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售加味菸品 法規爭議待釐清

記者 陳意潔、錢照融、黃心柔/採訪報導

台灣菸品專賣事業起源自1905年,迄今已有百年歷史,菸品早已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薄荷、紅茶、藍莓、哈密瓜、巧克力,數不清的口味陳列在商店菸架任君挑選,近年更有各類新型菸品問世,甚至還能從網路輕易購得,然而法規更新速度卻遲遲追不上推陳出新的菸品,國民健康誰來把關? 

為防制菸害、維護國民健康,行政院於1997年制定公布《菸害防制法》。根據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57萬幼童死於二手菸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臺灣每年約有2萬7千人死於菸害。

菸品燃燒後釋放的化學物質,有15種致癌成分被國際癌症研究署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可能導致罹患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三手菸在環境中殘留的污染物,以及煙蒂釋放的化學毒素,將持續殘留於土壤、水源中,菸害導致的長遠影響不容小覷。 

目前部分場所仍設有吸菸區。攝影/錢照融

口味新穎 灰色地帶 

《菸害防制法》於2009年完成最後一次修正公布,距今已過13年,根據《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條文總說明顯示,現行法規早已無法妥善規範所有新型菸品,諸多灰色地帶導致各種來路不明、標示不清的菸品流竄,恐造成更多無法想像的危害,社會各界一致認為應盡快修法。

行政院最新版《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共七大重點,其中包含全面禁止加味菸和電子煙、禁止吸菸年齡由未滿十八歲提高至未滿二十歲、擴大禁菸之室內外公共場所等。 

未來合法吸菸年齡可能提升至20歲。攝影/錢照融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加味菸品內含香料,各種新穎的口味更容易吸引青少年嘗試,此修正草案一大重點為預防此現象持續惡化。宜蘭縣校外會教官林育賢表示,近年來加味菸品在校園中日漸流行,雖然尚不普及,但仍需要重視及加以預防。他指出,青少年選購菸品首要考量為價格,校園尤其容易發生一人攜帶加味菸或電子煙至學校輪流分給同學使用、集資購買等情形,且新興類菸品有別於傳統紙菸,外形小巧多變,查獲困難度提升。

林育賢認為,青少年身心發展尚未健全,容易受到同儕或好奇心影響進而嘗試吸菸,使青少年未來不排斥嘗試其他菸品,導致上癮的可能性大幅提升,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應加強校園拒菸宣導與菸害衛教,配合政策改進才能從根源改善問題。 

市售菸品種類繁多。攝影/陳意潔

國民健康 刻不容緩 

然《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與立法委員、民間團體的期望仍有落差,如《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規範酒吧、夜店等須設置室內吸菸室、三人以上室內工作場所禁菸,管制加熱菸、禁止電子菸,台灣拒菸聯盟則期望採室內全面禁菸、全面禁止新型菸品。 

前立法委員陳曼麗表示,人民的健康刻不容緩,《菸害防制法》疏於整頓多年,應全力加快修法,完善政策同時加強菸害衛教,普及民眾對於菸害的認知,雙向並行才能真正達到「菸害防制」。她認為,草案立意良善,可一旦法規正式上路,未來可能將大幅改動台灣癮君子的吸菸習慣,衍生的問題同樣需要重視,呼籲政府也要考量走私、黑市、入境攜入等相關問題的配套政策。 

政府應加強對民眾宣導菸害的認知。攝影/錢照融

電子煙使用攀升 危害國人健康 

行政院大幅度修法引起多方關注,律師吳約貝認為,政府此舉恐侵害消費者權益,剝奪人民自由選擇菸品的權利。立法委員林奕華則表示,政府有權管制對國民健康有害的事物,並且吸菸過多可能導致使用醫療資源,因此更應該視為公共議題,展現出積極的態度。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近幾年國人傳統紙菸的吸菸率雖有下降,但根據衛福部2019年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平均十位就有四位吸菸者使用加味菸,她認為此項調查結果仍嚴重被低估,按《國人吸菸行為調查》歷年結果顯示,電子煙及加熱菸的使用率在2017年至2020年提升近三倍,可看出新型菸品普遍可見,並以可觀的速度成長。 

2019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資料來源/衛福部、製圖/黃心柔

根據行政院於今年一月提出的修正草案,可見其修法方向從電子煙和加熱菸的「雙禁」,走向禁止電子煙、管制加熱菸的「一開一禁」,此次將全面禁止「類菸品」,意指電子煙及不論有無尼古丁的煙油,而加熱菸因使用菸草被歸類於「其他相類產品」,只需通過健康風險評估便可進行販售。 

吳約貝指出,菸品應維持全面雙禁或者雙開,目前一開一禁政策很可能使菸品地下化,菸品的質量失去保障,導致民眾吸食更為劣質的菸品。除一開一禁政策的爭議外,林奕華則表示落實政策應將菸品載具列入納管,否則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 

空氣更清新 全民齊努力 

行政院提出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引發關注,特別是民間環保團體,其中又以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最為關切。董氏基金會以「促進國民身心健康,預防健保重於治療」為宗旨,成立華文戒菸網,利用社會倡議的方式積極宣導戒菸觀念,期望透過行動來杜絕菸品,營造良好的無菸環境。 

林清麗表示,《菸害防制法》距上回修法至今已長達十逾年,歐盟多數國家都已禁賣加味菸品,美國和加拿大也只保留薄荷口味的加味菸,臺灣應跟上國際腳步,盡速修法以確保下一代不再受加味菸誘惑。 

林清麗提到,加味菸是多數青少年的入門菸品,因添加數千種化學香料來掩蓋菸的嗆辣口感,利用特殊香氣避開傳統紙菸的菸臭味,這種包著糖衣的毒藥更吸引年輕族群嘗試,並容易使人上癮進而對尼古丁產生依賴。  

她接著強調,吸菸對人體與環境造成的影響眾所皆知,多數人只在意一手菸及二手菸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卻遺忘三手菸也是致命的關鍵,三手菸能夠依附物品上長達數個月的時間,一旦經空氣流動,將會散佈在生活周遭的各個角落,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菸蒂的化學成分對環境造成威脅。攝影/錢照融

林清麗認為,吸菸行為所製造的垃圾量,如菸品包裝與煙蒂等,燃燒垃圾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對環境的負擔也相當大,保護環境的方式就是不再吸菸,禁止販賣加味菸不僅讓國民的健康更受保障,對環境的傷害也會降低。為了促進全國人民的健康福祉,留給不吸菸者良好的空氣品質,董氏基金會盼全民能共同努力締造無菸家園。 

 

延伸閱讀:

無菸福興公園 大口吸氣不怕二手菸

電子煙存隱憂 青少年吸食率增五成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