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看見 創造台灣當代馬戲團

記者 朱家郁、梁愛群/採訪報導

頂著紅白妝容,身穿五彩繽紛服裝,總能在馬戲團看見小丑身影,他們拋著各種顏色的圈環,用不同的花招特技來吸引觀眾的目光,他們每一次的表演都是希望帶給觀眾無限歡樂,但是你知道屬於台灣的馬戲到底是長什麼樣子嗎?

雙手來回拋著色彩繽紛的球,是小丑的拿手絕活。攝影/梁愛群

昔日馬戲團不再 「新馬戲」的出現

聽到馬戲團,就會讓人聯想到有大象、老虎等的動物表演,但由於人們對於動物保護的意識漸漸崛起,為防止動物在訓練時受到不必要虐待, 2009年玻利維亞國會通過馬戲團禁用動物法案,明言馬戲團使用動物是構成虐待行為,同時對違法者處以罰鍰。 玻利維亞更率先成為第一個馬戲團禁用動物的國家, 其後英國、新加坡等國家亦有採用類似措施。

《台灣動物保護法》 第 6-1 條

  • 任何人不得以動物進行展演。但申請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許可,或屬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免經許可之展演動物類型、條件、方式或場所者,不在此限。
  • 展演動物者應具備適當設施、專任人員、向主管機關申報展演動物相關資訊並接受主管機關之評鑑。評鑑不合格者,主管機關應令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主管機關得廢止其許可。

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

世界馬戲取消動物演出後, 人們慢慢找到馬戲的新方向—「新馬戲」。新馬戲著重在人的演出, 擁有不同專長的特技演員需要經過長時間訓練高難度的特技,如大環、高空雜耍、立方體、 獨輪車、 雙人疊羅漢等。

大環特技演員必須與鐵環融為一體,克服旋轉時的離心力,需要強壯且柔軟的身體才能控制大環轉動;而獨輪車需要演員不斷踩動腳踏, 前後擺動以保持平衡,有些會透過獨輪車疊加其他特技以作變化,如在獨輪車上拋瓶子或拋圈環。 演員必須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大量時間投入,才能確保不會出差錯,經由精湛的技術來演繹屬於他們自身的特技表演。

大環特技演員與鐵環融為一體,需克服旋轉時的離心力。 攝影/梁愛群
獨輪車需要演員不斷踩動腳踏, 前後擺動以保持平衡,疊加其他特技以作變化。 攝影/梁愛群

服裝道具舞台巨細無遺 一切精心打造

每次表演主題跟角色分配上的不同,團員身上的服飾也較難在市面上找到合適的。從設計、採購布料,到縫製衣服,大部分都是由自己的團隊所一手包辦。演員每次演出前需要花上大量時間去上妝,異於電影裏塑造小丑的詭譎,不同的妝容亦有著不一樣的用意,像是白臉小丑是用來凸顯表情,而白臉妝容加上淚珠則代表傷心小丑。

演員每次演出前都需花上時間親自進行上妝。 攝影/梁愛群

為了更接近現場演出, 福爾摩沙馬戲團FOCA 物色了好幾次練習場地, 但之後都認為不太適合馬戲練習,最終決定把接近兩層高的鐵皮屋打造成練習場地, 更適合練習高空翻滾、雜耍等高難度表演。 為了打造合適的舞台, 他們甚至把龐大的貨櫃重新整修、上油漆, 每一個演出的細節都經過他們精心準備、巨細無遺。

接近兩層高的鐵皮屋打造成練習場地,團隊為了舞台效果,親自把貨櫃重新整修、上油漆。 攝影/朱家郁

當代馬戲跨領域創作 特技員背後歷經辛酸

新馬戲經過不停的表演、反覆的思考後,慢慢跳脫新馬戲的模式,近年自身演變一種接近藝術、文化、風俗的一種表演, 嘗試跨領域地去創作屬於這個世代的馬戲。

融合不同的表演型態, 從新馬戲演變成為「當代馬戲」。當代馬戲以「藝術概念」來進行,透過音樂、舞蹈、戲劇等合適的形式,靠著不同專長演員的肢體語言來演繹特定的「概念」。這講求團員們之間的默契,因為創作概念與演員環環相扣,每一個演員的一個動作、一個姿態,都是藝術創作的一部分。

