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力園助弱勢兒少 探索人生築夢飛翔

記者 吳秉霖、王唯安、林映彤/採訪報導

當前社會結構已然改變,高壓競爭環境下,兒少問題愈發獲得重視。新北市少年培力園長期關注弱勢青少年,深入關懷並提供培力發展、專業諮商輔導,引領孩子們不再誤入歧途走上正軌。專家指出,家庭支持影響兒少成長階段甚鉅,彰顯強化孩子與家庭間情感連結之重要性,透過社福機構,不僅讓迷途的孩子能回歸家庭,更能找到自我價值。

逆境少年第二個家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更生少年關懷協會辦理的新北市少年培力園,成立至今已逾九年,服務對象為一般青少年。培力園主任莊宛蒨表示,儘管這些孩子們外表看不出什麼問題,但他們內心可能正面臨課業、情感、內心受創甚至是家庭關係的困境與瓶頸,惟不足以達到通報的程度,園方正是希望透過關懷,陪伴這群少年少女們度過難關。

培力園成立的理念宗旨。攝影/林映彤

談及成立培力園最大的契機,莊宛蒨分享,過去曾在教會工作,與青少年相處時間豐富,但她真正想做的事情是「助人」,園方也從草創時期逐漸累積經驗與成果,如今成為孩子們的避風港。

莊宛蒨表示,儘管孩子們學校畢業準備踏入職場,但可能仍對未來人生方向感到迷惘,因此現階段園方服務對象已將年齡調升至24歲,透過開設各式培力課程和就業培訓,提供青少年學習一技之長的機會,助他們融入社會,從經驗中找尋自己的方向,亦能獲得成就感、累積信心。不過,她也強調,「培力」是一段具挑戰性的長期歷程,盼青少年能建立自信、學習技能,最終具備獨立批判思考能力。

培力園每週開設的諮商課程。 攝影/王唯安

此外,莊宛蒨直言,現在少子化問題嚴重,面臨到斷層的問題,為改善此現況,便進入校園做高關懷班級;談到經費問題,公辦民營的機構,補助並不會隨著物價上漲、成本波動、人員增加而變多,扣掉補助經費,其餘部分皆須自籌,如透過企劃對外募款尋求贊助,或帶領青少年外出跑餐車販售食品,藉以補貼園內運作開支。

專業輔導 溫暖陪伴

莊宛蒨說,輔導青少年的過程,須「治標也要治本」,不僅要解決少年的煩惱,疏離的親子關係往往也易成為青少年行為偏差之原因,因此園方亦深入家庭工作,改善親子關係。台灣兒童少年希望協會社工張立遠表示,青春期階段的孩子較容易與父母產生隔閡,他會教導孩子們嘗試著站在父母的立場換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辛苦與不易。

張立遠坦言,對於弱勢孩子們而言,最缺乏的便是陪伴與關注,社工們需要給予孩子們安全感和耐心傾聽,並藉由聊天的方式讓他們得以敞開心扉訴說煩惱,並從中導正錯誤觀念,學習生活中待人處事的道理。

社工的角色不同於學校老師,張立遠說,除了教孩子錯誤的行為不能再犯,社工們亦會了解孩子們「明知故犯」的原因,知其動機才能從根本導正錯誤行為,而非犯了錯便處罰。

輔仁大學社工系教授劉燕萍表示,對於弱勢兒少而言,他們經常要被動接受生活環境帶來的壓力,如不良的家庭關係、生活上資源不足,若持續身處這些困境而無及早被發現,便容易導致心理健康層面受影響。從政府端來看,她指出後續會需要投入更多資源與服務,造成負面社會成本增加,因此社福機構的及早介入非常關鍵,亦確實能減少兒少觸法的發生率。

開設多元課程 建立自我認同

莊宛蒨表示,園內養貓或許能增添溫馨感,發現孩子們也願意照顧,因而園方收養的三隻流浪貓逐漸成為青少年的好朋友,以貓為名的行動雞蛋糕餐車「貓培你飛」於焉誕生,其含意即在於讓貓咪陪伴青少年一起飛翔。

在培力園收養的貓咪陪伴少年學習生命教育、學習愛與被愛。攝影/林映彤

另一方面,此計畫構想也試圖讓高風險、經濟弱勢的青少年,透過販售雞蛋糕增加收入來源,同時習得烘焙技術。學員張世旻曾參與其中,隔代教養家庭長大的他,因經濟狀況不佳,須靠自己打工方能有穩定收入,他表示,透過此計畫,不僅能學習烘培技術,亦能訓練臨機應變的能力與職場上的人際關係。

在青少年探索的過程中,可逐漸讓他們更加了解自己,進而放下過去黑暗經歷,找尋自我存在的價值,重新接軌社會。莊宛蒨表示,很多服務都是從「我願意做」的概念開始,例如淨灘。園方認養位於貢寮的某處沙灘,活動已持續三年,認養乃讓青少年對身處環境建立責任感與歸屬感,更為環境保護共盡一份心力,維繫情感關係的連結。

園方帶領青少年至所認養的貢寮沙探進行淨灘活動。照片提供/新北市少年培力園

透過參與活動思考興趣所在,期許自我成為一個心態開放、敢於嘗試的人,張世旻分享,在高中那段懵懂時期接觸到這個園地,才使自己沒有走上偏路,從培力課程學習到人際關係、情緒調節,進而得到啟發,在大學時期選擇社工系,希望未來能運用自身經驗在兒少領域發展,幫助更多逆境青少年。他也鼓勵正在迷惘的同儕們多看看、多接觸外面的世界,不要設限在情緒裡或是有限的空間,青少年階段是探索的時期,唯有抱持敞開態度,才能在知識與技術的學習上有所成長。

綿密社會網絡 彌補家庭功能

劉燕萍指出,家庭支持是影響兒少最關鍵的原因,隨著年紀增長,他們會逐漸重視自己社會關係的發展,如果政府或社福單位在適當時機介入,針對困難給予幫助,將會減少他們所受到的家庭壓力、摩擦產生之隔閡,以及其他負面影響。

張立遠觀察,現在很多家庭做不到花時間陪伴孩子,導致家庭功能不彰,期間衝突亦可能衍生負面問題,便直接推給協會或學校,孩子們會覺得自己不受他人重視,因此可能接觸不良管道,走向歪路。他強調,孩子們的內心實際上是渴望被理解與傾聽的,當有人能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自然會慢慢變好,因此家庭對於孩子們來說,不僅是最基本的生存單位,亦是最後一道防線。

張立遠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會圍繞在家庭、學校和協會等三個環境中,當遇到家長決心斷絕與協會的溝通,此時社工將主動與學校聯繫,讓校方知道孩子的情況,請學校老師更密切關注,每個環節都須緊密合作,環環相扣形成一個接住逆境青少年們的安全網絡。

「孩子們很容易卸下心防,願意接受我們給他們的想法。」張立遠表示,協會專注於幫助弱勢家庭的孩子,在成長過程面臨的現實、心靈漏洞,不僅包含課後作業輔導,也教導孩子們了解待人處事道理,讓他們在缺乏家庭照顧之際,仍能透過協會去摸索自己的價值觀。

培力園提供的五大服務。製圖/林映彤

 

延伸閱讀
曝險少年返校藏隱患 關係轉銜不漏接

戲劇幫助「風箏少年」找到屬於自己的航向

Posts created 3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