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獴媽媽溫芳玲 從狐獴身上找到愛

記者 蘇芸潔、謝依彤、莊依軒/採訪報導

近幾年來,許多民眾受到《獅子王》電影裡的角色「丁滿」的影響,認識原生地在南非喀拉哈里沙漠的「狐獴」。牠們只有人類五分之一的身高,卻是比人類更有家庭觀念的群居動物。從國立台灣大學畢業的溫芳玲因為一次契機,使她從狐獴身上看到自己感到陌生的「家人愛」,毅然決然地隻身前往南非,最後成為首位華人狐獴攝影師,後常被稱作「狐獴媽媽」。

狐獴家族每天早晚會有固定的時間聚集在一塊。照片提供/溫芳玲

因緣際會 感受親情

在2007年一次因緣際會下,狐獴媽媽溫芳玲從網路上看到一支狐獴哥哥保護狐獴弟弟的影片。在狐獴家族的上空,有一隻老鷹從空中瞄準一隻狐獴弟弟,準備向下捕獵,就在生死關頭,狐獴哥哥迅速把弟弟蓋住,待危險過後,再將弟弟叼回洞穴。因此她深受狐獴家族愛的力量所感動,決定遠赴肯亞拍攝狐獴。在曠野之地,溫芳玲重新檢視自己與父母生疏的感情。

她一路走來,人生崎嶇蜿蜒,有很多時候都是獨自面對所有壓力,很少有跟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時光。像是溫芳玲在2015年3月確診罹患乳癌,她的特助宋培華就特別回憶提到這段時光:「一般我們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會說:你還好嗎?那我就在醫院陪你啊,可是狐獴媽媽就是一個人。」為了明白父母與家庭的關係,溫芳玲去到南非,透過觀察狐獴家族的行為,重新感受到「家庭」的功能。      

溫芳玲談及:「狐獴家族在保護家人這件事情上是拋開生死的。」就算有一隻老鷹俯衝下來,附近也沒有避難洞穴,一隻狐獴都不會逃跑。大的狐獴反而會集結起來,把小的狐獴保護在中間,並藉由上下擺動的動作,擾亂老鷹視線。但在過程中,還是有一隻狐獴被叼走,而被叼走的狐獴會被帶回巢穴餵食小鷹,結局就像是鬣狗進食一樣,會一口接著一口,牠的死亡時間太漫長,會痛不欲生,而這樣的付出是人類難以做到的程度。

自我認識 生命可貴

除了在狐獴身上學習到如何去愛,對溫芳玲來說,帶給她更多的啟發是對生命的珍惜和自我認識的提升。她談及狐獴有七大特異功能:直視太陽、可以聞到地底三公尺以下、小尖牙可以剃掉黏在皮膚上的蝨蟲、肌肉可以隨時吸熱跟散熱、尾巴是第三隻腳、有180個骨節,人類不能彎的地方牠全部都可以動、耳朵有關閉系統自動將沙土過濾掉。

溫芳玲會向那些自認為弱勢的孩子們喊話,狐獴身上都有隱藏版的實力,讓牠在面對滿是天敵的環境都能生存下來,「你還有什麼看不起自己的地方!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輕視別人,別人只是沒有把隱藏版的實力告訴你。」

溫芳玲在南非攝影固定不動時,偶爾會被狐獴爬上爬下。照片提供/溫芳玲

找對方法 真正去愛

台灣近期飼養狐獴興起風潮,不過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狐獴之輸入檢疫條件公告「自國外輸入狐獴,限由公立或政府立案之私立動物園、學術研究機構及馬戲團(或其代理人)檢具申請書,向動物檢疫主管機關申請核發輸入檢疫條件,並符合本輸入檢疫規定始得輸入。」溫芳玲談到,雖有法條明文規定,卻沒有公部門站出來處理市面上販售狐獴的行為。