當代馬戲能跨領域形式演出,話劇與特技等表演形式,具有趣味性。 攝影/梁愛群
當代馬戲講求身體與技藝合一,動作連扣主題概念。 攝影/梁愛群

如今各個身懷絕技的團員都曾經過不懈的努力才能站上這舞台,過去的他們也有過自我否定。歡樂聯盟馬戲團的成員分享,以前對於前途無所適從,曾經想過要放棄、想要從戲曲班退學,卻一次一次的因為觀眾的笑容和台上的成就感而堅持並留下。

歡樂聯盟團長社偉誠。攝影/梁愛群

歡樂聯盟團長社偉誠從10歲就進入臺灣戲曲學院,但因為身材高瘦、學習動作較同儕慢,過去在戲曲班感到壓力且不愉快,也質疑過自己「表演能一輩子嗎?」,但仍然喜歡在舞台上的掌聲,終決定畢業後另僻出路,創立主打親子小丑的歡樂聯盟,更在2017年奪下世界小丑冠軍。

「帶給人們快樂是一門高貴的藝術」—《大娛樂家》 

歡樂聯盟以親子小丑為主,小丑發放氣球哄得現場大小觀眾開心大笑。 攝影/朱家郁
特技員與現場觀眾互動,雙人疊羅漢不只要良好的平衡力,也需要兩人的默契。 攝影/朱家郁

擅長倒立和舞蹈的福爾摩沙馬戲團團員徐岳緯認為,台灣當代馬戲表演是希望透過表演來傳遞特定信息給歡眾,屬於這個世代的文化。「每個人對生活或事都有一些想法告訴給觀眾,(我會想)找到我該怎樣去傳遞信息,嘗試用我的身體創造,去做作品來給觀眾。」徐岳緯說道。

台灣當代馬戲價值 思考傳統馬戲與現代文化
福爾摩沙馬戲團員徐岳緯。照片來源/受訪者

現今沒有了動物的新馬戲,發展成融合不同文化、表演形態的當代馬戲。台灣的馬戲藝術把中國雜技的技巧、現代馬戲、新馬戲的創新,結合當代馬戲的美學與精神,在舞台上展現出來。福爾摩沙馬戲團不但是第一個登上愛丁堡藝穗節和外亞維儂藝術節的馬戲團,也是首個進行海外巡迴的台灣馬戲團。

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照片來源/受訪者

為指標的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表示,「這不是(靠著)浪漫的心就能達到(目標),是需要一步步挑戰自己」,他們也不斷的思考著他們的定位,一步一步往目標前進,希望找到屬於台灣當代馬戲的價值與延續。 

從動物馬戲到當代馬戲,世界馬戲歷經數次轉變,台上的馬戲演員總是帶著歡笑,用盡一切招數只為搏得觀眾一笑,但卻無人知曉他們背後流了多少辛酸淚水。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他們需要鑽研不同的技藝,找到自己適合的特技,付上多少努力才能站上華麗的舞台。不止於此,他們不是以娛樂觀眾為最終目標,而是希望能在演出中跳脫傳統,找到自己的定位,編織屬於自己、屬於台灣的馬戲表演。

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之結合演出,現存馬戲團亦尋找著屬於台灣馬戲的價值。 攝影/梁愛群

延伸閱讀:

柬埔寨禁騎象 展演動物不再落淚

動物園設立與否各有利弊 動物權意識上升

【豬公祭祀2】打破傳統與動保的對峙 環保豬取代動物豬

Posts created 10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