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環保公衛

珍惜竹資源 台灣綠金再發光

記者 陳意潔、錢照融、黃心柔/採訪報導

小至碗筷,大至建築,「竹」可謂製成各種民生必需品的重要原材之一,炎炎夏日的涼筍冷盤、冬日暖胃的筍湯皆源自於竹,不僅是大眾餐桌上的家常菜,可謂數代人的共同記憶。竹林大量分佈在台灣各個角落,其豐富的「食、用」性,更是使竹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鍵。 

資源豐沛 傳統工藝  

林務局林政管理組推廣科技士劉汝育表示,根據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台灣竹林面積約18.3萬公頃,占森林覆蓋面積8%,推估竹材的蘊藏量約有15.8億支,分布面積以嘉義縣約2.6萬公頃最多,南投縣2.4萬公頃次之,其他依次為高雄市、台南市、苗栗縣、新竹縣。  

而台灣竹產業的發展史最早可追溯至1940年代,根據臺灣竹會公開資料顯示,其脈絡大致分為竹細工人才培育期、竹工藝產業發展期、竹工業產業發展期、竹文創教育發展期等四個時期。竹工藝產業發展期初期以手工編織竹器具為主,將竹材製成竹編床、竹籐椅、竹籃、竹蒸籠等民生用品。

自1970年代起為竹工業產業發展期,以南投竹山為首的竹工業慢慢開始發展,除了將竹子加工製成各類製品外,隨著工業進步,逐漸轉為使用機械輔助製造成品,以增加竹製品的生產效率,各類竹製品的購買率和使用率皆大幅提升,家家戶戶可見其蹤影。  

竹篩子為臺灣早期家中常見的工具之一。攝影/錢照融

需求減少 產量萎縮  

劉汝育指出,台灣竹產業自1982年竹產業開始萎縮進入衰退期,是由於材料利用型態的轉變,木竹建材被鋼筋水泥取代,竹製民生用品也逐一被塑膠產品所取代,對竹材的需求量持續減少,且因竹材價格降低、勞動力不足、生產成本提高等因素,竹產業者相繼外移至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國家,而竹製品加工業者對於國產竹材的需求量持續減少,轉而開始由境外進口竹材料或半成品,竹林所有者更是失去經營竹林的誘因,種種因素導致台灣竹產業逐漸式微,再不見往日榮景。  

台灣竹材逐漸被其他材料取代。攝影/錢照融

前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薛琦則認為,以民生需求的角度來說,台灣竹產業會逐漸式微,是因為隨時代進步,更多種類的原料問世,竹製品被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人造合成板材製品取代,且因竹製品採收、製作成本高,定價亦相對高出許多,民眾自然會以預算為考量,重振竹產業以往的榮景恐不容易,若要保存台灣傳統竹工藝,未來朝著藝術品、藝術造景的方向轉型會是更好的選擇。 

環保材料 減碳重任  

劉汝育表示,竹子屬於生物完全可分解材料,亦可製成無汙染的生質燃料或者堆肥成有機資材使用,在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過程中,竹材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利如採用「以竹代木」、「以竹代鋼」、「以竹代塑」,甚至「以竹勝木」,且據林務局表示,竹的固碳能力比木更強,在國際提倡淨零碳排的趨勢下,竹材已被視為永續發展的重要自然資源,因此希望未來能積極開創台灣竹產業的可能性,尋找新的竹經濟價值。 

十年復興計劃 重拾灣竹產業  

竹材為台灣早期發展的主要產物,是過去台灣的經濟命脈,現在更成為幫助減碳的副手。竹子的運用範圍廣泛,能製作民生用品、傢俱,甚至是建築,且由於竹子生長週期短,所以相較於不易生長的木材,竹子是相當環保的材料。   

臺灣手工竹製品加工工廠。攝影/陳意潔

劉汝育說明,行政院已於2021年10月4日核定,將由林務局統籌研擬十年期程之「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為能有效重振竹產業、促進產業鏈活化與竹林永續經營,並發揮碳匯效益,林務局將透過跨部會通力合作,同步從生產端、加工端、市場端、技術教育端及法規端等五大面向著力,並以振興、永續、卓越三階段為發展主題,重新串聯竹材從生產、加工、研發到銷售的整體產業鏈。 

他表示,對於台灣面臨竹林生產端規模小,無法穩定生產竹製產品、人力老化及技術斷層等問題,林務局已透過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成立林業生產合作社,擴大林業經營生產面積,並持續引進高性能林業省工機具,以降低生產成本,並培訓新一代專業技術人才,透過增加竹材生產供應端與市場需求端的產業供需串連,達到臺灣竹材產業振興的目標。   

目前政府不只要重拾國內竹產業,更要讓台灣竹在國際發光發熱,台灣竹會秘書林雋雅表示,該會與林務局將共同辦理2024年世界竹會論壇,不僅能刺激國內竹產業發展,達到推廣台灣竹產業之目標,也藉由此機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對談,將台灣竹產業的相關產製、技術研發與商業成果端上國際舞臺,透過竹子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產業積極轉型 竹製精品成趨勢 

日前林務局結合產官學推動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希望能振興台灣竹產業,而以手工製作竹傢俱的師傅黃增加表示,竹子和木材的生長速度不同,約莫四年就可以砍伐一次,這時的竹子堅固程度不僅符合製作傢俱的標準,適時砍伐竹子也有助於新筍萌發,幫助竹林生長的更茂盛。 

尚未被砍伐的竹子會呈現自然的翠綠色。攝影/錢照融

隨著技術的發展,竹製用品所呈現的面貌也逐漸多樣化,竹製民生用品業者王俐婷提到,竹子在加工成製品的過程中,由於砍伐導致葉綠素遺失,表皮褪成暗黃色,如今研發出了「保青竹」技術,過程採用化學原理使竹子的葉綠素維持穩定,代替過往直接在外層上保護漆,使竹子呈現原有的自然翠綠,可以長達十年之久。 

保青竹能使竹材表面永保翠綠。攝影/錢照融

林雋雅也表示,如今對於機械化、規格化的生產和後段加工,「竹積層材」是更有效的材料,其製作原理為將竹子製成薄片後膠合成版材,因此成品也不再有明顯的竹節,打破「竹編」的傳統印象,除此之外由於製作成竹薄片的過程中已有乾燥化的處理,材料穩定性較高,能夠大幅降低蛀蟲的情況。 

對於台灣竹產業的振興,王俐婷表示仍存在勞力、材料成本高的窘境,黃增加同樣提及如今產業鏈中人才嚴重流失,年輕族群不願意承接技術,無法有下一代接班人。對此林雋雅則認為,目前不會回到以往勞力密集的生產方式,而是符合現代生活且經濟條件可行的運作模式,因此未來臺灣竹產業不可避免的走向「精品化」,以工藝師對竹子細緻的處理方式和做工取勝。 

市售竹材加工製品以生活用品為多數。攝影/陳意潔

延伸閱讀:

舊衣變建材 翻轉快時尚災難

<

p class=”entry-title”>甘蔗渣化腐朽為神奇 廢物也能永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