疫情而失去工作的這些人,如果政府不介入,他們的家庭就會陷入困境,甚至生存受到威脅。除了政府在稅制和社會福利上應給予適當補助、提出紓困救急政策之外,公司及教育體制也應互相配合,基層員工得適時進修培訓,增加競爭力、提升不可取代性。

美國疫情下 生活、經濟改變大?

美國疫情下的危機意識如何?在美國芝加哥讀大學的錢韋蓁表示,最後一次上課是2020年3月初,疫情剛爆發,上課人數還有100多人時,有人假咳嗽表示被傳染,全班包括教授哄堂大笑的情形,讓她覺得美國人相較亞洲人比較沒有危機意識。而在課程改線上後,為了減少出門,與友人去超市囤貨時,發現去囤貨、戴口罩、買口罩的只有亞洲人。

台灣於2020年12月,強制規定超市等消費場所需戴口罩。 攝影/林靜

錢韋蓁與母親聯繫後決定返台,徹夜打包行李和搶機票,16小時在機上因防護衣短缺,只好穿著雨衣、戴手套、兩層口罩,連廁所都無法上,返台路程緊迫,返家後因不安心,自主隔離一個月才步出家門。

在美國德州,以體保生身分讀大學的陳觀宇,在2020年3月中至12月因疫情返台,他表示,大家危機意識不重,加上美國人口多、隔離只是口頭上告知;相較台灣,以手機追蹤需要隔離的民眾,而政府積極防範,民眾配合度高,因此在台灣相對安心。

對於線上課程,陳觀宇表示,在台灣因時差影響生活很大,半夜必須起來考試。經濟上,體保生的他說:「我們算是職業學生,比賽被取消就代表沒有工作」,而他身邊友人,家裡從事貿易外銷到歐洲,也因疫情關係無法運送、生產,經濟損失慘重。

「在德州抱著未知的恐懼」,陳觀宇說,在德州感受不到因確診人數攀升帶來的緊張感,但看見許多不好的報導,很是不安。他表示,近期德州發布不用再戴口罩,雖然學校還是有規範,但疫情風波還沒落幕前,發布此消息風險很大,可能會造成更多傳染,他同時也希望疫情早點結束,讓生活得以恢復正常。

 

延伸閱讀:

過不一樣的年 後疫情時代消費習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