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與環保的取捨 快時尚需兼顧永續

記者 王怡茹、謝艾純、張藤懷/採訪報導

根據Statista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服飾業總產值將在2025年上看2.3兆美元,且2021年至2025年的年均增長率預計為9.09%,幾乎是covid-19大流行前的兩倍增長率,在未來,人們只會花費更多金錢在購買衣物上。

快時尚(Fast Fashion)」一詞可追溯至1986年服飾品牌GAP創辦人所提出的零售商經營模式,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且具有快速方便、款式多樣性、便宜、流行的特點,而消費者買的是流行與衝動,非全然的必要性。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教授黃佩鈺表示,「快時尚已經成為全球服飾產業的一個現象」。

快時尚服飾的消費者多為年輕人。攝影/王怡茹

服裝業者翁莉蓁指出,快時尚現象有利有弊,雖然挾帶龐大的商機及利益,但也衝擊傳統產業及環境生態。她說明過去隨著季節更替販售服飾,現在卻需要多準備至少一倍以上的單品,才能滿足客人對新鮮感的需求。相較以往民眾皆為「被動」獲取資訊,傳播科技的進步加上直播賣衣型態式微,時尚不再是遙不可及,更促使受眾自發尋找適合自己的風格,縮減消費者、商家、與時尚之間的距離。

隨著自媒體的的發達,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服飾賣家,如何在快時尚潮流佔有一席之地,不被雨後春筍的店家瓜分流量,是目前業者最大的挑戰。翁莉蓁表示,快時尚求新求變的特質,可能導致店家為了應對消費者喜好而不斷更改款式,如此一來就失去衣服的價值。除了自訂「爆款」及「不敗款」服飾外,也可以創造具店家理念的服飾,或是特殊的聯名款,吸引不同客群也穩固自己的品牌定位。

產製過程 汙染環境

水洗工廠的汙水處理槽。攝影/張藤懷

因應快時尚模式大量產製衣物,卻同時對地球環境造成影響,環保團體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指出,塑膠原料易取得製造,不像棉或麻等植物需生長收割,現今衣料材質多使用從塑膠瓶萃取出的聚酯纖維,在清洗過程中易產生塑膠微粒(Microfiber),隨著下水道排放至河川水體或海洋,且在染衣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藥劑,也將經由汙水排放,造成水源汙染。

衣物水洗後排放的汙水,經過污水壓濾機分解產生的汙泥,最後交給清潔隊回收。攝影/謝艾純

此外,由於奈米科技的進步,廠商推出防水、抗污等機能型衣物,當下即廣受消費者青睞,但謝和霖直指,此種服飾通常添加「全氟化合物」在衣料表面,又被稱作「永遠的化學物質 (forever chemicals)」,即使經由焚化爐燃燒也很難完全去除。

美國奧本行銷管理博士李俊格亦說明,成衣從前端的棉花種植即需要大量水分,到後端的回收都有可能對環境造成汙染,相較於聚酯纖維或尼龍材質較難被環境分解,選擇棉、麻、絲等天然料質對環境負擔較小,但最好的解決方式還是從源頭減少產量。

全球化經濟 牽涉人權議題

人權議題、環境汙染、及永續環保皆屬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資料來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製圖/王怡茹

第三世界多為勞動力密集的發展中國家,以低廉的薪資吸引外國廠商進駐,但工作環境、福利制度卻不完善,壓榨勞工的事件屢見不鮮。黃佩鈺無奈表示,快時尚產業與全球化的經濟模式環環相扣,而供需法則是市場經濟走向的依據,當我們期望以便宜的價格購進服飾時,就是把成本外部化到環境汙染及人權剝削,若要落實社會正義,廠商及消費者皆必須意識到此問題並且改變銷售及消費模式。

精準掌握需求 快速追求流行

快時尚得以崛起的前提,在於消費者對購買流行服飾的慾望。「從消費端來說,快時尚是個非常有魅力的經營模式。」黃佩鈺認為,時尚的特質本就是求新求變,而快時尚顛覆傳統服飾產業的設計與作業系統,讓消費者隨時都可以購買新款。

黃佩鈺指出,多年來相較其他商品的消費支出,服飾的價格是下降的,當下消費者已能用更低廉的金額買到更多的衣服。永續品牌FYNE總監蔡孟熹也表示,服飾本就是人的基本需求,相較於專櫃的價格,快時尚產業讓追求流行、時尚的門檻更好跨入,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自然大幅提升。

除了價格的優勢,輔仁大學織品系副教授古德興亦指出,快時尚除店面選址交通便利、空間大且商品多樣化外,售後服務也是一大亮點,絕大多數的商品退換貨期限都長達30天,導致消費者在選購時就會減少猶豫的機會。

再者,網購的便利性和網路促銷活動,例如黑色星期五、雙十一折扣等噱頭,更容易刺激消費者購買的慾望。消費者謝小姐就自嘲每當遇到雙十一就會放寬自己的「標準」,不是非常想要的衣服也會一起結帳。復因社群軟體的發達,民眾更關心和注重流行時尚,明星或網路紅人身上的穿著打扮,也會吸引消費者去購買同款或類似的商品,黃佩鈺即指出年輕人尤其喜好追隨流行趨勢,但因為經濟能力的限制,多數都會選擇快時尚服飾。

環保意識 永續時尚

2015至2020舊衣回收量。資料來源/環保署舊衣回收統計、製圖/謝艾純

根據《新紡織經濟報告書》指出,自2003年以來全球的衣物總量成長了兩倍,但衣物利用率卻減少了36%。如何避免快時尚所帶來的剩衣問題不只有品牌業者需要思考,消費者也應該要調整購物的模式。挑品公司負責人張倞菱表示,面對永續時尚台灣還有一段路要走,雖然民眾漸漸有更多環保的意識,但有意識不代表能夠實踐,有沒有辦法克服慾望才是主要關鍵。

張倞菱指出,永續時尚從原物料採購、生產製造、消費者使用、運輸到回收器具,生產者在每一個階段,都需考慮如何能對環境造成更少傷害。在上述生產端的每個環節中,如何同時減少資源浪費又符合經濟利益,是永續時尚業者必須克服的一大難題。

水洗工廠訂單,尚未經過水洗處理的牛仔褲。攝影/張藤懷

「永續時尚就是回收跟再製。」蔡孟熹認為延續商品的生命週期,使原本視作廢棄物的衣服發揮最大功用,就是一種永續的呈現。例如將消費者不要的衣服重新設計、改製為包包或各種不同形式產品,進而達到循環利用的效能,都是通往永續時尚的方向之一,也對環境具有正面貢獻。

在達到永續時尚的過程中,身為消費者的民眾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消費者的需求導向將會決定市場的走向。若真正考慮到永續,相較於選擇服飾的材質,更該注意的是衣料製造過程是否落實保護環境。至於品牌方面,則應於設計之初即思考規劃後續回收處理的問題。張倞菱表示,在設計的當下若能減低拆解過程即可降低成本,抑或於回收系統使用單一材質,均可為永續時尚盡一份心力。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流行與環保的取捨 快時尚需兼顧永續》

延伸閱讀:

循環經濟新創展 串連起環保生活圈

循環經濟興起 「以租代買」正流行

Posts created 7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