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症下藥」 植物醫師為農作把脈

記者 陳凡卉、黃歆雅、吳冠諭/採訪報導

 

全球暖化加劇,極端氣候致使病蟲害迅速蔓延,為確保糧食生產穩定,過往憑藉靠天吃飯,仰賴經驗法則的栽植方式不敷實需。然而,施用農藥雖屬必要之惡,但不當用藥及藥劑殘留,將對人體與環境造成傷害。近年植物醫師憑藉專業能力,診斷植栽致病原因,提供正確安全用藥方式,期許能達到環境永續之目的。 

極端氣候 加劇病蟲害影響 

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曾德賜表示,病蟲害問題並非全球暖化後才出現,自人類出現農耕行為後,病蟲害問題即已存在,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相當廣泛,甚至可以左右民主制度的起源。例如西元1845年愛爾蘭大飢荒,即為歷史上著名的因植物疫病而引發的嚴重飢荒,主因為當時並無有效農藥以抑制病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博士黃莉欣指出,作物本身就有一定的病蟲害,其中環境因子影響最大,而全球暖化導致的乾旱、豪雨等問題將使病蟲害更加嚴重。溫度上升促使昆蟲生長速度加快,故昆蟲會擴大掠取農作物範圍以滿足食物需求,也導致新興害蟲的出現;而豪雨造成環境的濕度提高,病原菌也會隨著雨水飛濺及水流散佈,導致短時間內病害發生更嚴重。

國立台灣大學植物教學醫院儲備植物醫師李宗翰亦認為,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出現,使病蟲害問題更難以預測,除了害病增加的可能,還需重擬防治對策,例如一個作物可能原本有A病蟲害的困擾,在過去就存在,但影響也許不大,並非當時最主要的害病(屬次要問題),惟在氣候變遷下卻可能影響加劇。 

酪梨遭受蟲咬問題(示意圖)。攝影/陳凡卉

一刃兩面 農藥的「必藥性」 

曾德賜坦言,現代人普遍對於「農藥」的使用有不良的印象,認為只要施用農藥便一定對人體及土地帶來惡性影響;但他強調,農藥如果使用得宜,在植物根源遏止病蟲散播,每年將可減少成噸的額外農藥使用,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 

台灣農藥使用量統計。資料來源/臺灣植物保護工業同業公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製圖/陳凡卉

台灣植物保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崇寶表示,台灣的「休耕」制度即是造成病蟲害嚴重的問題所在,當休耕田區越多,鄰田種植作物的農民便易遭到病蟲害,導致需施用更多農藥。但他也強調,農藥並非原罪而是工具,台灣目前最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用藥問題,且台灣的非法農藥販賣問題亦十分嚴重,政府應設法加強農民遵守農藥使用規範及相關教育。 

林崇寶說明,非法農藥商所自行生產的農藥為符合農民追求的「快速成效」,通常濃度較高,且未標示合理用量,因此農民在使用這些非正規管道藥物時,便容易過量或過早收成,導致作物的農藥殘存量超標。

農民應遵守政府發行之農藥使用手冊規範,施作正確農藥用量。攝影/陳凡卉

李宗翰則指出,不當使用農藥除了農民會有觸法風險,殘留藥劑也可能破壞土壤或水源,進而影響下一期作物收成,而消費者端最直接的影響,即為藥劑殘留所導致的食安問題。 

無毒資材 提升藥劑安全性 

黃莉欣表示,現今台灣科技進步,設備儀器性能不斷提升,農藥的檢測方向與標準也更為完善,為維護環境的永續發展與生物多樣性,除考量藥效與藥劑毒性對人體、環境、土壤、微生物、動植物的影響,近年來國內外的藥劑研發更進一步評估至水生底泥小型生物體,未來則朝向更多元的劑型研發與藥劑持久保存技術,提升藥劑的穩定性便於農民使用,而不需特殊保存設備。 

林崇寶則提到,當前低風險農藥研發除了生物製劑、天然資材及生化劑型等無毒性資材,現行技術也有使用微膠囊顆粒等對農民較為安全的技術發展,而這些新型農藥也可與傳統農藥輪替使用,減少傳統農藥因長久使用而產生過高的殘存性問題,以降低農藥殘留。林崇寶強調,應將農藥逐漸轉化為預防性工具,即在植物種植過程中以預防為主減少治療藥物使用,將農藥使用量降到最低。 

國立台灣大學植物教學醫院院長洪挺軒亦指出,對於地下非法農藥工廠或農藥商,近年來在防檢局的努力下已獲得改善,包括農藥實名制、植醫制度的推動,均促使違藥、劣藥等問題逐步解決。 

