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返鄉救老化 農業薪火永不滅

記者 顧芷瑄、曾玉淳、賴心怡/採訪報導

「務農好賺嗎?我可以告訴你真的不好賺。」來自彰化36歲的青農沈佳緯說道。

許多農業大縣因人口老化而產生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政府為了鼓勵青年農民返鄉,祭出許多優惠條件及相關補助,鼓勵青農返鄉帶動地方創生,但是青農返鄉後,首先要面臨的就是資金的問題,青農百萬年薪實則不易。

青農沈佳緯31歲返鄉實行友善農業。攝影/顧芷瑄
新時代科技引領友善農業

沈佳緯畢業於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擔任過生態調查員,但喜歡大自然的他,並不想為了土地開發向大自然開刀,之後再換了幾份工作也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再加上經濟因素考量,5年前決定返鄉與父親一起從事務農工作。

「媒體上常常說,青農返鄉百萬年薪,但是真的沒有那麼簡單。」沈佳緯講到青年農民返鄉首先會碰到的問題就是資金,灑一次農藥動輒幾萬塊,收成還要看天吃飯,如果只是單純耕種自己的農地,真的賺不多,所以現在許多青農都會兼職做代工,他自己就有利用無人植保機替地方老農噴灑農藥,將科技化的技術帶進傳統農業中,同時解決農業勞力人口不足的問題。 

運用農藥藥劑輪替永續經營土地。攝影/顧芷瑄

除此之外,他也提到正在執行的「友善農業」,以永續經營的方式來耕種土地。像是運用植保機來控制農藥的劑量、提高精準度,相較於傳統慣行耕種法運用重肥以及劑量較高的農藥,友善農業以有機肥料以及藥劑輪替的方式,才能使土地永續經營,在生態與經濟之間取得平衡。

「就算累還是很開心。」喜歡這片土地的沈佳緯笑著說,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以及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是他返鄉務農最大的支持,此外他也不斷的參考許多書籍、參加講習,在技術層面精進自己,並與青農朋友交流分享,一起永續經營家鄉土地。

無人植保機能夠提高噴灑農藥的精準度。攝影/顧芷瑄
補助盼解決農業人口老化

行政院農委會定義青年農民為18歲至45歲之間,然而根據農委會農業就業人口統計資料顯示,目前45歲以上農民占農業就業人口數的73%,可見農業人口老年化問題相當嚴重。

農業勞動力人口年齡圖。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農業就業人口統計資料、製圖/吳靖慈

彰化縣議員吳韋達提到,目前農業人口平均年齡為63歲左右,高齡化的其中原因包含少子化,以及許多青年外出求學後,較不願選擇勞動力高的工作,使得農業勞動力人口逐漸高齡化,甚至有勞力人口不足的問題。

對此農委會設立了許多相關的青年農民輔導平台,也執行百大青農輔導計畫,鼓勵青農返鄉投入務農工作。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也透過書面回覆表示,為配合農委會推動的「推廣新農民培育計畫」與「百大青農輔導計畫」,提供相關農機設施的補助,「農糧類專案輔導青年農民申請設施(備)補助作業程序」從2014年至2018年已輔導255人,且累積補助已達7957萬元。

根據農糧署提供的書面資料,補助計畫期望能提高青農經營效率以及競爭力,例如入選第二屆百大青農的邱冠鈞,在接受輔導前生產面積僅有哈密瓜與番茄兩公頃及有機蔬菜0.2公頃,透過補助搭造網室,以及購買耕種、採收的機械,最後將生產面積提高至6.03公頃,年營業額也提高了1100萬元。

吳韋達也提到,農糧署投入了共16億在小型農機大型農機的補助,期望解決人口不足的問題。科技進步及設備更新,透過智能控管,不但能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還能穩定產量與品質。

明道大學精緻農業學系助理教授羅惠萍則認為,這一代的青農是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是「速成形」的世代,但是農業領域是需要時間累積經驗與技術,在還未看見成果時,可能會讓許多青農產生挫折感。

對此她提出,台灣農業可以參考國外成功的企業孵化器,透過政府的資金補助、企業支持與合作,從前端的栽培管理到後端的行銷串連,不但可以減輕青農創業的壓力、降低承擔風險,在創造成功的盈利模式後,就能提高青農回歸的意願,進行長遠的經營。

