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奧運無舵雪橇女將林欣蓉 水泥地上的傳奇

記者 郁惇採訪報導 

臺灣地處亞熱帶區,因此出賽冬季奧運的次數屈指可數, 2022年冬季奧運中,共推出四位好手代表參賽,其中無舵雪橇項目,派出女將林欣蓉,成為臺灣睽違24年再次出現的雪橇女子選手,最終她以31名成績完賽。 

林欣蓉為臺灣睽違24年的雪橇女將,最終以31名完賽。照片提供/林欣蓉

投入無舵雪橇訓練 只為圓奧運夢 

林欣蓉曾經是田徑選手,但田徑的成績並非頂尖,2016年即將進入大學時,透過學長得知雪橇運動的徵選,再加上林欣蓉十分渴望參與奧運及其他國際賽事,不過田徑的成績無法達到最高殿堂,幾經掙扎後,毅然決然地放棄耕耘多年的田徑,轉而投入雪橇的訓練當中。 

林欣蓉2016年首次參加雪橇徵選,在水泥地上進行。照片提供/林欣蓉

從熟悉的領域轉換至另一項未知的項目中,林欣蓉坦言,因為坐在雪橇時不符合人體工學,再加上以往訓練田徑時需要勾腳,但在雪橇中卻是要將腳伸直並往前頂,讓林欣蓉一開始很不適應。

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沒有天然的場地讓林欣蓉訓練,因此她只好在水泥地、冰宮練習,再加上林欣蓉才剛開始接觸雪橇運動,技術並非十分純熟,導致在訓練時常會有各式各樣的傷疤。 

起初的基礎訓練只能在水泥地進行,時常造成皮肉傷。照片提供/林欣蓉
臺灣地處亞熱帶無雪環境,因此林欣蓉在土城冰宮訓練。照片提供/林欣蓉

林欣蓉在訓練中受過許多傷,但她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2018年在拉脫維亞時,由於不熟悉滑道,導致林欣蓉的雪橇一直翻覆並反覆撞擊胸腔及頭部。在最後一趟滑行時,林欣蓉不慎從約兩層樓高處以時速100公里連人帶雪橇墜落,並且拖行50公尺後才停下,在無法動彈及無法呼吸的情況下緊急送醫,到了醫院後又因過敏險些休克,這個意外讓林欣蓉至今仍心有餘悸。 

受到貴人相助 奧運得以完賽 

2016年轉換跑道後,林欣蓉便立刻獲選為亞洲盃雪橇錦標賽國手,並且在B組青少年組摘金。不過就算獲得獎牌,除了場地及技術上受限外,由於雪橇在臺灣發展有限,加上若是參加亞洲賽事,又因為參賽國家太少,而無法申請獎金。林欣蓉起初皆以自費的方式投入訓練,直到2018年在體育運動發展促進基金會主席林鴻道幫助下,才獲得企業贊助的資金補助,得以解決資金缺口。 

在備戰冬季奧運時,林欣蓉長時間移地訓練,離家時間累積起來長達三年,談起家人,林欣蓉感性地說:「很感謝家人給予我的幫助,起初他們甚至連雪橇是什麼都不曉得。在得到企業贊助前,他們投資在我身上的金額很可觀,但他們還是一直支持我、鼓勵我。」 

林欣蓉(左二)與家人合影,感謝家人的支持與幫助。照片提供/林欣蓉

起初林欣蓉提出由田徑轉換至雪橇的想法時,配合多年的體能教練陳佳蓮告訴林欣蓉:「這不會是一條好走的路。」但陳佳蓮依舊鼓勵林欣蓉,可以趁著年輕多方嘗試。

對於近年林欣蓉的表現,陳佳蓮認為,因為雪橇的特殊性,必須要常常到國外滑道練習,雖然林欣蓉移地訓練時不會跟隨至國外,但兩人時常以視訊、通話的方式「零時差」訓練,這次林欣蓉冬季奧運完賽也替她感到開心。 

林欣蓉感謝教練陳佳蓮的幫助,使她得以完賽。由左至右為陳佳蓮、游泳選手王渼茜、林欣蓉。照片提供/林欣蓉

雪橇發展困難重重 空架雪車追逐更好成績 

無舵雪橇在臺灣發展十分困難,中華民國雪橇協會表示,由於臺灣場地及環境受限,導致缺乏運動人口,因此雪橇在臺灣發展確實不易。但協會依然會致力推廣雪橇運動,也會盡力栽培更多優秀選手,讓臺灣得以在世界舞台站穩腳步,並在國際賽事嶄露頭角,讓更多人認識臺灣。 

中華民國雪橇協會將致力栽培更多優秀選手,讓世界得以看見臺灣。照片提供/林欣蓉

參加冬季奧運讓林欣蓉認為自己具有使命感,造成龐大的心理壓力。成功在冬季奧運完賽後,林欣蓉笑著說:「真的是如釋重負!但我也以自己為榮。」不過話鋒一轉,林欣蓉直言,雖然完賽,但由於無舵雪橇的奪牌機會不高,因此未來將會致力於空架雪車的發展,讓自己在冬季奧運中能有奪牌機會,除了要再次挑戰冬季奧運外,也要讓自己在國際舞台中有更好的表現。 

林欣蓉表示未來將會致力於空架雪車的發展,讓自己在國際舞台中有更好的表現。照片提供/林欣蓉

 

延伸閱讀:

冬奧如火如荼 冰壺在台難發展?

資源人才匱乏 競速滑冰發展的困境

Posts created 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