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掃墓文化 傳統三獻禮祭祖

記者 葉冠洵/採訪報導

清明節是台灣民俗中多數人祭祖掃墓、緬懷先人的節日,而台灣是個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祭祀方式也隨著不同族群有所差異,其中客家人的「三獻禮」,更是呈現出與閩南人祭典的不同特色。

客家掃墓最為人所知的,不外乎就是「提前掃」,每年清明未至,總是聽到身邊的客家子弟說要返鄉掃墓。台灣的客家人沒有在清明節掃墓的傳統,而是習慣在農曆年後,由各地自行擇日舉辦,但隨著民俗的變遷,部分客家人也跟著國定的清明節一同祭祀祖先。

除了掃墓時間不一樣,客家人祭祖的「三獻禮」也是其一大特色。而目前台灣官方的三獻禮,僅存一年一度於教師節舉行的祭孔典禮,民間即是由客家人繼承,在喪葬及祭祀時使用。

然由於各禮生師承不一,客家地區的三獻禮儀節不盡相同,經台灣客家義民祭典儀式研究小組探討後,認為三獻禮儀式有以下基本步驟:典禮開始、就位、迎神、進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侑食、飲福受胙、撤饌、望燎、送神、撤班 、禮成,以這些步驟為基本架構,再輔以通贊引唱、禮生協助主陪祭行禮時的引唱及步伐,三獻禮祭典儀式便完成。

Posts created 35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