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宣傳不足 學生參與社團意願低落

記者 陳彥霖、史平旭、湯紫怡/採訪報導

適性學習、多元教育乃108課綱主要核心,惟其建立學習歷程檔案之執行,至今仍存在爭議﹐更因宣導成效不彰﹐因而誤解其宗旨與目的。此外﹐為建立多元學習環境﹐教師工作量陡然增加,造成備課困難﹐致使學生難以得到完善的學習內容。復以時空環境轉變﹐學生不再侷限傳統社交方式﹐社團活動參與程度大幅下降﹐亦導致學生易錯失學習與生活相互結合的契機﹐有違新課綱精神。 專家建議﹐應不斷地推動教育制度改革、即時更新教育方案﹐才能徹底改善台灣教育環境。 

高中生準備學習歷程檔案需要做許多準備,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攝影/陳彥霖

學習歷程 旁人代筆 

108課綱在2019年9月正式上路﹐新課綱以核心素養為主軸﹐並提出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等目標。平鎮高中公民老師黃培維說明﹐新課綱減少必修課及學科知識﹐期望學生在選修課或課後自主學習﹐探索自身的興趣﹐同時整合不同領域的資訊及專業﹐讓學生適性發展﹐找尋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 

學習歷程檔案乃因應108課綱推出的重點項目﹐記錄學生在高中三年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取代舊課綱的備審資料﹐學習歷程從高一就開始製作﹐多元表現則是最能展現個人能力的部分﹐學生可撰寫社團經歷、參與營隊、校內外競賽等內容。 

參加社團活動能學習課本內學不到的事。攝影/陳彥霖

前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林崇熙表示﹐若成功進入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時﹐學習歷程佔申請入學成績50%的分數﹐佔比過重的問題導致學生花錢請他人代做或參加昂貴營隊。他也坦言﹐過往花錢補習、請家教﹐早已是學生及家長的常態﹐目前學習歷程佔升學成績的一半﹐砸錢參加營隊或請他人代寫等情況勢必難以避免。

參與活動 誘因下降

社團的沒落不僅肇因於對新課綱了解不夠深入﹐黃培維表示﹐新課綱造成學生課後事務增加﹐例如:小論文撰寫、探究課程實作練習、課堂報告的準備等﹐皆須耗費學生許多課後時間﹐因此學生開始減少參加需要耗費課餘時間的社團。他認為,現今科技發達﹐學生的課後活動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手機的普遍性讓學生在課後仍擁有娛樂﹐使參與社團活動不再是學生首選。 

高中生的迎新活動戲劇排練。攝影/陳彥霖

「政府對新課綱內容的推廣還不夠﹐師生對學習歷程了解程度淺薄。」林崇熙坦言,雙方皆不了解課綱導致學習歷程成效不彰,校內社團不僅免費﹐亦可利用社團提升個人特質﹐同時還能產出符合現況的學習歷程。他建議﹐若能讓師生與家長充分瞭解學習歷程﹐就能避免學生及家長花大錢﹐請外人豐富檔案內容,或參加校外活動。 

下課後至補習班上課已成台灣學生常態 。攝影/陳彥霖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徐超聖表示﹐學生參加社團的性質﹐並不影響學習歷程的成績評斷﹐大學端期盼看到每個人在社團內學習內容的展現﹐無論是自主管理能力、領導能力、創意發想等﹐這些在社團獲取的知識及能力﹐就是教授們欲了解的自主學習過程。 

教學方式改變 師生壓力增加

百齡高中公民老師李又君提到﹐新課綱帶給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引入大學資源﹐現在學生從高一多元選修課及自主選修課﹐即可發展自己的興趣﹐並自行在感興趣的領域做加深、加廣的學習﹐進而達成適性發展的目標。她坦言﹐自主學習課程雖能讓學生自由發揮﹐但亦為新課綱的缺點﹐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不夠﹐且多數高一生仍對自己的興趣不了解﹐恐讓自主學習課淪為自習課。 

新課綱原盼望能夠減輕學生負擔﹐目前成效似乎不彰﹐黃培維表示﹐探究課程學生需要撰寫小論文﹐同時學生還有基本的考試﹐及學習歷程、課堂報告等需要面對,他無奈坦言﹐似乎學生的壓力比舊課綱更大。對此,立法委員范雲坦言﹐學生間仍是競爭的狀態﹐上課時數問題較難以改善﹐需持續協商調整出對學生最好的模式。 

課綱政策同時推出雙語計畫、科技計畫等﹐李又君認為﹐此舉讓老師需花更多時間備課﹐且同還要準備多元選修課程﹐除了提升老師的壓力﹐學生也會因為老師無法調整教材,難以學習到更好的內容。徐超聖認為﹐行政老師及專任教學老師分開﹐能夠減輕老師部分負擔。 

百齡高中在108課綱後推出雙語班。圖片提供/李又君

范雲表示﹐在教育委員會內已感受到許多對課綱不滿的聲音﹐但課綱的修改方向是好的﹐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家長及學生﹐對課綱的了解程度不足﹐未來推出新課綱前政策的宣傳應再更全面,並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而林崇熙亦認為,課綱施行前應多舉辦座談會﹐至少師長們更了解課綱後,才能帶給學生正確的觀念。 

學校選修課的轉變﹐對老師而言備感壓力﹐由於選修課不同於以往課綱內容﹐要耗費時間自行備課﹐導致老師的工作量增加﹐卻無相應的回饋。范雲建議﹐教育部需要提供老師更多誘因﹐且協助減量工作內容﹐讓老師能有更完善的教學準備時間。 

減少社團誤解  在興趣中學習 

前大溪高中康輔社幹部張巧筠表示﹐高中社團不只受到108課綱的影響﹐同時亦受到COVID-19疫情的干擾﹐不少康樂型或表演型社團皆減少公開活動﹐招生變得比以往困難。她提及,以往可以招生50至60人的社團﹐疫情後大約只剩20人﹐新生人數銳減三分之一以上﹐難以舉辦大型成果發表或跨校活動﹐社團開始減少課後練習﹐僅維持在社團課時間活動。 

熱舞社成發表演及比賽排練需聘請老師排舞。攝影/陳彥霖

「我非常支持學生參與社團﹐在社團學習到的能力﹐是在課本裡沒辦法教給學生的。」黃培維身兼平鎮高中親善大使社指導老師﹐他透露﹐許多社團雖耗費很多課後時間﹐但社團舉辦活動中經歷的很多事情是無法在課程裡學習﹐如企劃書撰寫、廠商溝通洽談都是在出社會後非常實用的技能。范雲亦認為, 社團存在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跟自由發展中取得平衡﹐她也鼓勵學生參加社團、交朋友﹐參加社團活動能更了解自己興趣﹐及未來升學科系的想法。 

教育政策一直是難題﹐教育部應正視第一線師生的問題﹐才能推動更好的教育改革﹐范雲強調,課綱推行前應充分讓師生及家長了解內容﹐以免對學習歷程誤解等類情再度發生。她亦期望﹐未來課綱的發展能夠讓所有人適才適所﹐透過不斷的修正、更新﹐最終才能使教育制度獲得有效改善。

延伸閱讀:

不斷向前的起跑線 「軍備競賽」般的學習歷程

體育班學制兩樣情 適性發展造就不同人生

Posts created 3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