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回收循環再生 環保與效益孰重

記者 林東慧、吳晨榕、盧心妍、駱奕妤/採訪報導

我國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於今年12月1日宣布口罩解禁,可預見口罩的使用量急遽下降,但對於民眾而言,「戴口罩」可能已成習慣復以台灣地狹人稠,空汙嚴重,口罩的消耗依舊可觀使用過的口罩隨意丟棄加上口罩材質無法分解,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此,如何妥善處理廢棄口罩,甚或設法回收再生,以降低汙染兼顧循環永續精神,成為當下密切關注環保議題

民眾佩戴口罩已形成習慣。攝影/盧心妍

廢棄口罩 何去何從

據《環境科學與技術報導,全球口罩每天的消耗量最高可達數十億,按聯合國估計,有75%的廢棄口罩不是被丟進掩埋場被焚化,就是成了海漂垃圾,致使塑膠垃圾危機雪上加霜,由此可見,就環保觀點口罩雖小,廢棄口罩處理卻不容忽視。其所造成的污染更不可小覷。 

海灘上隨處可見廢棄口罩。攝影/林東慧

廢棄口罩的處理分為一般垃圾與醫療廢棄物,台北市環保局書面回覆指出,就目前台灣現況而言,民眾使用的口罩多屬一般垃圾,應丟入垃圾桶並妥善收集後,交由垃圾車處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則表示,只有危害環境之虞的廢棄物,才會被列入回收項目,目前台灣並無口罩回收體系,未來應否規範設立回收再利用項目,則有待評估。 

成本高昂 欠缺效益

巨量的廢棄口罩能否透過回收系統減少環境污染,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教授陳志成指出,口罩的原材料為塑膠,即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它能塑形為任何東西;北市環保局在書面回覆也提及,若廢棄口罩回收再利用,則可拆解為四個部份:口罩之罩身(聚丙烯)、鼻線的金屬、耳帶的尼龍和彈性紗,均需分開處理。 

口罩材質複雜,區分罩身(中)、鼻線金屬(中)、耳帶尼龍(左、右)和彈性紗(下)。攝影/盧心妍

不過,回收所產生的成本問題將成為口罩回收的一大障礙。陳志成說明,口罩的數量還有材質都會影響回收的成本和價值,口罩本屬於低成本的塑膠粒,若循環再造必須經過分類及消毒,製作成果會比原先成本更高,所以口罩再生的價值較低。 

另外,陳志成也指出,每戶家庭每天產出的廢棄口罩約一至三個,不足以達到循環再利用所需的數量,且回收口罩需要專屬的標記袋區分,這並不符合環保概念及經濟效益。

除了金錢及人力成本以外,它亦不符時間成本需求。行政院環保署廢管處科長邱俊雄提及,若想仿效外國的回收制度,需要民眾建立習慣。當初設立垃圾分類,社會也經歷30年才慢慢習慣分類制度,要短時間內要求口罩納入收類別,必定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達成。由此可見,若想進行口罩回收,就必須從成本解決,否則難以推動口罩再生。

談及如何降低成本,陳志成認為,由於收集清運的成本最高,由政府單位或民間企業團體協助統一回收,透過政府單位輔導民間企業投資,成立專業回收處理工廠,統一集中處理與再利用,且需量大可望降低營運成本。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指出,除非創造口罩回收料的市場需求,否則只能依靠政府補貼才可降低製造成本。

回收再生日用品  廢棄口罩新商機

「口罩」在台灣並非主流的回收分類, 國內少數開發回收口罩產品的小智研發公司表示,製造業每年都會產生巨量廢料,被視為是垃圾的口罩不一定都是消費者使用過的,其中也包括口罩工廠生產出的瑕疵品。然而,口罩的主要材質為可回收PP(聚丙烯),其已被廣泛用於循環再製。

小智研發提到:「口罩可以做成任何的塑膠製品,廢棄口罩的塑料打碎後,只要放入不同模具就能將口罩廢料變成不同的容器;當然也可以混合其他材料來增加其延展性,但盡可能的還是以回收材料為主。」

機器打碎後的廢棄口罩。攝影/盧心妍

小智研發將廢棄口罩製成手機充電板、花器、首飾盒以及掛鉤等生活用品。針對口罩再製的過程,該公司說明,首先需將廢棄口罩透過超音波清洗槽進行集體滅菌處理,再利用慢速咬的打碎方式來減少體積。以低溫的方式避免材料在受熱過程中,產生有機VOC,並且在低量VOC的狀況之下,達到塑料軟化的目的。最後的塑形階段,則是依照專案的需求量,決定採用射出成型機抑或是熱壓成型機。

使用口罩廢料製作的掛鉤。攝影/盧心妍

除此之外,小智研發也提及廢棄口罩的收集來源大部分是依據合作廠商的需求,通常他們會自行提供廢料,除非原料不足才會尋求其他收集廢料的廠商合作。小智研發也表示,自身並不會囤積廢料,希望垃圾不應閒置太久,盡可能快速轉變成可利用的物品。 

陳志成坦言,口罩再生在台灣並不盛行,但目前國外已出現許多將廢棄口罩再製成商品的成功案例,例如椅子、電池、羽絨服甚至是柏油等。他表示,若政府能將口罩列入垃圾分類的一環,並設立獎勵制度鼓勵民眾落實口罩回收,便能大幅提升在台灣發展口罩再生產業的可能性。

環保效大不同 製造材質成關鍵

邱俊雄對於能否在民間普及口罩回收概念,並將廢棄口罩再生成日常用品表示質疑,他指出,口罩原材料之一的塑膠分為很多類別,有些可以回收且加工變形,有些則不然,而口罩所使用的種類即為後者。 

除回收再生,從源頭解決大量的廢棄口罩也是降低環境污染的方法之一。以電纜起家的銀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指出,口罩約可分為三層,一般口罩中間層的熔噴布為塑膠材料,若需將口罩進行回收,除了必須拆除鼻線及耳帶之外,還要將熔噴布拆下,流程相當麻煩。 

銀領科技公司表示,他們從口罩的研發端著手改良,將一般口罩中間層的熔噴布,更換成與內外層相同具有抗菌功能的材料,此材料不僅是利用半導體技術將銀、銅、鈦的金屬原子電鍍在口罩表面形成電網,能有效阻擋細菌、病毒侵入人體呼吸道,更不必經過繁瑣的過程拆解,即可直接回收絞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坦言,從技術層面觀之口罩確實可以回收再利用,市面上也有回收再製的概念性產品。不過,對台灣而言,現況就是顧慮時間及資金成本過高,因而研發與討論的空間。雖然目前國內外廠商成功製造出口罩廢料再生產品的案例,然其真正的意義在於訴諸全球針對環境保護的精神至於全面推廣,仍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

結合科技技術,利用口罩廢料再生製作全新產品。圖片提供/小智研發公司

延伸閱讀:

口罩散落海灘 海廢展現人類生活縮影

剩「布」回收 鹿港手作工作室的再造精神

Posts created 4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