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兒系列報導1】目睹兒心中傷痕難發現 家暴陰影壟罩一生

記者 藍誼軒、楊曼伶、李詠瑜/採訪報導

臺灣家庭暴力事件頻傳,社會多關注直接受暴的被害者們,卻忽略在現場目睹或聽聞、感受到暴力發生的幼童。目睹暴力兒童(下稱目睹兒)因無外傷,使旁人較無法察覺到異樣,更難以獲即時的救援。

故事與社會

專欄作家焦糖綠玫瑰自小生活於家暴環境之中,她回憶,在孩童時期,身為補習班老師的父親平時待人和善,更曾擔任慈善團體會長,對她疼愛有加,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因此當父親以「教育」名義對母親多次施行暴力時,焦糖綠玫瑰總認為家中氣氛不好是因為母親,將暴力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

點此進入融媒體網站。孩子就算無直接看見家暴現場,若「感受」到家暴的發生,仍為目睹兒。攝影/李詠瑜

儘管焦糖綠玫瑰將家暴視為合理行為,卻因長期目睹暴力,導致個性較同齡孩子成熟許多。她分享,母親曾在她兒時多次選擇離家出走,令她十分鬱悶,認為是母親疏於陪伴。而她不敢將心事分享給父親,加上沒有同儕的陪伴,故寫信投往學校輔導室信箱,只盼「有人可以說話」。

向輔導室投信後,她開始和學校輔導老師書信往來,每個禮拜都會在小房間單獨約訪。但她無奈的說,儘管當時學校老師清楚她的家庭狀況,卻不曾向上通報抑或找家長商談,父親的暴力行為也從未好轉。

焦糖綠玫瑰國小時向輔導室投信,成為老師關心的對象。攝影/楊曼伶

令焦糖綠玫瑰意識到爸爸的「教育」不是合理行為,是在某次母親在離家多天後返家,一同吃飯時,因她向母親反應想吃少一點飯,父親卻突然情緒激動並將飯碗砸向母親。「媽媽才剛回來,沒有做什麼激怒爸爸的事情,有必要這樣對待媽媽嗎?」她才開始意識到父親所指的教育行為,並非正常之事。

「我在家裡算是很武裝自己,因為我有一個妹妹,家裡會給我老大的責任感,很多事情我要去解決,沒有時間讓我感到難過或是害怕。」當父親對母親施行暴力時,焦糖綠玫瑰表示,自己當下第一反應便是帶妹妹逃跑。她認為,妹妹同樣被家暴環境影響,在外向活潑的性格下,不只長年與家人斷絕聯絡,若突然談到家庭更會變得歇斯底里。家裡壓抑的氣氛使得焦糖綠玫瑰的妹妹在高中時就選擇獨自逃離家庭,而焦糖綠玫瑰則持續待到成年後。

經歷被父親欺騙及妹妹離家,焦糖綠玫瑰認為生活非常孤單與無助,最終也離開家獨自一人在外生活。她認為,自己長期克制情緒,在逃離家後才終於獲得了釋放悲傷的空間與能力。然而,因長期壟罩於家暴環境下,使她在離家前期,經常於晚上做著被父親追趕的噩夢,並在深夜中伴隨著眼淚驚醒。

焦糖綠玫瑰表示,自己已不怎麼在意別人的眼光,因為清楚自己要過怎麼樣的生活。攝影/李詠瑜

憂鬱的情緒持續伴隨著焦糖綠玫瑰,直到她的女兒出生。焦糖綠玫瑰決心努力振作,只為帶給女兒好的生活環境。此外,因與她同居七年的男友同樣出現使用暴力的情況,焦糖綠玫瑰選擇不再受欺負,馬上起身反擊並與男友分手。她撰寫自身故事,期望帶給擁有同樣經歷的人有一絲慰藉,讓他們知道自身並非孤單一人。

什麼是目睹兒

根據臺中市目睹家暴兒少防治網定義,目睹兒指未直接遭受暴力,卻間接目睹、聽聞或感受到家庭暴力的發生,造成孩子產生身心創傷。善牧基金會SEE MORE目睹兒復原計畫中也解釋,孩童在遭遇創傷後可能會出現逃避、注意力無法集中或對人產生疏離感等反應。

2021年近15萬的通報件數,相較2011年增加近5萬件。資料來源/行政院、製圖/藍誼軒

隨著家暴議題浮上檯面,也讓目睹兒成為家暴中的隱憂。依衛生福利部《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統計》統計,家庭暴力通報件數逐年上升,與2011年的10萬件相比,2021年則有近15萬的通報件數。10年間,家暴案件數增加近5萬件,恐使更多孩子成為犧牲品,造成不可逆的精神傷害。

儘管目睹兒議題在近年逐漸被重視,並於2015年將其放進家庭暴力防治法中以提供協助。但根據衛生福利部2019至2021年「兒少保護受虐者人數」中統計,臺灣目睹暴力兒童僅358人。

