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環保公衛

從產地到餐桌 漁業永續之路

記者 葉思妤、吳宜庭/採訪報導

位於屏東的東港漁港,在港邊的漁民早已整裝待發,做足準備,完成補破網、添冰、加水的動作。而這些看似繁雜的行前準備,其實都是為今日出航的豐收做準備,不過隨著日益加劇的全球暖化,台灣豐富的魚類生態光景早已大不如前。資深漁民王先生說:「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魚越來越難抓,加上政府政策上的問題,漁民是有苦說不出。」

在魚貨拍賣市場,清晨現捕上來的魚需經過秤重、喊價等過程。攝影/葉思妤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資料顯示,從1930年到2010年,全球可持續漁獲總量下降4.1%,海洋暖化甚至導致全球某些魚類種群數量銳減高達35%,其中過度捕撈更是加劇這個問題。實際走訪漁獲拍賣現場,現場被擠得水泄不通,全都是清晨出海捕魚回來的船隻,漁民正準備進行卸魚的動作,將今日辛苦的成果拿到市場去標價,但付出辛苦的勞力卻似乎與得標的價格不成正比。中華魚類協會專家蕭仁傑認為:「除了全球暖化外,管理政策制定的失敗及漁民捕撈知識的不足,也是造成如今魚類資源日趨枯竭的關鍵。」

全球暖化和過度捕撈造成如今的漁業現況大不如前,漁民生活日趨不易。攝影/葉思妤

四面環海、洋流交會,帶來多元的季節性魚類,再加上成熟的養殖技術,讓台灣人一年到頭都能嚐到魚的肥嫩鮮美。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國人平均每人每年吃34公斤的海鮮,高於國際平均值1倍多,居全球第四,顯見國人喜愛吃魚的程度。但海洋生物繁殖下一代的速度卻敵不過人們下肚的速度,因此從源頭制定良好的漁業管理辦法及對消費者的海洋教育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

港邊隨處置放著一籃一籃的沒有價值、遭棄置的下雜魚,即使散發濃烈的腥臭,但屏東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絲毫不嫌苦。人稱「魚博士」的他,20年來,已經發表大約120種魚種研究,獲選為全球百位魚類新種發表名人,是第四位入榜的華人,更是台灣第一人,他致力於尋找魚類新物種,就是希望能讓每條魚被大眾認識,也為台灣延續生態物種的多樣性。

何宣慶從一籃一籃的下雜魚堆中挑選從未見過的魚種,並將其帶回研究。攝影/葉思妤

何宣慶不辭辛勞跑遍全台灣的漁港和魚市場,透過他的新發現,將對台灣評估生態保育和環境變化提供莫大的助力。他說,會想從事這份工作,只因他堅信這是自己所熱愛的事物,不管怎麼辛苦都覺得樂在其中,不畏辛苦。

何宣慶魚市場是發現新物種的寶藏之地,不同的魚類在一般大眾眼裡似乎很難辨別,但看在魚博士眼裡,每條魚身上的任何一絲差異都代表著新的可能。在市場找到特殊的魚種並採集完畢後,回到研究室,馬不停蹄開始分辨新物種,而每條魚的研究過程將經過超乎想像的的繁瑣程序,而且每個步驟都馬乎不得,舉凡紀錄形狀還有位置,甚至得拍下X光,精算魚骨,魚刺的數量,每個步驟都得精益求精,力求沒有誤差。

除了學術研究,魚博士也樂於和漁民互動,交流捕魚狀況和魚類現狀,為了讓下一代對海洋有近一步的了解,他也會撥空設計課程,做海洋識魚和海膽標本教育,透過講解不同種類的海膽特性,讓小朋友能夠在講座上實際觀察觸摸海膽,帶著孩子解開對海洋世界的一切疑問。

何宣慶開辦海膽標本教育課程,讓小孩與家長能用雙手實際觸摸、感受海膽。攝影/葉思妤

除了普及消費者的海洋知識外,從源頭管理及改善現有的漁業制度也是永續海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之一。社會企業湧升海洋的創辦人徐承堉發現,政府因政治考量,很難完整監督漁業管理,於是他推動適合台灣的責任漁業標章(Responsible Fisheries Index),也就是俗稱的RFI標章,該標章針對水產品的營養階層、資源回復力、瀕危性、生產方式、漁業管理現況這五個指標評分,產生一個綜合分數,分數越低,對永續海洋越友善,透過RFI標章,從源頭捕撈到消費者購買,層層把關,讓全民共同來監督。

徐承堉講到台灣目前的漁業管理政策仍有許多可調整及改善的空間。攝影/吳宜庭
RFI標章針對水產品的五個指標評分,最終產生綜合分數,而當分數越低,則對海洋越友善。製圖/葉思妤

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透過購買具有產銷履歷制度的魚,只要掃描QR Code就能完整了解一條魚,從產地、捕撈者、補撈日期到責任漁業指標,鉅細彌遺的公開資訊,讓消費者從日常生活,為海洋永續盡一份心力。

社會企業湧升海洋創立適合台灣地產地銷制的RFI標章,讓民眾可掃描包裝上的QR Code得知該條魚的詳細產地資訊。攝影/葉思妤

永續海洋、友善環境這件事也許還有一段艱辛的路要走,但若是能夠落實完善的漁業管理政策,搭配上消費者身體力行購買具產地認證的魚,全民共同擁有海洋保育的新思維,讓下一代看到的魚類不僅限於冷冰冰的標本,而是有權利繼續享有這片海洋的豐富資源。

 

延伸閱讀:

養殖漁業永續之路 環境維護勢在必行

海洋魚類資源枯竭 食魚教育永續發展