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即時警報系統 爭取災害應變時間

記者 蔡銍湣、高貫軒/採訪報導

刺耳的地震警報聲擾人清夢,接著感受到明顯搖晃,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這樣的情況相當常見,民眾都已經習以為常。但在經歷過921大地震、台南震災、花蓮震災的民眾心中,恐懼的程度從來不曾離去。

中央氣象局的地震警報系統2016年上路,就是為了爭取地震前幾秒鐘的時間,發生地震時高鐵、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可以減速避免翻覆的意外,核電廠也能及時關閉較危險的設備,達到減災的效果。

中央氣象局的地震警報發布牆,可以隨時觀看地震資訊與警報發布狀況。攝影/蔡銍湣

至於民眾平常收到的手機警報,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課長陳達毅表示,地震波是每秒3.5公里的S波造成災害,發生之後平均有1015秒的時間,所以在35公里範圍以外,地震波還沒到之前就可以收到警報訊息。

陳達毅說,手機警報上路初期確常發生民眾收不到警報的狀況,但都已逐步改善。而2月初發生警報在凌晨連響的事件,他解釋這是因為系統重複解讀修正資料的關係,導致警報重複更新震度資訊,產生民眾收到十幾封警報的現象,目前已經改善系統,這樣的情況應該不會再度發生。

另外,警報發布的標準為地震規模5.0以上,預估震度達四級才會發布,如果預估震度不準確,或是民眾離震央太近,也會發生感受到搖晃卻沒收到警報的狀況。

地震警報分為一般民眾、應用單位、個人用戶等對象發布。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製圖/張祐瑜

陳達毅認為,台灣的地震預警科技在世界上算是相當不錯,也會繼續針對不足之處做改善。他呼籲,民眾平常一定要保持警覺,提升防災意識,牢記「趴下、掩護、穩住」三步驟,並熟悉自己生活環境的逃生避難空間,地震警報響起時才能利用黃金時間應變,將災害降到最低,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民眾應隨時觀察環境中的逃生動線,預防災害來臨。攝影/高貫軒
平常應牢記防護三步驟,收到地震警報後,應立即趴下、掩護、穩住。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製圖/張祐瑜

 

延伸閱讀:

地震預警系統上線 爭取黃金十秒鐘

地震來躲哪裡 民眾霧煞煞 – 2139期

重返九二一-打開時光膠囊,我們還記得什麼?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