但如何正確地使用藥物、該施加多少劑量,便需透過專業人士的評估才能真正「對症下藥」。曾德賜認為,部分農藥商並無具備專業背景,缺乏用藥專業評估,為追求立竿見影的快速成效,導致使用劑量超標,或誤判植物的病蟲害問題,因此「專業度」的差異,就是植物醫師存在價值的必要性。 

臺大儲備植物醫師李宗翰為農友進行田間診療與諮詢服務。攝影/吳冠諭

植醫制度 引導正確用藥 

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研究生吳晟瑋指出,所謂「植物醫師」(簡稱植醫)制度是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所推動,政府於近兩年大力推行,配合農會的需求開立缺額,聘請植醫進駐農會服務,希望能使農民意識到植醫的重要性,並在未來達到「植物生病就需花錢看診」的共識。 

吳晟瑋解釋,在植醫法尚未通過前,相關從業人員通稱為「儲備植物醫師」,因其非屬民生法案,乃由於近年食安議題發酵,發現植物醫師可引導農民如何用藥和正確施藥,才逐漸受到關注。 

臺大儲備植物醫師李宗翰在田地診療中為農友及學生講解病蟲害,建立正確觀念及意識。攝影/吳冠諭

植醫主要的工作可分成實務與研究兩個層面,吳晟瑋表示,實務上他們會實際到產地指導農民如何正確施藥,並替農民進行病蟲害防治諮詢與診斷;當遇到過去不曾出現的問題時,則需研究出有效解決方法與進行研究新測試。 

吳晟瑋補充,目前已於國立台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和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共四所大學設立植物教學醫院,以培育植物醫師,並和行政院農委會藥毒所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地方農業改良場等試驗單位合作,期望未來植醫系的學生能和擁有田間實務經驗豐富的儲備植物醫師到地方實習,透過田地參訪、經驗傳承,累積自身實力。 

嘉義大學植物醫學系研究生吳晟瑋透過校內研究課程與校外實習累積經驗。攝影/黃歆雅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農事指導員林文平則說明,現行作法是由農會向政府申請植物醫師,並由政府派任儲備植物醫師進駐,以三年為一期,期滿需視政府是否續行;此外,因農會屬私部門,而植醫駐點屬防檢局提供的資源,故藉由公部門的植醫支持與協助,對農會和公所及地方農業發展都有助益。  

客製化診斷 持續追蹤改善 

李宗翰指出,因雲林縣農業幅員廣闊,農藥商、資材行數量極多,過去農友多仰賴農藥商,第一時間習慣找他們尋求解答,而他曾遇過觀念較先進的農藥商會自行進修,或主動詢問植物醫師解決辦法,並引薦農友尋求協助。

沈世政也提到,嘉義縣竹崎鄉果樹產銷班幾乎每年都與中興大學儲備植物醫師交流合作,過去農友總向農藥商詢問用藥方式,通常一種病蟲就用一種藥,一次可能就使用十幾瓶,但經儲備植物醫師授課後,了解藥物有「共通性」,即可有效減少用藥。

USR HUB─妙手虫森以「生活常見之病蟲害」為題辦理講座,宣導農民城鄉環境健康教育。照片提供/吳晟瑋

以雲林縣為例,李宗翰表示目前透過台大教學醫院和雲林地方農會相互配合,共設有二十個窗口,農會除可購買農藥、申請補助,亦能向農會人員告知近期作物有無新發現的問題,農會將轉告植物醫師,再由他們前往田間診察、提供農友「客製化」建議及改善方式,現場可即時給予農友初步建議、對應藥物後,再將樣本帶回實驗室鑑定,以供農民後續處理。

此外,因應當前農產品產銷履歷標示,消費者重視生產過程與作物品質,植物醫師即可發揮功能協助農友達標。 

儲備植物醫師會在田間採集作物樣本,並進行進一步檢驗、分析。攝影/吳冠諭

林文平則舉出,在斗南農會平均一年都有250-300件的諮詢量,專任的植醫皆需對案件進行後續追蹤,包括創立LINE群組供線上諮詢,近期亦為農友做免費土壤檢測(採土送驗),再由植醫提供施肥使用、栽培管理等建議。

回訓累積經驗 發展空間多元 

黃莉欣表示,為提升植醫的專業度,目前藥毒所、農試所、各地改良場、種苗場皆有針對植物醫師舉辦地區或全國性教育訓練,藉以定期回訓累積臨床實務經驗,再加上每年一次的病蟲害整合管理(IPM)訓練課程,透過講師分享、學員間交流來充實新知。

