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環保公衛

化解石虎保育危機 志工不遺餘力

記者 張紫婷、翁語慧/採訪報導

石虎是台灣目前唯一的原生貓科動物,生活在低海拔的山區或丘陵地,故有「淺山精靈」的美名,石虎外型與家貓虎斑貓相似,也有不少人會將兩者認錯,其實從外表就能做出區別,石虎四肢較粗、額頭有白色條紋、身上的花紋是斑點狀和褐色毛皮;虎斑貓的四肢較細小、額頭與皮毛同色以及身上的花紋是條紋狀。 

外型與家貓相似的石虎是台灣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照片提供/石虎保育協會

石虎在台灣是僅存的野生貓科動物,主要分布在苗栗、台中以及南投,目前在台灣僅剩三百隻至五百隻,是嚴重面臨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動物,威脅到石虎生存的稱為石虎六大危機:棲地蠶食鯨吞、棲地品質惡化、路殺危機、雞舍衝突、非法獵捕、流浪犬貓威脅。 

石虎的棲地與人類開墾區域有高密度的重疊,在人類的開墾下石虎的棲地不斷的縮減,原本生活的地方變成一條又一條的道路、一棟又一棟的房子,越來越多山路的開發也造成層出不窮的路殺事件。

苗栗的山區設置警告標語,提醒用路人注意野生動物。攝影/翁語慧

而當石虎的棲地縮減,找不到獵物的石虎就會到山坡地養雞戶的雞舍裡,將雞農圈養的雞當作他們填飽肚子的食物,損失財產的雞農,進而心生怨恨,使用捕獸夾及毒餌傷害石虎,造成石虎與雞農之間的雞舍衝突。

而近幾年經過宣導,非法獵捕的行為改善許多,但流浪犬貓的問題日益嚴重。在野外,流浪狗會成群結隊的攻擊石虎,造成石虎受傷甚至死亡,而流浪貓與石虎的血緣較為相近,也容易造成疾病之間的傳染,造成石虎生病、死亡。 

受到各種危機威脅的石虎,面臨著瀕臨絕種的未來。製圖/翁語慧、資料來源/石虎保育協會

為了守護石虎,台灣有一群熱愛石虎的人組成石虎保育協會,由「石虎媽媽」陳美汀創立,帶領一群熱血的志工一起守護石虎,石虎保育協會透過一場又一場的座談會,告訴在地居民石虎的重要性,喚醒在地居民一起保護以及愛護當地的野生動物。

熱愛石虎的志工們在假日無償的搭建雞舍。攝影/張紫婷

面對棘手的雞舍衝突,協會主動聯繫雞農,在假日號召志工,在石虎經常出沒的雞舍建設柵欄,讓石虎無法進入到雞舍裡面,讓雞農的財產不再受到石虎的威脅,也有許多雞農對石虎的態度不再只有反感及討厭。

協會專員與雞舍主人協調搭建雞舍的相關事宜。攝影/翁語慧

而除了改變態度的雞農以外,在苗栗也有一群農民為了保護石虎及生態,利用友善農地的方式耕作,不撒任何農藥及除草劑,維持農地的純淨,種出了友善農地的石虎米。

農民阮長明是最早開始在當地開始友善農作的農民,他也說到停用化學藥劑後,農地的生態更豐富多元,也在農地裡拍到石虎的身影,雖然在農耕上會比較麻煩,但仍願意為了野生動物及生態做出努力。

農民以友善農地的方式耕作,愛護大自然以及野生動物。攝影/翁語慧

陳美汀提及,石虎在台灣是個指標性且有代表性的物種,也是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如果石虎消失了,對台灣整個生態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在保護石虎的過程其實也是在保護所有的野生動物。

她也呼籲所有民眾,保育石虎及野生動物從生活中就可以做起,選擇友善農地的農產品、開車行經山路時放慢車速、關心棲地的開發案等,大自然是孕育一切之母,所有人都應該好好與在這片土地共同生活的動物和平共存,守護野生動物以及大自然。 

在苗栗縣通霄鎮的烏眉社區可以看到石虎的彩繪,提倡保育的觀念。攝影/張紫婷

延伸閱讀:

友善農地 苗栗種植「石虎米」 推廣保育

當保育不再是紙上談兵 ​看各界如何動員護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