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科技

智慧生活成趨勢 5G技術是關鍵

記者周庭亘、邱雨彗/採訪報導

5G時代來臨,隨著科技進步,不僅在智慧產業上扮演重要角色,也應用在物聯網、車聯網等,但為什麼各國爭相想要快點進入5G時代?如果未來5G普及化所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韓國已在2018年底正式將5G商用化,而台灣是否該跟緊國際的腳步?

中華電信於智慧城市展展示智慧城市相關技術。攝影/邱雨彗
5G推動智慧產業 各國競相發展

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廖修武表示,5G通訊技術一秒可傳輸約20GB的資料量,比4G網路多20倍;每平方公里能串聯近一百萬個物聯網裝置;且訊息從發送端到接收端的傳送時間(又稱時延)不超過一毫秒,打破舊有技術的瓶頸。

而舉凡交通、醫療、教育、建築、工業等領域,人工智慧與通訊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及,這波智慧趨勢被視為帶動科技產業成長的關鍵因素,因此,能提供更大訊息承載量、傳輸速度更快且運用範圍相當廣泛的5G技術日漸受到重視, 推行5G商用成為各國的重要目標。

韓國在2018年底就領先全球推行5G商用服務,美國電信巨頭威訊無線(Verizon)則將於今年4月試行5G行動網路。而台灣今年則多方試行5G商用,有電信公司年初已和韓國5G論壇便已簽署合作備忘錄,欲藉由技術交流強化合作關係。

即將於4月舉辦的「台北流行音樂節」也將投入5G的創新技術,包括AR、VR及多頻道播出,使感官體驗更升級;全台車聯網產業也和5G網路串連,發展智慧交通的新願景。

 

5G的全名為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是指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是4G系統後的延伸。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5G資費高 普及仍需一段時間

台灣在2018年12月31日全面停用3G系統,4G時代正式來臨,而5G這項新技術因猶未完全商用化,民眾對手機等科技產品如何使用5G仍是霧裡看花。電信門市專員葉碧雲表示,消費者購買手機時大多只在乎產品本身的新功能及實用度,對5G通訊發展其實並不關注,目前僅部分手機能夠支援5G通訊,且詢問度並不高。

除了價錢考量,網速快慢、追求最新科技等因素會影響民眾換5G的意願,民眾林語任認為,若5G的網速與4G沒有明顯差別,自己不會想立即淘汰4G網路;民眾邵蕓梃則說,除非4G被全面停用,否則沒有換5G的必要,並不會急著更換電信方案。

民眾至電信門市詢問資費方案。攝影/邱雨彗

通訊門市人員許高翰認為,「網路系統升級與否」並不是吸引民眾換手機的主因,「資費調整」才是換機關鍵。5G因為發展成本較高,商用後每個月資費將上看1800元;而台灣現今4G的電信費用越壓越低,若是資費以倍數翻漲,民眾是否會買單有待商榷。

隨著網路升級,終端裝置亦須更新,iDEA Front產業調研公司社長內田斉表示,「5G除了可使用在車聯網等產業中,也可以被應用在4K、8K的高畫質影像傳輸。」

以影片畫質來說,目前4K、8K這種高畫質影片的確需要5G的大寬頻傳輸能力,但對一般民眾而言,日常生活收看影片的畫質卻只要720P、1080P。針對這樣的情況,廖修武說,「技術是已經走在非常前面了,但是也因為它跑得太前面,我們在商業運用或是實際生活上其實用不太到。」民眾使用4G網路已足夠, 雖然5G是未來趨勢,但普及仍需更長時間。

5G應用領域廣  處理速度更佳

5G比4G擁有更大的訊息承載量與更快的傳輸速度,因此可以被運用的範圍相當廣泛,從自駕車到智慧工廠、VR應用到遠端醫療手術,需要處理大數據的領域就是5G可發揮的地方。

其中「傳輸穩定」及「時延縮短」兩項優勢提升了車輛間的通訊品質,有利車聯網的發展。今年3月初,有電信和汽車大廠合作提供車聯網服務。

另外,在今年的「智慧城市論壇」中,中華電信企業客戶處處長蔡旻宏表示,車聯網能讓車主遠端監控車輛狀況,並提供最佳路徑分析、即時路況、停車位資訊等功能,連停車場的價格都可以即時顯示,給予客戶便利貼心的交通服務。

近幾年蓬勃發展的無人機及AR同樣能與5G通訊相結合,針對5G發表過多篇研究的工研院產經中心研究員陳梅鈴,在智慧城市論壇中表示,無人機及AR將成為台灣未來5G普及化的商機之一,更可在智慧救災中靈活應用。

無人機將災害現場即時影像傳送給指揮中心,幫助指揮中心做最正確的決斷;AR蒐集地理環境資料、受難者位置等關鍵資訊疊加到視訊上,提供救難人員準確背景情報。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也有對應VR虛擬實境一詞的翻譯稱為實擬虛境或擴張現實,是指透過攝影機影像的位置角度精算並加上圖像分析技術,讓螢幕上的虛擬世界能夠與現實世界場景進行結合與互動的技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5G也有助工廠智慧化,同樣是今年年初,由德國企業Bosch和英國當地的 Worcester 5G 聯盟合作,於英國開辦第一座5G工廠,在智慧工廠中會使用大量機器人,加工、製作、包裝、揀貨、送貨這些流程將以機器人手臂、無人車等設備替代人力。

裝置更多物聯網設備的同時,也利用5G更快更穩的傳輸品質應付大數據指令,不僅能提高效率、節省人力成本也能拉高產值。而台灣鴻海企業將於今年與國立交通大學合作,在新竹設置5G實驗工廠,研發5G不同領域的應用。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處處長蔡旻宏在論壇中講解5G可應用地方與趨勢。攝影/邱雨彗
5G他國商用情形 台灣該跟緊腳步?
廖修武表示5G技術已有,只是實際生活上用不太到。攝影/邱雨彗

韓國已在2018年底正式將5G商用化,中國、日本等地也對5G相關技術躍躍欲試,台灣目前則仍在觀望,預計2020年後才會由國家傳播委員會(NCC)釋放5G使用執照。

許多5G商用國家都擁有相關大型企業,如美國的高通公司(Qualcomm)、芬蘭的諾基亞(Nokia)這些大型製造商都相繼推行5G商用,除了其科技晶片可藉著這波新趨勢搶先亮相、比他國更早累積經驗進行改良,還能夠帶動國內相關產業,在5G開始全球推行時取得先機。

有民眾對台灣5G商用較其他國家晚推動有些疑慮,對此,廖修武表示,台灣目前並沒有相關大型製造商及大規模基地台,也非晶片的主要產地,提早推出5G對台灣並無太大幫助。

國內NCC對5G發展持保守態度,認為台灣要當個「聰明的追隨者」,考量產業特色,完善設備規畫。國際電信聯盟(ITU)將5G系統正式命名為「IMT-2020」,便是預計5G系統能在2020年問世,因此台灣將5G系統規畫在2020年後上路並不算太晚。

其實美國最大的電信公司威訊無線(Verizon)原先在2018年10月宣布提早商用5G網路,不久前卻宣稱硬體設備尚未成熟,暫停5G的部建計畫;而最早將5G商用化的韓國,其未來創造科學部也因設備不夠、運營商部建速度慢、終端裝置不夠優良等原因產生許多問題。

廖修武認為在台灣規畫完善之前,5G未來還有很多技術門檻要克服,依照表定時間商用5G對台灣來說並非是錯誤的決定。

廖修武說明第五代通訊系統與過往的相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