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環保公衛

塵封半世紀 社子島成都市桃花源

記者 戴君伊、吳允芊/採訪報導


「社子島」其實並非一座「島」,而是士林區延平北路七段到九段的別稱,被基隆河與淡水河兩條大河圍繞,像是個遺世獨立的小島。56年前,為了解決大台北淹水問題,社子島被政府劃為防止水庫潰堤時的滯洪區,1970年正式宣告禁建、限建。多年來,台北市各區逐漸開發、都市化,唯獨社子島地區彷彿被按下暫停鍵,塵封在過去。

在社子島末端可看到基隆河與淡水河的交匯處。攝影/戴君伊

防淹水成災 被遺棄的社子島

社子地區因為地勢低窪,且被兩條大河包圍,只要一有強降雨,就容易有淹水的情況發生。1963年,超級颱風葛樂禮侵襲北台灣,又剛好適逢大潮,整個台北市因為海水倒灌而大淹水,其中,社子島更淹了將近一層樓高,泡在水中長達三天三夜,奪走了數百條人命。

隔年,陽明山管理局為了防止嚴重洪患再度發生,開始在士林區大河沿岸設置堤防。不過,在最尾端的福安、富洲兩里,卻被隔絕在堤防之外,成為了防止台北市淹水的預備滯洪區。居民楊先生表示,為了保護台北市,社子島無條件被犧牲,讓居民們非常無奈。

李忠記宅已有百年歷史,被列為一級古蹟。攝影/吳允芊

彷彿坐上時光機 穿越到古都

社子島發展受限制至今已將近半世紀,使得走進社區內猶如坐上一台時光機,老舊彎曲的街道小巷與高低不齊的平房、古厝印入眼簾,呈現出與繁榮台北市截然不同的樣貌。

在社子島繞了一大圈會發現,包含著兩個里的偌大社區內,竟不存在著任何的連鎖超商、超市,也因為如此,這裡保留了許多充滿歲月痕跡的雜貨店,賣著所有的民生必需品。

葛樂禮颱風淹水時,李和興宅二樓曾容納約100人避難。攝影/戴君伊

被迫塵封半世紀 保留獨特文化

除了有老祖先留下來的古厝外,社子島內居民感情深厚,九大聚落都仍然保有許多傳承近百年的風俗民情及文化產業,包含有別於其他地區的扒龍船文化夜弄土地公等活動,維繫著居民對於家族以及傳統文化的情感。

此外,社子島也是工廠的大本營,因為禁建造成地價低廉,吸引許多人在這開設工廠,幾乎是每走兩步路就能看到印刷廠、家具廠,支撐起大台北地區各種的紙張、家具的製作工程。

走到社子島末端,越過六尺高堤防,即是鳥頭公園,不僅有一大片綠油油草地與河畔步道,還可明顯看到兩條大河的交匯處。紅樹林溼地孕育了世河野生動物棲息的環境,鳥類多達40種,且在退潮時,還會有招潮蟹出沒,處處充滿令人稱奇的景象。

遠離高密度開發城市的喧囂,社子島別有一番風情,河畔美景與夕陽餘暉成了都市居民放鬆、休閒的好地方。不過,這一切恐怕都將在開發後,面臨消失的危機。

社子島內有許多破舊老房,因為禁建令而無法整修。攝影/吳允芊

社子島要開發 淪政治選舉口號

每到接近選舉時刻,「社子島要開發」淪為候選人搏版面的選舉炒作,多年下來政見換湯不換藥,卻始終沒有實際推動,當地居民從滿心期待漸漸麻痺,對這些光說不練的口號失去信心。

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的社子島開發案,市政府透過I-Voting 網路投票,最終以3032票拍板選定「生態社子島」做為更新計畫。不過,在老人占多數的案件中,使用網路投票,卻還能夠定案通過,引發居民質疑。

社子島內信仰豐富,坤天亭是最大的廟宇。攝影/吳允芊

期待解禁開發 又怕留不住家

而「生態社子島」計畫中的區段徵收條件,更令多數居民畏怯,擔心就這樣沒有了安居立命的家園。社子島福安里里長謝文加表示,他曾多次向政府提出社子島的徵收該有特別條例、聚落紋理該被留存等,但都沒被採納,政府始終一意孤行。

居民們強調,他們並不是拒絕開發,而是擔心政府目前的開發計畫會使得大部分社子島人被迫遷徙流離失所,且若是大批工廠倒閉,則數以百計的家庭生計都會受到影響,原有的生態環境和文化古蹟也將被破壞。

對於社子島該走向怎樣的未來?社子島居民們不希望社子島整個被摧毀,只希望政府能夠採納在地人的想法,讓他們不再只是被大台北地區犧牲的二等公民。

路面社子島靠水路到其他地方,岸邊隨處可見舊船隻。攝影/吳允芊

延伸閱讀:

老舊安康平宅都更重建 居民被迫搬離

文山老宅比例高 居民盼儘速都更

都更不只重建一途 創造老屋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