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說唱藝術文化 陶冶孩童性情

記者 簡靖渝、王晨芝/採訪報導

創立於民國74年的說唱藝術團迄今已有39年的歷史,足跡遍布國內外,除了最受歡迎的相聲之外,也擁有數來寶、竹板快書、鐵板快書、八角鼓、雙黃、拉洋片、手語歌等多元藝術文化課程。任教於說唱藝術團的老師葛亞芹希望,來學習傳統文化課程的孩童,可以透過傳統藝術的薰陶,讓孩子們懂得禮貌、孝順、彼此尊重,加深文化認知外,也使他們不會走偏。

學童敲打樂器學習新曲目。攝影/簡靖渝

學習傳統說唱文化的優勢在於讓孩童了解台灣在地傳統文化藝術,也能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提升學童適應陌生環境的速度,有助於培養孩子們的社交能力。

葛亞芹笑說,在她的教學生涯中,最害怕她在台下當觀眾時,台上的學生忘詞,因為她會緊張無法給予幫助。同時,這也考驗孩子們的臨場應變能力,觀眾給予的掌聲更是對學生們最大的鼓舞。

團長王振全帶領學生上台實做。攝影/簡靖渝

除了大家所熟悉的相聲以外,葛亞芹提到藝術團推廣多元學習,其中她最印象深刻的是去到親子劇場,配合母親節使用手語表演「世上只有媽媽好」時,台下觀眾席的媽媽們都在擦拭眼淚,葛亞芹說到發展手語課的目的希望孩子能與觀眾互動,表達祝福也送上感謝。

手語歌教學。攝影/簡靖渝

說唱藝術團的學徒遍布全國,39年來培養不少說唱藝術新星,團隊能順利進行,不能缺少重要的幕後推手、被譽為「台灣新相聲之父」的團長王振全,他謙虛的說,自己很幸運比別人清楚知道祖先流傳下來的文化精髓與精萃,可惜的是國家並沒有重視傳統藝術文化的發展,所以王振全號召所有喜愛傳統文化藝術的志同道友們,樂此不疲地推廣。

王振全強調,傳統相聲文化大多來自於中國北方,相較於台灣語言是相對有距離的,為了突破此瓶頸,他也開始思考如何與台灣在地語言結合。王振全提到在教學過程中,若學生在哪些語言上發揮好,就會編制一套屬於該語言的表演,不拘束使用傳統方式,結合台灣本土元素。

除了傳承文化藝術,王振全也希望透過傳統藝術的精髓能讓孩子們建立對於自身身教的要求,讓他們知道傳統文化,有相當的不朽精髓,有它不朽價值,用它可以修身,也可以養性,然後將傳統美德繼續延續下去。

學生穿著傳統服飾馬褂互相練習切磋。攝影/簡靖渝

 

延伸閱讀:

戲說人生 操偶師林志豪的絕「袋」風華

京劇文化的流轉

台北靈安社創社150周年 北管子弟傳承戲曲藝術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