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鐵觀音 演變在地特色

記者 劉瑋婷、范家瑢/文山報導

 

鐵觀音是木柵當地的特產,茶香飄萬里,吸引許多觀光客及品茗人士慕名前來。每年木柵區農會所舉辦的優良鐵觀音茶比賽更是一大盛會,其中獲得特等獎的比賽茶葉一斤可上看三萬元。

獲獎的比賽茶葉價格也會跟著水漲船高。攝影/劉瑋婷

鐵觀音源自中國 百年演化出不同風味

鐵觀音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日據時代,台灣的二位茶師張迺妙、張迺乾從中國安溪引進鐵觀音茶葉開始在木柵種植,隨著百年時間的演變,木柵地區的鐵觀音已與中國安溪地帶的鐵觀音大相徑庭,各自有各自的擁護者。

貓空一帶的路上有許多茶行。攝影/劉瑋婷

位於政大商圈附近的張協興茶行負責人張欣柔指出,中國安溪的鐵觀音重發酵、不焙火,口感清香;在台灣則是走高發酵、重烘焙,在色澤上呈現琥珀色,口感強烈、苦澀,帶點焦糖、蜜香的香氣,茶湯內斂沈穩,相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暖胃。民眾陳信宏表示自己從高中就開始有泡茶的習慣,而選購茶葉的品種則會依據當下的心情和情境去作選擇。

傳統的茶葉文化如何與時俱進是目前的難題。攝影/劉瑋婷

小農在地風潮起 傳統茶葉文化受重視

由於鐵觀音整體產量較其他茶葉低,需求也不高,適合走高精緻的路線,再搭上現今台灣吹起小農、在地的風氣,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當地傳統茶葉文化的保留,並動身投入茶葉產業鍊內,傳承傳統的茶葉文化。陳信宏補充,雖然台灣手搖杯風氣盛行,然而近年來的食安問題,使得消費者開始注意茶葉產地的來源與品質,相對的也會帶動起自己手沖茶的風氣。

農會所辦的鐵觀音比賽是許多茶農的年度盛事。攝影/劉瑋婷

盼年輕人回流 結合傳統與新潮流

張協興茶行現在是由第三代接手經營,張欣柔表示,現在茶葉的製程分工細緻,從種植、製茶、烘焙、行銷廣告、服務客群等等,不論哪一個分工皆有年輕人的身影,然而比例不高,仍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回流,結合老茶農的專業知識與年輕人的活力,讓傳統的茶葉與現今的社會接軌,帶動茶經濟。

張協興茶行至今已由第三代接手,位於政大熱鬧的商圈裡。攝影/劉瑋婷

鐵觀音現今農會藉由公部門的輔助下,提供相關課程的輔導、資源的給予,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回流,讓茶經濟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Posts created 8458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