溫芳玲提及對待狐獴就像父母正確的對待孩子,不是把孩子形塑成另外一個自己,必須照著孩子的特質去愛他。如果想要幫助狐獴,去到前線是最好的辦法。

狐獴媽媽溫芳玲。攝影/謝依彤

狐獴離家出走 台灣生態隱憂

台灣這波飼養狐獴潮,背後暗藏流浪狐獴等問題。終結流浪動保聯盟成員Rex說,一旦狐獴在野外出現,大致會產生三種生態隱憂,第一個是在台灣的原生物種有可能會因此消失,第二個就是農地破壞的問題,最後一個則是疾病擴散問題。

一旦狐獴被野放在外,極有可能造成農地衝擊。攝影/蘇芸潔

Rex表示:「狐獴的體型在台灣其實也有相當多同體型的生物,例如白鼻心、鼬獾,牠們的食物跟生態位置其實是有重疊的。」背後代表的意涵就是狐獴一旦被野放在外,就會導致跟白鼻心、鼬獾這種台灣原生物種在食物上有競爭關係,使原先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物種因為食物變少而消失。

另外,狐獴是一種非常擅長挖洞的小動物,一個狐獴家族挖的地道佔地約為一個足球場大,因為牠們要擴大自己的領土,且生活在沙漠時,牠們是食物鏈最底層的生物,所以家族越大對牠們來說越有利。當狐獴認為這塊土地適合生長就會開始築巢,卻不知道這塊地能不能挖,很有可能造成農地的破壞,因此農業就成為第一個受災戶。

狐獴會透過挖地洞來建立自己的王國。攝影/莊依軒

此外,看不見的敵人最可怕。在1347–1353年間在歐亞非大陸上流行的黑死病,就是個經典的例子。狐獴是從南非來的生物,若沒有被檢驗出身上帶有的感染源,又不慎遇到流浪狗將帶有感染源的走失狐獴咬傷,流浪狗很大的機率會感染到病源,最後透過跳蚤寄生在人類身上,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一個物種滅絕。  

最後Rex也提到飼主責任的重要性,只要每位飼主都做好自己應盡的責任,就不會有流浪狐獴的出現,上述的隱憂也將不存在。

農委會未列管 狐獴走失問題大解析

電影《獅子王》中丁滿古靈精怪的可愛形象深受大眾喜愛,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股養狐獴的風潮。現實中的狐獴個性像小孩子般親近人,喜歡「抱抱」,但也格外膽小且易受驚嚇,飼養上需要特別關心,並注意走失問題。

第一批合法進口狐獴於2015年輸入台灣,現在民眾飼養的狐獴多藉由人工繁殖而來。狐獴的飼養方式和貓相似,可食用貓飼料和使用貓砂,環境需保持通風和避免長時間曝曬。除了飼料,蟲也是牠們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例如:麥皮蟲、麵包蟲。狐獴繁殖業者賴祐宣便呼籲飼主,別因不喜歡、害怕就不餵狐獴吃蟲,想飼養就必須做出妥協,善盡飼養的義務。狐獴飼主嵐芯語也表示,剛開始養狐獴花了很大的心力讓自己克服餵麵包蟲的恐懼。

為了讓狐獴營養均衡,除了讓牠食用貓飼料與蟲,蔬菜也不能少。攝影/莊依軒

但狐獴這種新寵物目前並未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列管範圍內,若走失了,即使有注射晶片,狐獴也只能以狗或貓的身份去登入寵物協尋平台,會有「養了一隻名為狐獴的狗」的狀況發生,導致難以單靠晶片代碼找回。因此賴祐宣表示,在將狐獴交給飼主前會特別叮嚀一定要綁好牽繩,才能避免走失後難以找回的憾事發生。

帶狐獴外出,一定要綁好牽繩以防走失。攝影/蘇芸潔

不只狐獴,台灣還有許多其他特殊寵物的飼養潮,​​例如:浣熊、鼬獾、龍貓等。不論飼養何種寵物都不應為博眼球、新奇而讓寵物成為一種炫耀財,應在飼養前做足功課,衡量是否有能力滿足寵物的需求和給予足夠的愛。對此,賴祐宣也呼籲,不只針對狐獴,對待所有動物都應有貫徹始終的態度。

 

延伸閱讀:

寵物壽命增加 老年照護升級

寵物行為訓練 為人寵生活創造雙贏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