善牧基金會臺北市小羊之家主任許瑋倫說明,隱藏在社會底下的目睹兒幾乎不可能準確計算,僅能推估卻也難以找到數據,顯示臺灣仍有需多尚未被發現的黑數。身處家暴環境不僅讓孩童面臨身心的煎熬,也可能使他們在長大成人後,出現模仿家暴的行為。若讓黑數持續增長,恐將有更多的孩童受家暴的影響。

2019至2021年中統計。台灣目睹暴力兒童僅358人,為總數的百分之一。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製圖/藍誼軒

目睹兒經歷成一輩子陰影

目睹兒在原則上雖只是看到、聽聞家暴,沒有受到肉體上的傷害,但光是感受家中瀰漫的冷漠氣氛,就足以在孩童幼小的心中留下傷痕,伴隨他們長大,影響人際關係及未來人生。

目睹兒的影響不是一時,而是一輩子。中崙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高世平指出,由於童年時的痛苦,導致容易患上焦慮、憂鬱症。長大後為擺脫現實的煩惱與痛苦,部分的目睹兒企圖輕生、吸毒、酒精沉癮、暴力犯罪,縱使立志努力學習、認真工作,但最終仍難以實現理想中的自己。

多數目睹兒雖能分辨父母不當的個性及價值觀,但多年與父母相處的他們,是否會在不知不覺中習慣這種生活模式?高世平指出,這會影響將來選擇伴侶的決定,恐挑選與家中父母性格相近的伴侶,或再次成為家暴中的施暴者或受害者,形成惡性循環,把傷痛傳遞給下一代。

以身為目睹兒的焦糖綠玫瑰為例,她與男友交往同居近七年後懷孕,但最終認清男友和父親皆會暴力對待家庭,因此她憑自己的力量反擊,並且拒絕和男友走入婚姻。

目睹家暴對孩童影響大,甚至衝擊與家人、伴侶之間的關係。攝影/李詠瑜

影響皆源於目睹兒從小的人格塑造

孩子如同種子般,需要一個健康的成長過程才能開花結果。」高世平提及,目睹兒童年長期生活在家暴環境之中,易受影響而產生負面心理。孩子的感性腦比起理性腦更早發育完成,即使還沒有到會說話的年紀,但都能感受到父母在家中的暴力行為及氣氛。

許瑋倫解釋,目睹兒所表現出的行為各異,但受創傷的核心皆源自不安全感、恐懼、焦慮。對此,高世平表示,目睹兒雖同樣在家暴的環境下長大,但對他們人格的影響並不僅限於一種,甚至可能出現完全相反的情況,大致可分為「積極正向型」與「行為退化型」。

積極正向型的目睹兒較為早熟,懂得察言觀色來感知家人的情緒,並根據對方的想法來表現自己。高世平舉例,孩子會在父母爭吵時主持公道,並安撫情緒。

此外,孩子更可能基於家中出現家暴,父母只關注雙方的爭吵,忽略對自己的關心及照顧,便會尋求外界關心。例如在學校力求表現,主動幫忙老師或同學,以獲得他人關心及肯定。由於此類型的目睹兒將悲傷壓抑在心底,外表陽光活潑與他人無異,因此較難被旁人察覺。

另一類的目睹兒為行為退化型,包含行為過動、情緒障礙、自我中心或出現攻擊及暴力行為等。高世平指出,這類目睹兒有部分希望父母關注自己,但也有可能是模仿施暴者的行為。

「行為退化型」目睹兒恐經常被旁人視為不乖巧、聽話,難以察覺孩子所受的創傷。圖片來源/Pixabay

當孩子目睹施暴過程,或感受家中可怕的氛圍,在無人解釋的情況下「他會自行產生出自己的解釋。」高世平說明,例如孩子認為自己就是父母爭吵的原因,產生自責、愧疚的情緒。另外,父母在家裡因爭執而疏於教導孩子,當他們來到學校被老師管束時便會感到不愉快,以致出現過動的表現。

許瑋倫補充,社會上也有許多案例將孩子的創傷反應,誤診為過動症的表現。因醫生在看診時,父母若僅告知孩子的外顯徵狀並無說明暴力事件,醫生便只會讓孩子服用藥物,卻無法解決創傷的根源,故孩子在服用藥物後仍會有注意力不集中、躁動等狀況。

不論目睹兒的人格是積極正向或行為退化,皆因為童年的陰霾籠罩而改變一生,影響人際關係或是婚姻生活,因此目睹兒的救援至關重要。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看見聽見 發現目睹兒》

延伸閱讀:

【目睹兒系列報導2】向目睹兒伸出援手 破除社會惡性循環

兒少家暴頻傳 即時通報降低發生率

Posts created 9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