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殖省時省力 提高水產育成率

記者 宋亭誼、王舒詒/採訪報導

西南部沿海的養殖漁業一直以來都是臺灣重要的一環,但近幾年受到極端氣候影響,讓臺灣養殖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然而,嘉義現在正致力於推動科技養殖,運用精準數據養殖,以減少漁民負擔,漁業智慧化除了可以減輕因為氣候帶來的影響,也能降低漁民在養殖上所耗費的成本。

嘉義縣於108年開始推動智慧漁業,希望可以藉由科技的導入,協助漁民簡化管理程序,以及進行科學化的精準養殖。智慧養殖的設備十分多樣化,從水質的監測到魚蝦的投餵,都能靠智慧養殖完成。

放在養殖池中的水質監測器,可以讓養殖戶隨時知道池水有無異狀。攝影/王舒詒
微氣象站可監測魚塭溫度、濕度、大氣壓力、風向、風速、雨量及日照。攝影/王舒詒

今年45歲的陳泓碩是嘉義縣的科技漁民,他的養殖場也是目前在嘉義智慧養殖設備最齊全的場域,包含微氣象站、精準投餵器、監控攝影、水下震動器、聲波收集器、水質監測系統、智能電箱、戰情室。由此可見,魚蝦的肥美除了陳泓碩的細心照顧外,智慧養殖也是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運用智慧養殖後,魚蝦的存活率從原本的五成提高到了九成多。

陳泓碩魚塭中的智慧養殖說明圖。攝影/王舒詒

不過,現在養出優質好蝦的陳泓碩其實原本是一名養殖門外漢,原本在桃園從事倉儲業的他,因為不想與妻子、小孩分隔三地,在13年前毅然決然返回嘉義。

回到嘉義後,漁一代的他抱著多問、多試、多學的態度,從零開始學習如何養魚蝦,因為沒有經驗,一開始的陳泓碩在養殖這條路吃盡苦頭。他也坦言,當初會接觸智慧養殖是因為極端氣候造成蝦子生病,甚至死亡,以及開始飼養對水質十分敏感的黃金鯧,於是想到可以用科技輔佐養殖,利用精準數據幫助穩定水質。

經過陳泓碩細心照顧及運用智慧養殖養出的肥美白蝦。照片提供/陳泓碩

養魚必須先養水,養殖業最重要的就是水質的穩定,一個微小的變化都可能使養殖生物死亡,進而造成漁民的損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冉繁華提到,如果連續一個半月不下雨,海水鹽度便會增加到千分之四十五度,導致養殖生物死亡。雖然人類永遠無法逆天,不過透過智慧科技所提供的種種數值,可以讓漁民們即時得知水質情況,甚至能預知將來水質會產生何種變化,提早因應做預防,以避免到達無法挽回的地步。

除了極端氣候影響,養殖漁業面臨到的問題不外乎就是人力結構老化,不過陳泓碩也表示,投入智慧養殖有非常多好處,透過科技可以幫養殖戶減少損失率、提高養殖利益,不用再花冤枉錢買經驗,如此一來,便能增加青年返鄉的意願。

現在有愈來愈多的養殖戶加入智慧養殖的行列,嘉義縣東石鄉的文蛤養殖戶黃良志就是其中之一,他利用智能電箱搭配攝影機,無論人在何地,都能隨時開關水車。換而言之,漁民們不用時時守在養殖池,只需動動手指,就能顧好魚塭。

養殖戶可以利用攝影機觀測魚塭是否有異狀。攝影/王舒詒
陳泓碩向記者展示魚塭旁的攝影機是如何傳送影像至手機。攝影/王舒詒

嘉義縣政府推動智慧養殖已邁入第四年,目前有 53 位漁民的漁場導入智慧養殖技術,代表養殖戶對科技導入的接受程度逐漸增加。然而,科技結合養殖造福的不僅僅是養殖戶,同時也是整個臺灣養殖產業,雖然現在智慧養殖還算不上完全純熟,但它不只為臺灣養殖業打開新篇章,也改變過往傳統漁業是夕陽產業的形象。

 

延伸閱讀:

科技化養殖好「晶」訝 新時代漁業防疫戰

智慧化農業浪潮 政府投入經費研發新技術

Posts created 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