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少子化大學招生難 破百校系不計英文

記者 楊宸睿、高陸/採訪報導

台灣生育率低落,少子化問題如惡病持續寄生大學招生環境,諸多校系為解決學生缺額問題選擇改變入學評分標準,根據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日前公布112學年度繁星與學測入學校系採納科目,今年原有1257系所採計英文科,但明年起大幅減少104系所,剩餘1153所。 

大學英語課教學現場。攝影/楊宸睿

有大學教授認為,部分校系改變評分標準是時勢所逼,但可能發生學生入學後語言能力不足影響學習的情況,政府如果想落實雙語政策就必須正視這項問題並與教育界共同努力解決。

大學校園上課現場。攝影/楊宸睿

明年入學標準移除英文科目的系所裡不乏許多私立老牌學校,淡江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彥伶指出,英文能力已經普遍納入部分科系未來就業的求職門檻,學生如有較佳的英文程度在生涯發展上選擇會比較廣,雖然教育部推行的「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立意良善,但需配合目前整體環境調整才能發揮效果,否則可能會讓學生在學習上造成反效果。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公布112學年度許多大學校系減採英文項目。攝影/楊宸睿

對於英文作為篩選門檻的影響,一名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學生表示,由於系上會使用原文書「英文能力還蠻重要的,而且找工作時很多企業都會看英文程度。」另一名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的學生則認為,英文能力固然重要,但有目標的話自然會自己精進「入學要不要採計感覺不是很重要。」 

少子化下大學招生愈見困難,尤其是私立院校。攝影/楊宸睿

據教育部公布的「111至126學年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未來16學年大一學生平均年減2900人或1.5%,對大學招生造成重大衝擊,整體大學學生人數更是從105學年前的114萬人到110學年起只剩不到百萬。文化大學公共事務處主任楊湘鈞表示,招生缺額是許多私立大學目前遇到的棘手問題,為彌補少子化造成的生源不足,除了會加強招收國際學生外,也會與高中端打造策略聯盟,加深學生對相關科系的認識

 

延伸閱讀:

111學年大學考招新制 學習歷程成關鍵

教改20年「大學價值」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