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部落正名2】反對茂林部落正名 族群團結更重要

記者 黃冠蓉、黃嫊雰、羅楚瑜/採訪報導

「一窩蜂都要正名,這樣到底族群的意義在哪裡?」茂林部落正名運動號角響起,但仍然還有反對的聲音。堅持反方立場的茂林部落主席詹忠義認為,「有差異」不足構成正名的理由,因為族群的團結比什麼都重要。

茂林部落主席詹忠義。攝影/羅楚瑜

支持者主張茂林部落在語言上與其他魯凱族部落存在極大差異,對此詹忠義認為這是因為茂林部落與平埔族關係親近,受其文化影響所致。他表示,原住民早期沒有文字,不利於語言傳承,同樣的族群分隔兩地久了,發音自然開始產生不同。詹忠義舉例,旅居海外的華人,中文發音也會變得不太一樣,不能因此說他們不是華人。

詹忠義更提到,在文化上可以看到三個部落的服飾、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都非常相似。各部落標榜當地獨有的祭典如黑米祭祈雨祭,本質上其實也差不多,只是名稱不同而已。三地的差異確實存在,但共同點也很多,一樣是不容忽視的。

「族的意義,就是有共同的祖先。我們要做切割,有點在撕裂民族的感覺啊。」詹忠義指出,茂林、萬山、多納,乃至霧台魯凱族,很多人家都擁有一樣的家名,再往北部延伸,到布農族和阿美族就沒有了。這就是茂林、霧台同為一族的最佳證明,「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擁有相同的家名,卻說不是一家人。」

反對正名的一方認為擁有一樣的家名,是族人之間血脈相同的最佳證據。攝影/黃冠蓉

回顧歷史,當年靠一個部落的力量,不可能掌控整個南台灣最大的河域。茂林區能有今天的發展,是不同部落的兄弟姐妹團結一致的成果。如果一定要脫離魯凱族,反對派的最低底線是三個地方共同成立一個族,不容許血脈兄弟被分開。

族群規模縮小 實際效益不大

拉阿魯哇族(未脫離布農族)以前豐年祭可以有五六百人,現在只有三四十人,能見度這麼低,你覺得很好嗎?結果他們又回到布農族一起辦祭典,這樣的正名又有什麼意義?」對先前正名成功的族,詹忠義提出了質疑。

根據茂林區公所的數據顯示,目前茂林部落人口總數為852人。隨著族人與漢人或其他族群通婚的情況越來越普遍,當地同樣持反對意見的族人擔心擁有純正茂林血統的人現在就已經不多,再加上少子化的衝擊,就算成功正名為「得樂日卡族」,要長久地維持一定規模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得樂日卡」就是他們部落的名字。說到這裡,詹忠義感慨道,族人似乎不太理解部落和族的概念。「他們的部落意識被煽動起來了,覺得我們是一個部落,就該成為一個族。那排灣族有100個部落,難道全部都要獨立嗎?」詹忠義呼籲政府需規範出族群申請正名的條件,並且制定更加嚴謹的審核機制。

茂林部落族人與他族通婚日益普遍,或使族群規模不易維持。攝影/羅楚瑜
族群認定無明確規範  以民族意願為重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二條第三點指出,「原住民族地區係指原住民傳統居住,具有原住民族歷史淵源及文化特色,經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之地區。」以上述用詞定義可以知道,法律並無強制規範族群認定條件。以歷年來成功獨立的族群案例來說,各有不同之處。

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收到正式的申請資料後,由專家進行審核,並親自調查後確認其民族特性,如語言、習俗、神話、社會組織等等,有確實不同之處後,再報請行政院進行二次審查。

對於部落正名運動,政府的立場皆是傾向中立。攝影/羅楚瑜

針對沒有規範正名條件或導致「一窩蜂要正名」的疑慮,原民會綜合規劃處自治行政科科長曾興中指出,除了茂林部落外,政府已注意到台灣還有數個正在醞釀中的正名運動,除現有審查制度外,另有著手制定相關規範的打算。

然而,政府本身並不會主動介入族群的劃分,曾興中表示,「就算和原本的族有一定的相似性,若茂林部落仍是一致堅持要獨立,並獲得魯凱族同意,我們也會尊重民族意願。」 無論如何,部落內意見統一是首要條件,部落必須先整合意見,提交申請,政府才能正式啟動相關的程序。

 

觀看精彩融媒體報導:《醞釀中的茂林部落正名運動:族群、血緣與尊嚴之戰

系列報導:

【部落正名1】找回自身文化 茂林部落走向正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