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論壇】《新聞議價法》仍待各界討論 專家學者「齊」望保障媒體權益

記者林庭安、邱劭安、張桂瑤、莊婷伃/採訪報導 

世新大學小世界周報於12月7日舉行公民論壇,以「《新聞議價法》如何改變媒體生態?」為主題,邀請了國內的學者專家及網路新聞媒體業者,針對《新聞議價法》相關內容進行討論。 

小世界周報於12月7日舉行公民論壇。 攝影/文及均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王立達提到,近年來新聞的量和深度都正在減少,不只報紙營收折半,廣告收入也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他希望《新聞議價法》成功,改善媒體財務狀況,在報導層面上便可以回到之前的廣度跟深度。而若是法案設置成基金制,便能針對較欠缺的新聞面向,將錢用在刀口上。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王立達。 攝影/陳詠妤

針對法案內容,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提出疑問,他認為《新聞議價法》若通過,就比例上來說,回饋金額應只佔營收的1%或2%,能帶來多大影響仍是未知數。而他對法的執行層面也抱有困惑,當支付方必定是平台,如何定義接受方,還尚待討論。 他也提到,目前Google和Meta都有嘗試回饋媒體,例如透過申請Google新聞倡議計畫,媒體便有機會獲得資金補貼。 

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 攝影/文及均

對於楊士範所提出的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林照真回應,目前已經在法案中把新聞從業人員的要求寫明,也明訂了媒體應有的營運成本,而《新聞議價法》旨在讓媒體權益受到侵犯時能啟動法律自救,不會只保障少數媒體。她表示,《新聞議價法》的立法成本非常高,很難成功,但因其是媒體跟平台談判的最後支柱,它仍然非常重要。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林照真。 攝影/文及均

林照真還分享,上週報業公會及雜誌公會的代表已與Google開會,而在昨(6)日,有線電視和無線電視也與Meta談判,但兩場會議都沒有達成共識。因平台認為使用新聞是在照顧公共利益,所以不需要付費,導致媒體無法往前爭取權益,因此民間學者才要推動立法,來保障媒體生存空間。 

上報首任社長胡鴻仁。 攝影/文及均

上報首任社長胡鴻仁對《新聞議價法》的立法精神表示肯定,但其費用要如何分配、使用仍是一大問題。多國在制定《新聞議價法》時,目的是改善媒體面對的不公平環境,若被壟斷導致社會發展失衡,法案成立後能提供的幫助,還尚未明瞭。但他仍舊認為《新聞議價法》是有意義的,應鼓勵法條裡對於著作權的保障,「雖然這是很長的一段路,但有人開始做,我覺得很棒。」

新聞學系系主任陳澤美頒發感謝狀予四位與談人。 攝影/陳詠妤

就如四位與談人所言,《新聞議價法》立意良善,但是在進入立法院前尚須進行多方討論,以找到符合媒體需求的平衡點。本次公民論壇讓新聞學系學生有機會和專家學者互動,討論著與自己息息相關的議題,構築出更加明確的未來。

延伸閱讀:

【公民論壇】新聞議價法草案出爐 王立達:小媒體被犧牲是常見的擔憂

【公民論壇】學界業界看法不一 楊士範:議價不一定是好方法

【公民論壇】盼議價改善記者待遇 林照真:政府應盡速討論

【公民論壇】議價法恐無法幫助媒體 胡鴻仁:應先優化內容培養客群

Posts created 9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