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議

科學新聞報導 媒體搶快亦須求好

記者 黃宜筌、吳婉瑜、吳堇瑜/採訪報導

今年6月11日,衛生福利部發出公告澄清東森財經新聞的「趕在高端解盲前 食藥署搶發審查標準!網批:根本先射箭再畫靶」報導中含有錯誤資訊。當媒體在追求即時,迅速將新聞資訊傳遞給閱聽人的同時,有可能發生資料錯誤或是消息來源有問題的狀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媒體該怎麼做成了重要關鍵。

報導科學新聞,記者須審慎看待消息來源。圖片來源/Pexels

讀者不同 難易有別

「科學」一詞,依據教育部字典解釋,廣義的科學泛指一切有組織、有系統的知識,其中又可分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四大類。此外,在吳文龍於《科學新聞傳播的發展與困難》一文當中所述,科學傳播可被簡單定義為傳播關於人類所有科學性的技術活動,例如科學知識的傳遞即為廣義科學傳播當中的一種,而科學新聞亦包含在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張俊彥表示,會有不同種類的科學媒體產生,原因與其受眾有關,例如專業期刊是針對擁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所發行的而科學雜誌如《科學人》,是給對科學有興趣、有些科學知識的人看的。一般媒體雜誌則是專門寫給一般讀者,像是《紐約時報》、《聯合報》或《中國時報》裡都有相關報導。

傳授科學知識的專業科學雜誌「科學人」。攝影/黃宜筌
各類科學媒體的舉例與受眾比較。製圖/吳婉瑜、資料來源/張俊彥

時間不足 影響報導

當媒體在報導科學新聞時,勢必會遇到一些困難之處。張俊彥就提到:「如果說記者要做科學新聞報導,坦白講他只能報導現在發生了什麼事,可是背後很多科學理論要花很多的時間,而且也會受科學的不確定影響。」

報導者》記者陳潔則表示,困難的地方在於題目太多導致時間不足,但新聞品質是報導者堅守的目標,在處理新聞時,就算要跟進其他媒體發布即時新聞,也不為了搶快減少任何應該做到的步驟。 

而在泛科學科學月刊》等科學平台上擔任專欄作家的廖英凱也提到:「遇到專業術語或專業科學理論時,能夠使用一些範例做簡單比喻傳播者可以尋找合適且成熟的解釋方式,同也需注意,不應該使用錯誤的方法傳遞科學資訊,反而導致傳播專業學理的失真。」

審來源 落實查證

張俊彥認為,在如何維持科學新聞的正確性上,應多去採訪不同的人,尤其若是報導新的科學發現,裡面勢必含有許多爭議,記者應去訪問多方意見,這樣才能得到比較平衡的報導。

泛科學上撰寫科學相關文章的專欄作者張瑞棋透露:「下筆前會先鎖定文章的受眾,也會先思考該如何起頭有了個能夠引起他人興趣的開頭,讀者才會願意往下看。」

報導科學新聞,新聞記者需要注意的是審慎看待所有消息來源,以免輕信假消息;而科學媒體的作者則是需要設想一個吸引人的文章開頭,好讓閱聽眾有閱覽的興趣。

身為傳遞知識者,在報導科學新聞時,新聞記者需要注意的是審慎看待所有消息來源,以免輕信假消息。攝影/吳婉瑜

但無論是任何一種媒體的撰稿者,在處理含有專業知識的科學新聞前,都必須事先做好萬全準備。提前蒐集相關參考資料、並多次針對消息來源進行多方查證,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對專業知識負責的態度。

訊息變化快 須多方蒐集資料

東森財經新聞趕在高端解盲前,食藥署搶發審查標準!網批:根本先射箭再畫靶該則報導中,僅憑網友在論壇對高端疫苗二期解盲成果的主觀見解,直接引用單一看法草率定論「審查標準是為高端疫苗實驗量身訂做」,讓報導出現錯誤的資訊。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該則新聞有誤之處,於衛福部官網刊載澄清新聞稿,內文強調疫苗審查標準並非取得高端疫苗資料才發表,而是由專家研討後訂定。

張俊彥認為:「科學這類學科,相對其他領域而言進入門檻比較高。」因此他認為其背後的研究理論要花很多時間梳理,報導難度比較高。

科學新聞中需兼顧正確性、即時性、易讀性的平衡。攝影/吳婉瑜

每篇新聞報導的消息正確性與記者為此所做的努力有關。撰寫過許多篇疫情新聞的陳潔表示:面對千變萬化的資料下,記者需要事前做足功課,並多加留意國外的發展情形。」相關資料不能只有參照疫情指揮中心的官方消息,要隨時抱持著懷疑心態、積極採訪專家,才能挖掘到更多面向的資訊。

整理專家提供的專業術語資料時,陳潔認為「應以讀者立場為出發點。」徹底理解相關資訊後,嘗試用簡單準確的方式精簡內容,並善用舉例、比例或是圖片來搭配文字。完稿後再交給《報導者》的同仁,請對方作為讀者閱讀,並於討論後進行修改,確保閱聽眾能輕鬆獲取文章裡面的知識。

深入淺出 激發讀者興趣

張俊彥曾與電視台TVBS合作製播《科學不一樣》的新聞短片,目標是吸引一般大眾,幫助他們更了解科學研究。他認為,科學節目的製播模式與其他節目不太一樣,一般節目背後都有商業相關因素驅動,會選擇偏向大眾喜好的內容藉此吸引更多觀眾。他同時提到,科學講究真實性,節目在挑選題材、蒐集資料方面都會非常謹慎,因此大眾可能會覺得過於專業而感到無趣。

科學新聞必須提供淺顯易懂的資訊。攝影/吳婉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劉湘瑤表示,科學充滿的不確定性也就是科學家們各有不同的觀點,每個議題都有正反意見,是否能真實地把這些不同面向呈現出來正是科學新聞的困難點。

張俊彥指出,以新冠病毒來說,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研究出現許多不確定性,即便被新聞或期刊報導出來,都還是有可能再做修正。他表示,科學的即時新聞在正確性上要多方去參考的難度較高,且研究過程中有很多是受眾不知道的細節及理論,但作為傳播者,先知道大眾想要了解什麼,再提供淺顯易懂的資訊,那麼可能就會引起民眾閱讀的慾望。

張俊彥認為,會特別注意科學新聞或期刊的人都是對科學有些興趣,若是想提升民眾對科學媒體的關注與觀看,可以先從節目的時長與內容開始改善。他指出,像《Discovery》這類節目相對於一般節目收視率要低很多是因為時間較長,因此他建議以短版90秒的新科學新聞報導方式或是挑選貼近生活的議題,更能夠吸引民眾觀看且激發對科學的興趣。

 

延伸閱讀:

新媒體轉型挑戰 訂閱會員制成熱議

公信力降低 台灣媒體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