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家園3】政府補助的進與退 共享經濟打造綠色「騎」蹟

記者 阮郁馨、陳心慈、黃孟凡/採訪報導

我國要推動電動機車產業將會面臨許多阻礙及困難,例如:充電站在各縣市分佈不均、電動機車年平均花費高、政府津貼等。

  • 充電站分布不均

電動機車充電主要分為私有及公有兩種類型。若購買的機車是符合可自行在家充電的機型,充電問題就得以解決;若無法在家自行充電,就需思考充電的需求。

根據電動車產業網資料統計,電動機車的充電站在雙北設置較多且密集,其他地區則為分布較不均和距離較遠。雖然電動車廠牌 Gogoro的電池交換系統十分簡便又快速,但此系統只限其公司產品使用,看似便利但不普及。面對這樣的充電方式是無法負荷台灣龐大的機車族,顯然是有待改善的,同時這也是電動機車在台灣推行不易的原因之一。

  • 年均開銷大

交通部所公布的「2018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中,數據呈現全體機車平均每星期耗用汽油、充電或租用電池費為109元,電動機車花費143元,顯示電動機車高於全體機車花費。若所有花費加總來看,騎電動車的全年開銷將比一般機車高出不少。

  • 政府津貼補助

目前消費者仍視環保署及各縣市政府的補助津貼,作為購買電動機車的參考依據。民眾在購買電動機車時最常遇到的是各縣市政府補助的時間、開放名額、排程等問題。政府的補貼政策與政策施行時間影響消費者的買氣,對於電動機車的推廣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

政府津貼補助。製圖/黃孟凡

電動車推行困境

臺灣自民國88年開始開發電動機車,環保署104年公告施行「淘汰二行程機車及新購電動二輪車補助辦法」,範圍涵蓋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針對重型與輕型機車,分別提出不同補助以增加買氣,電動機車的銷售量也因此不斷上升,根據公路總局統計,從104年的五萬輛,直至108年電動機車總登記數已經超過三十五萬輛。

電動機車登記數指數型成長。資料來源/公路總局、製圖/阮郁馨
  • 政府補助與電動機車成長

1.電動機車掛牌數普遍形成年初減少、年中至底增加現象(以台中市為例)

六都的電動機車掛牌數普遍形成年初(約1至3月)下降、年中到年底(6至12月)起伏增加現象,主要是因為政府推行的補助政策各縣市政府新年度的補助政策幾乎都會在2至4月公告,在不知道補助金額的狀況下,顧客只要不急著換車,通常都不會輕易下手,因此掛牌數明顯下降。

政府公布補助後,6至9月是機車換購潮,各大廠牌紛紛推出優惠活動。年底則是當年度補助要截止申請,不買車領牌便無法申請補助,待到明年補助可能會變少,故1112月為第二波購車潮,掛牌數因此而上升。

台中市重型電動機車隨政府補助有所波動。資料來源/公路總局台中市環境保護局、製圖/阮郁馨

2.政府補助提高時,電動機車月成長率則高

Gogoro新莊幸福門市值班經理林宗翰表示,政府補助對電動機車銷售造成很大的影響。若沒有補助,在消費者對電動車還不熟悉的狀態下很難推行。

政府的補助金額也影響著電動機車的掛牌數,以新北市與台中為例。106年新北市重型電動機車補助為新台幣一萬元,掛牌數成長率大約是百分之五左右,107至108年時,補助增加為一萬兩千元,月成長率相較於106年明顯增長,大約到將近百分之十。

新北市政府補助增加帶動電動機車的掛牌數上升。資料來源/公路總局新北市環境保護局、製圖/阮郁馨

台中市重型電動機車補助從106年的一萬四千元逐漸下降至109年的七千元。比較每年的7至9月,也就是購車高峰期,從中發現隨著補助金額的減少,電動車月成長率也逐漸降低。

3.109年各縣市政府補助減少,電動機車掛牌總數仍上升

109年電動機車的補助金額都大幅減少,新北市甚至將補助砍半,五都(不含高雄)重型電動機車補助下降百分之三十五。而六都在108年時補助較107年下降百分之十二,但重型電動機車掛牌數量仍往上成長百分之五十三。當大眾逐漸認同電動機車節能減碳的概念,在市場上有一定市佔率與穩定度,政府的補助也就慢慢退場,民眾的買氣也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 輕型電動機車的漲幅(以台北市為例)
新款輕型電動機車上市帶動民眾購買率上升。資料來源/公路總局、製圖/阮郁馨

電動機車在市場中快速成長,其中Gogoro逐漸成為領導品牌,是各個族群購車首選。108年電動機車市占率18.7%Gogoro的占比高達16%六都政府針對每臺輕型電動機車平均補助近一萬元,然而購買量並不高。但在108年約九到十二月時,六都皆呈現比歷年都要高的明顯漲幅,其原因來自 Gogoro VIVA輕型機車首度上市。

輕型電動機車優點。製圖/黃孟凡

共享時代的來臨

各國為有效控制全球暖化,陸續展開許多綠色運輸政策,當中電動機車上路也被視為綠色運輸的作法之一。為推動節能減碳及鼓勵電動車產業發展,臺北市積極推動4U首都生活圈也就是指從腳踏車YouBike、機車U-Motor 、汽車U-Car到車位U-Parking都符合「共享綠能E化」的概念,透過以租代買,降低私人交通工具的持有率來降低環境污染和城市交通壅塞的問題。

WeMo Scooter是台灣最早開始營運的共享機車 。攝影/陳心慈 

共享電動機車為低排放與方便性兼具的交通工具,不但減少碳排放量,同時也降低石油需求的依賴。在台北街頭隨處可見共享電動機車的身影,多數共享經濟的電動機車使用者為年輕族群,相對於選擇交通工具時會考慮的因素:便利性、自行掌握交通時間、使用低為首選考量,讓民眾不用負擔保養、電費、維修等各種問題,僅需支付小額金錢,就能擁有愉快的騎乘體驗。

同時藉由共享交通的便利服務,業者也開啟更多元的共享租賃方案,另一方面也讓自家品牌的電動車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潛在客戶族群。

台北市電動公車提供民眾低噪音及無車輛震動的舒適搭乘環境。攝影/陳心慈

除了電動車的推動外,政府也進行齊頭並進的改善,推廣其他節能減碳的方式,例如台北市就擴大大眾運輸系統的路網,對公車路網進行整合,並引進低碳化的電動公車等,雖然碳排放量的數據無法輕易量化,加上短時間之內無法反映對環境的成效,但是在政府、企業、人民三方合作之下,綠能政策確實能夠為下一代打造一個環保且共生共融的永續環境。

 

系列報導:

【綠色低碳家園1】政策之下 電動機車的推廣與困境

【綠色低碳家園2】翻轉燃油市場 電動機車的優勢與推行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綠色低碳家園 電動機車的推廣與困境

Posts created 10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