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風華 文物修復確保藝術價值

記者 宋亭誼、蕭沁梅、王舒詒/採訪報導


人們生病時,會選擇去看醫生;但當文物生病時,也同樣需要文物修復師為它們「看診」。文物修復對灣而言是一項新興產業,在早期,大眾對文物修復的認知仍處於模糊地帶,直到九二一大地震的發生,毀損了灣許多珍貴的文物古蹟,文物的修復與保存才漸漸被大家重視 

情感記憶 見證歲月 

文物修復的緣起可追溯19世紀法國的風格修復,文物修復師李志上說明,當時的法國人認為,不論是文物還是古蹟,修復方式應符合當代的文化、風格、比例然而後期,英國卻開始推動反修復運動,主張文物應該維持原始姿態,直到出現了義大利藝術修復,以「人為最小的干預」為理念,折衷兩者的概念,也成為了現今修復界的主流。

英製的古代大砲,因年代久遠欠缺保護,導致外部剝落、腐蝕嚴重。攝影/王舒詒

文物需要被修復,是因為它被賦予情感記憶,不僅聯繫著人與物,更是許多歷史事件的見證。臺灣藝術大學文物維護中心主任邵慶旺

部分正被使用中的文物古蹟也極需被修復灣的寺廟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高雄代天宮董事長王再福表示,寺廟早期是由匠師合力打造而成,經過長年累積,信徒們手上拿的香在長期燃燒下所產生的油煙,容易破壞寺廟裡的壁畫,寺廟外的裝置藝術也會風吹日曬雨淋毀損,需要文物修復保護這些重要的古蹟。 

高雄代天宮的壁畫經修復後對比明顯。攝影/王舒詒

但並非所有的文物古蹟都需要被修復,李志上補充,例如故宮博物院裡生銅器上的銅鏽,看起來不但有時間感且穩定性高,為了保持文物最原始的面貌,盡量不用現代技術改變它。對此,在臺灣歷史博物館從事修復工作的余念祖也提及,博物館的文物修復與一般修復的差異為介入程度的不同,因將文物存放於恆溫、恆濕的博物館中,達到穩定的狀態,也減少修復的必要性。 

至於一般民眾能否辨別文物修復的痕跡,邵慶旺也談到,通常修復後都會希望人們能夠容易辨識前後差別,目的是希望保留它的歷程並維持真實性,但從商業角度來看,某些文物具有買賣價值,所以商人們反而會要求修復師盡可能不讓人察覺其修復痕跡。

國家文物 自行維護 

李志上表示,談到國內外文物修復的差異,最明顯的便是文化背景與天然氣候的不同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對於他國我們能理解的不深因此許多修復師都曾建議,國家的文物最終還是得由自己人來修復 

李志上檢測用以去除古物污漬的溶劑。 攝影/王舒詒

另外,邵慶旺也提到,文物修復在國外分工較明確,每位修復師都專精於自己的領域,各司其職;然而灣卻不同,因為國內修復人員少,加上單一修復內容經營不易,造成灣的修復師們負責的領域較多,涉略也較廣 

文物修復雖然在灣才剛崛起,但融合了國內先進科技,例如:故宮博物院利用X光照射觀察文物內部毀損情況、科技業者透過3D掃描記錄鹿港天后宮的古蹟全貌以及苗栗縣政府與雲林科技大學合作開發AI機器人來做智慧巡檢等,不僅讓文物修復產業跨出了很大一步,也讓文物修復逐漸走向朝陽產業。

保留歷史印記 延續文化脈絡 

「一項成功的修復,就是在修復完成後,民眾可以了解到時間的質感、藝術的價值」,從事文物修復15年的李志上這麼說,南藝大古物修復所畢業的他,從2004年就跟著德籍老師魏理接觸各類廟宇古蹟,甚至跟著老師前往德國與義大利參加古蹟研討會,理帶給李志上許多的啟發,可以說是帶領李志上踏入古蹟修復的引路人。 

李志上表示,希望自己的小孩長大以後還能看到他現在所接觸到的美好古物,另外,他也提及以前師傅做出來的木雕、彩繪畫風、設計特色都是難以被超越的,「我的職責就是維護好這些傳統技藝所留下的印記」。 

李志上將文物修復師比喻成「IT工程師」,而古蹟就像是隨身碟,不同的時代都會往隨身碟裡儲存資訊、價值,文物修復師的職責則是維護隨身碟的運作,讓它可以延續到後代子孫。 

跟著李志上實際參與蘆洲李宅及高雄代天宮的修復工作後發現,修復這件事並不簡單,光是動工前的前置作業就是相當大的一項工程,需要檢測各項溶劑是否會傷到文物主體,而每一項古物所適合的溶劑都會有所不同,這是不可馬虎的步驟,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對文物古蹟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各項試劑檢測完後,李志上會將其樣本一一排列並拍照記錄。攝影/王舒詒
李志上利用紫外線燈分辨化學藥劑對古物的影響程度。攝影/王舒詒

壁畫修復師謝于寧提到,文化價值往往都只有第一線的工作人員看得到,想要將其推廣給社會大眾,文物修復師就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將臺灣傳統的古物維護好,讓一般民眾只需要用肉眼就可以捕捉到那些美好是每個修復師最終的目標與宗旨。 

勞心耗時 專業人員難尋 

觀察修復師的工作後了解到,文物修復是一項非常細緻且耗時的工,除了需要具備專業技術外,更需要相當的耐心、責任心和毅力。另一方面,李志上無奈道從行業現實層面來看,其所面臨的問題層出不窮例如:人員缺乏、薪資不足、傳承困難、重視度低、職業傷害等,都是他們需要克服的難題 

在工作期間,文物修復師往往需要長時間維持一定姿勢。攝影/蕭沁梅

他接著舉例,在臺灣平均培養一名文物修復師至少需要4到6年,少子化問題,導致修復人員更加短缺、還有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工作所造成的職業傷害、薪資與政策不穩定也是一大問題。 

另外,臺灣的文物古蹟眾多,李志上也表示,對他們來說,修復後民眾是否能更加理解與保留作品真實性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若修復後民眾無法理解或改變作品的原始面貌,很容易使那些早期匠師辛苦打造的文化資產變成文資孤兒,修復師需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針對種種難題,近年來政府與地方美術館、博物館和修復師合作,祭出應對方案,文化部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舉例,像是提供大專院校文化資產相關系所學生實習、與奇美博物館合作舉辦工作坊及研習講座、協助美術館等相關單位進行科學檢測作業等,都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文物修復產業,掀起臺灣人民對文化的重視,並將臺灣的文物修復推向更大、更國際化的舞台是國內文物修復界正在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延伸閱讀:

古文物跨世代 「紙醫生」延續藝術生命

古文物凍齡回春 文化保存跨越千百年

Posts created 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