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焦點

手工蒸籠老店 編織百年傳承

記者 林怡均、黃瑞雯/採訪報導

推車上一籠籠的蒸點讓人看了食指大動,在港式飲茶文化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蒸籠,劣質的蒸籠容易散開或縫隙過小以致於水蒸氣無法滲透食物,無法蒸熟餐點,所以蒸籠的品質及耐用程度都是港點師傅考量採用的一大因素。

使用蒸籠烹飪的港式點心。攝影/林怡均

在車水馬龍的萬華區中,有間小小的店面隱身在巷子中,這裡是至今傳承了四代的富山蒸籠店,現年93歲的第二代繼承人蕭生育談起當年的蒸籠店的榮景,眼神透露出興奮之情。

蕭生育說:「民國35年剛接手時沒什麼客人,直到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後,生意逐漸轉好供不應求,進而到大陸福建設廠,聘請了三百多名師傅,巔峰時期一天最多能產出上千個手工蒸籠。」

蒸籠店內一景。攝影/林怡均

後來接手的蕭生育兒子蕭順焜則說:「能想到的飯店、飲茶店幾乎都是用他們家的蒸龍,都是手工製作的,會用到機器的步驟只有要將竹子拋光、磨亮,光是磨竹子就要請好幾十個師傅。」

但碰到大陸低價的蒸籠及其他較便宜的碗盤陸續出現銷至台灣,富山蒸籠也躲不過這波衝擊,蕭順焜認為:「雖然便宜,但品質不好所以價格能夠壓低,不過大眾還是要用好的東西,因為這樣保固會比較長而且比較耐用。」

富山蒸籠的老顧客也是知名飲茶的師傅楊先生表示:「他們家的蒸籠品質算還不錯,也算耐用。他們現在材質有分竹子跟木頭,竹子比較有韌性,所以後來多選用竹製蒸籠。」

手工蒸籠的品質雖好但因經濟不景氣而流失了很多老客戶,身為第四代長孫蕭大為提出老店因應的方法:「像我們傳統行業,舊客戶出走的時候需要盡能力去,打通電話去關心他們,新客戶方面則是希望網路曝光度能多一點。」新科技舊傳統結合,目的就是不要讓老手藝成為夕陽產業,繼續傳承老價值、老味道。

富山第二代繼承人蕭生育,製作直徑150公分的蒸籠。攝影/林怡均

 

延伸閱讀:

手工藍染復生機 三峽子弟共傳承

面臨少紙化 傳統工廠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