除各試驗改良場所舉辦安全用藥講習,藥毒所亦開設農民學院課程,引導農民主動學習安全用藥知識。而針對不當使用農藥,導致農作物農藥殘留過高的農民,黃莉欣則說明,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將提供不合格清單至各試驗改良場所,供轄區內個別輔導服務,此外,藥毒所也會辦理座談會瞭解問題、導正錯誤的用藥觀念,並依需求性找出解決方案。 

儲備植物醫師至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研習。照片提供/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林崇寶強調,儲備植物醫師仍需實務經驗的累積,農民提出的問題有千百種,除學校課程及教育實習外,亦需配合各地區參與不同的特定作物訓練課程,在田間試驗規範下,熟悉農業安全用藥,在未來植物醫師正式上路時,面對不同區域的各式病蟲害問題,才能正確推薦用藥,達到有效治療。 

黃莉欣認為,植醫的發展空間多元,例如未來可能協助業者農產品進出口檢疫調查、接受政府委託業務,進行新興病蟲害定界調查,或在改良場針對轄區內重要病蟲害定期監測調查,以累積相關數據報告預防及預警新型病蟲害入侵,甚至亦可取得證照從事合法農藥買賣,取代非法業者,同時可將農藥合理使用帶入第一線,推展化學農藥減半的政策目標。 

而吳晟瑋則坦言,植物醫師最大的挑戰就是融入在地農民生活,並取得農友信任,除需具備外向和親和力的人格特質,溝通方面語言尤其重要,例如部分農友只會說台語或客語,若能熟悉方言則可有效融入地方,且一鄉一特色,每到新環境需認識不同作物和新的人,皆為重新學習的機會。 

臺大植物教學醫院院長洪挺軒與農民進行實地教學,引導農民判斷植物病蟲害及如何正確用藥。攝影 / 吳冠諭

草案初審通過 制度尚待完善 

《植物醫師法》(簡稱植醫法)草案於2022年11月24日已立法一讀通過,為台灣農業重要里程碑。然而,台灣的植醫法還未真正上路,草案雖通過初審,無論後續政策的施行或教育實習制度的完善,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吳晟瑋表示,植醫法在立法的過程中也頻受阻礙,因其影響的層面非常廣泛,例如農民已習慣向地方農藥商諮詢、買藥,若通過將使他們無法從中賺取高額利潤,因而引起反彈;另在醫學界,植物「醫師」名稱,被認為可能造成混淆,且植物醫師並無技師執照,無法證明自身專業,而遭到質疑。

洪挺軒指出,若植醫法未來三讀通過,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不僅國考的考科需重新制定,學校教育也需調整核心教學方向,同時強化特定實習科目,可參考人體醫師、獸醫師的制度,加強實務經驗累積,甚至適度延長修業年限。

此外,他也提到,在立法通過後的十年內,政府需持續給予植醫支援,直至形成專業化,甚至是在公務員體系之外的管道,建立植物醫師職類,令其成為擁有專業證照的技術人員,洪挺軒強調,植醫並不會對其他行業造成衝擊,反而應將其視為新興行業的崛起。

人力科技投入 永續農業發展 

吳晟瑋認為,當前台灣農業的主要問題為農民高齡化、青年不願投入農業生產,以及農地破碎化等,導致農地不易進行管理,若能整合農民意見進行管理栽培,對於生產、生物防治抑或是研究皆有重大幫助。

政府推動機械補助方案,酪農透過自動化秤重機為酪梨重量進行分類。攝影/陳凡卉

對於台灣農業整體發展,李宗翰則抱持樂觀態度,他認為,目前仍可見許多年輕人願意返鄉務農,人力、智慧、科技因此而有所提升,例如採用無人機噴灑藥劑,不僅降低成本亦可減少人體接觸。林文平也表示,未來農業機械化、智慧農業將成為發展趨勢,如利用感測器等設備,用以監測土壤的水分濕度、PH值,皆能更精準協助農業生產。

林崇寶強調,「農業」屬於基礎性質的職類,且與民生密切相關,當前環境不斷改變,加上生物突變及抗藥性,致使農藥施用變得愈發困難,病蟲害情形愈發嚴重。他認為,未來植物醫師的業務內容,除病蟲害診治外,亦可提升至整個農產品的管理、栽培甚至是加工製造範疇,以穩定作物收成,保障農民收益。

林崇寶呼籲,除學校及相關單位應執行研究外,農政體系也應同步進行調整,台灣農業絕非單靠植物醫師的出現即可改變現況,必須由下而上共同合作,才能永續發展。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對症下藥」 植物醫師為農作把脈

 

延伸閱讀:

氣候變遷糧食危機 C4計畫展露曙光

生機互動農法 遵循大自然律動

NFT系統創造新農業 解決萵苣斷鏈危機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