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取代枕邊人 情感面臨新挑戰

記者 羅沁然、吳宗興、吳怡璇/採訪報導 AI伴侶的出現,改變現代人排解情感需求的方式。AI透過擬人化的互動,滿足人們對於情感的渴望,卻也引發隱私權與法律方面的爭議,其中資料安全便是一大隱憂,而未經同意模擬真實人物,還可能涉及智慧財產權問題。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之餘,需審慎評估可能的風險,​​確保AI的發展符合倫理與社會責任標準。

AI 智慧運動器材 銀髮族健身新契機

普通的健身房對銀髮族並不友善,然而隨著科技發展,長者健身的困境正被逐步打破。國健署銀髮健身俱樂部,配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下稱陽明交大),發展針對銀髮族所設計的健身器材。陽明交大護理系主任童恒新說明,銀髮健身俱樂部透過融合科技與AI,打造客製化、高安全度的運動器材,為維繫長者健康帶來新契機,亦為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儲備良好之健康資本。

AI狂熱 人類與AI共存共榮?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逐漸透過無人商店、飯店等出現在民眾視野,ChatGPT更是掀起生成式AI熱潮,短時間吸引了破億用戶量。不僅人們開始廣泛使用AI進行創作,企業主也在新趨勢中,看到了採用AI來代替人力的可能性,許多新鮮人及上班族因而感到焦慮,唯恐被人工智能搶走飯碗,減少工作機會。 所以我們想要報探討有關於人工智能的相關資訊給讀者觀眾。

串流與AI崛起 影視工作者危機衝擊

2023年5月,以美國好萊塢編劇工會為首的編劇們,因與資方持續存在的薪酬及分潤問題,正式展開罷工,兩個月後,演員工會、美國電視和廣播藝人聯合會也加入行動,導致許多影集和劇組工作被迫暫停。除了勞資糾紛,生成式AI的加入也讓這場好萊塢罷工事件增添不少變數。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