企業孵化器:也稱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簡稱創業中心,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經濟組織,是指通過提供研發、生產、經營的場地,通訊、網路與辦公等方面的共用設施,系統的培訓和咨詢,政策、融資、法律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創業企業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資料來源/MBA智慧百科

科技化有望解決農業勞動人口不足的困境。攝影/顧芷瑄
小農加工大門開啟 解救通路限制

農產品過剩、價格不高、品質難以穩定,是小農容易碰到的問題。許多小農為了解決經營困境,採自產自銷的手法,再透過網路行銷自己的品牌;另外,日前「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小農加工法)通過立法會一讀,也替小農自行加工場開了一扇大門。

彰化縣花壇鄉農會推廣部主任謝龍濱表示,小農行銷的市場最重要的是培養忠實客戶,打造品牌名聲,並以「故事性」的手法去包裝產品,更能夠吸引消費者購買。對此吳韋達則表示,行銷手法固然重要,但品質才是農產品的關鍵,拍影片、宣傳的同時,更應該提升技術層面。

羅惠萍則是認為,台灣農業銷售仍有進步空間,台灣農產品的品質普遍來說是相當不錯的,但卻沒有反應在價格上,面對這樣的困境,他認為可以外銷市場是需要長期經營的,也需要一套完整的措施,例如日本農業從產到銷以及市場的營運模式相當成熟,將品質不佳的產品打入加工產線,就能維持市場上的農產品價格。

除了行銷外,透過農產品加工,也能提高產品價值,小農加工法讓「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等同於擁有「工廠登記證」,使小農可以進行簡單的加工,例如:乾燥、粉碎、碾製、焙炒等四大類。

另外,如果是四大類以外的加工手法,農糧署回應,經過第三方驗證取得產銷履歷加工驗證或有機加工驗證之加工品項,也可以提出申請,但不包含高風險或高汙染的加工方式。

對於小農自行加工在食安方面的把關,農糧署表示,除了進行加工技術及食品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外,也會有專員至現場訪視農產動線以及人員的衛生管理,透過資料的登錄,以及不定期查核,為食品安全把關。

沈佳緯則是認為,小農加工執行上還是有困難,除了加工所需的機器成本外,耕種作物的同時還要進行「加工」,對剛起步小農來說反而是一個負擔,但若是有一定的資本,以及從耕種、加工、行銷、打造品牌有足夠的人力來經營,才能夠達到提升產品價值的效果。

小農自產自銷增加競爭力。攝影/賴心怡
青農貸款更便利 土地高價未解

青年農民返鄉最容易碰到就是資金、擔保品不足以及土地的問題。對此農委會也放寬了青農貸款資格,並且給予利息優惠,但是青農貸款雖然可以幫助青農減輕資金方面的負擔,在購入農用機械、搭建溫網室上給予協助,但昂貴的土地價格,對青農來說仍是未解。

根據農委會青年農民貸款的優惠,利率方面調降為0.79%,免息也由兩年延長為五年,貸款年限也由10年延長15年。可以透過地方農會,以及全國農業金庫取得青農貸款,同時也提供三支農委會專線協助青農。

青農貸款放寬優惠條件。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官方網站、製圖/賴心怡

花壇鄉農會信用部主任簡鷹龍表示,申請青農貸款時,會審視企劃書、信用評估以及申請者的預估收入,經由面談、輔導後,才能成功取得青貸資格。青貸希望能解決青農的資金問題,但不希望貸款造成青農負擔。

另外,簡鷹龍說明,青農若是擔保品不足,會轉送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金協助,農信保最高提供9.5成的信用保證,解決青農擔保品或是保證人不足的困境。

簡鷹龍認為,青貸適合精緻產業來申請,因為相較於稻米等經濟作物,精緻農業的收益成本較高。不過吳韋達則認為,台灣農業土地普遍價格太高,許多青農就算申請青貸,還是難以負擔昂貴的土地價格,讓真正想投入返鄉務農的青年因此受限,負擔也較大,因此他認政府應該解決土地價格的問題,才能真正幫助到青農。

 

延伸閱讀:

iTQi評鑑三顆星 青農傳承老手藝

創新技術與農業結合 改變傳統養雞法

烏來無毒農田 力推泰雅農業

Posts created 9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